首页 研究会动态 地方学研究 著作索引 鄂尔多斯学研 专家索引 学术研究 照片库 影视库 关于我们

《鄂尔多斯学研究》专刊

旗下栏目: 《鄂尔多斯学研究》专刊 鄂尔多斯日报专版

和谐发展 共享繁荣——伊金霍洛旗创建全国民族地区经济强旗的经

来源:2011成吉思汗文化论坛入选论文 作者:潘照东 人气: 发布时间:2011-10-17
摘要:内容提要 十五、十一五以来,伊金霍洛旗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健康发展、民族团结加强、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道路。 从经济方面分析,伊金霍洛旗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工业化,及时实现转型发展,推进能源工业优化升级,推进

内  容  提  要

        “十五”、“十一五”以来,伊金霍洛旗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健康发展、民族团结加强、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道路。

        从经济方面分析,伊金霍洛旗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工业化,及时实现转型发展,推进能源工业优化升级,推进非煤炭资源型产业发展,推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实现了经济持续、高效、健康、快速发展。

        进入“十二五”,伊金霍洛应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快提高城乡群众收入,改善民生;应控制房地产开发,使之健康发展,与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相适应;抓紧清理民间高利贷,防止金融风险爆发。

        伊金霍洛旗位于鄂尔多斯市中南部,土地面积8958平方公里。伊金霍洛蒙古语意为“圣主陵园”,因成吉思汗陵坐落于旗境内巴音昌霍格草原而得名。改革开放以前,伊金霍洛旗的经济结构以传统的农牧业为主。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伊金霍洛旗加快了工业化进程,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成为中国西部地区一颗令世人瞩目的“草原明珠”。

        一、伊金霍洛旗经济发展的历史性突破。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头10年,是伊金霍洛旗经济发展最快,成效最为显著,各族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10年。

        2000年至2009年,伊金霍洛旗国内生产总值从15.73亿元增长到393.4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从2.21亿元增长到5.20亿元,第二产业产值从9.22亿元增长到241.64亿元,第三产业产值从4.31亿元增加到24.10亿元。工业发展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因,推动了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2000年,伊金霍洛旗三次产业结构为14.03:58.58:27.39,2009年调整为1.32:61.41:37.27。第一产业的比重大幅度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上升。

        2000——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从61181万元增加到219.91亿元,地方财政投入从10978万元增加到316199万元,地方财政支出从13646万元增加到236339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从29895万元增加到232414万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10896元提高到2009年的241034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从58067万元增加到614992万元,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从9384元提高到46256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从2338元提高到7959元。

        二、伊金霍洛旗经济发展的主要启示。

        10年来,伊金霍洛旗初步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健康发展、民族团结加强、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道路。从经济方面分析,其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工业化,是边疆民族地区实现和谐发展、经济振兴的必由之路。

        边疆民族地区要不要推进工业化?能不能推进新型工业化?这是从党中央、国务院决策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内外一直有人质疑并否定的问题。

        实践证明,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长远发展出发做出的正确决策。从国际经验分析,对落后地区的开发,往往是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的必经之途。美国西部、南部地区的开发,促使其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苏联乌拉尔、中亚、西伯利亚、远东地区的开发,促使其成为可以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制造业为主导,以能源重化工业为支撑的新型工业化阶段,必须建立新的能源,重化工业、制造业战略基地,保证国家实现从世界经济大国向世界经济强国的转变。而且,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是要实现各民族、各地区的共同繁荣。这是实现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倘若将边疆民族地区、西部地区阻碍在现代化的大门之外,毫无疑问是要人力地制造民族之间、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等,从而破坏社会的稳定,进而破坏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

       伊金霍洛旗的经验充分证明,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从本地区实际和国家的战略需要出发,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工业化,边疆民族地区、西部地区不仅可以加快发展速度,甚至可以后来居上,进入全国前列。2010年,伊金霍洛旗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  第37位,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前3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人均地方财政收入等主要人均经济指标均位于自治区、西部地区、全国领先水平,成为实现国内民族之间、地区之间和谐发展的成功典范。

        第二,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及时实现转型发展,是保证边疆民族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的正确抉择。

        自然资源(特别是能源、矿产资源)丰富,是边疆民族地区的突出优势,也是通过实施自然资源转换战略实现经济振兴的必要保证条件。但是,倘若延续传统的、粗放型的资源开发老路,必然的结果是资源加速耗竭,环境严重污染,经济效益低下,最终陷入“资源耗竭型陷阱”。

        伊金霍洛旗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特点,是依托于得天独厚的能源资源优势,但是并不是单纯地挖煤、卖煤,而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建立资源保护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十五”、“十一五”期间,伊金霍洛旗大力整合资源,关、停、并、转过渡消耗甚至破坏资源的小煤矿,实现了煤炭开发从小煤矿“铺天盖地”向大型企业“顶天立地”的历史性转变。2006年6月初,温家宝总理在鄂尔多斯考察时充分肯定了伊金霍洛旗等地坚决落实国务院关于治理整顿小煤矿,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发展的经验,并提出了“内蒙古要创建若干个年产亿吨煤的超大型煤矿,若干个年产煤5000万吨至亿吨级的特大型煤矿 ,成为国家的新型能源战略基地”的奋斗目标。“十一五”期间,伊金霍洛旗与准格尔旗、陕西省神木县、府谷县等成为我国第一批年产煤超亿吨的新型煤炭基地。位于伊金霍洛旗的神华集团上湾煤矿、补连塔煤矿、布尔台煤矿成为年产煤2000万吨,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大型煤矿,为保证国家的能源供应与能源安全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在煤炭开发的基础上,伊金霍洛旗实施“结构转型、创新强旗”战略,坚持转型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坚持“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高产业链、高附加值、高度节能环保”的“六个高”的指导方针,把握能源重化工产业发展方向。将提高能源产量与资源转化同步推进,煤转电、煤化工等产业迅速发展,一大批煤电、煤化工等产业迅速发展,有效延伸了产业链条,提高了附加价值,促进了能源重化工业的转型升级。首先,因地制宜地发展火力发电,“煤从空中走”,实现煤炭从初级能源向电力——二次能源转化、加工增值。其次,积极发展煤制油等煤化工产业。2007年11月18日,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党和国家正式宣布:由神华集团实施的直接液化煤制油、年产500万吨成品油项目在伊金霍洛旗上马。目前,这一项目的工业化批量生产试车已取得成功,从而揭开了中国的重化工业进入“煤化工世纪”的序幕。

        第三,坚定不移地推进非矿资源型产业发展,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保证边疆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矿产资源(包括矿物质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开发多少就会减少多少。因此,矿产资源富集的边疆民族地区,如果单纯依赖于矿产资源的开发来推动经济发展,便难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西部大开发以来,伊金霍洛旗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总结了一些地区因资源而兴、因资源而衰的教训,确定了依托资源而不依赖资源,既注意做大做强能源产业,又大力向非资源产业开拓的指导方针,努力把握国内国际产业发展方向和经济增长的特点,多元并举,协调发展。“十一五”以来,全旗共引进非煤产业项目400多项,年均增长20%左右,成为落地最多的产业。2011年,全旗新建、续建、拟建项目271项,非煤产业占266项,总投资额达1787亿元。新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取得明显进展,按照“加快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步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战略,于2008年筹建了伊金霍洛旗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重点发展矿井及煤矿采选设备、矿用电器设备、煤化工设备、光电光伏装备、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等。至目前已引进项目19个,一些项目已建成投产,成为推动伊金霍洛旗工业结构从资源型为主向资源型与非资源型产业协调发展的新生长点。预计到“十二五”末,基地计划完成总投资400亿元人民币,每年创造产值500亿元以上,利税80亿元以上,新增就业岗位2万个以上。

        第四,坚定不移地推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是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边疆民族地区经济持续、高效、健康、快速发展的必要保证条件。

        伊金霍洛旗在推动第二产业从“一煤独大”向煤炭、电力、煤化工、先进制造业协调发展的同时,努力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第一产业从传统分散型向现代高效转型,第二产业从粗放单一向集约多元转型,第三产业从总量偏小向主导产业转型。

        特别是,伊金霍洛旗境内的朱开沟文化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从原始农业向畜牧业——游牧业转变的重要标志。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伊金霍洛地区是草原民族重要的发祥地,肇兴之地,是草原民族与农耕民族、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重要的碰撞——交流——融汇之地,要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陵寝所在地闻名于世。因此,金霍洛旗以弘扬成吉思汗文化、弘扬草原文化为主题,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十一五”以来,成为“全国文化先进单位”和“成吉思汗祭祀文化之乡”的伊金霍洛旗,以建设四大文化产业园(成吉思汗文化产业园、蒙古源流文化产业园、马主题文化产业园、百年树人文化产业园)为载体,以天骄文化和民俗文化为主体,以各种节庆文化、影视娱乐、文艺展演为重点,沿着朱开沟文化——草原文化——成吉思汗文化——现代文明的历史轴线,坚持高品位、多层次、大手笔、弘气魄,打造民族经典艺术交流区、影视制作区、旅游观光区、休闲度假区,建设世界级蒙元文化研究新高地、世界级蒙元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区,将历史文化、民族文化资源更充分地体现在文化产业开发、社会发展、城乡建设中,发挥文化在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中的重要作用。

        三、伊金霍洛旗经济、社会健康发展需要完善解决的几个问题。

        进入“十二五”,伊金霍洛旗提出了“人民生活最幸福、人民环境最佳、基础设施最好、文化氛围最浓、地方经济最富裕”的奋斗目标。

        1、坚持“惠民优先”,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相应提高城乡群众收入,干部职工工资,有效控制贫富差距,努力实现共享繁荣。

        “十五”、“十一五”期间,是伊金霍洛旗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效益提高最为显著、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但是,城乡群众收入、干部职工工资提高的幅度大大低于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提高的幅度。经济发展是提高收入的基础。目前,伊金霍洛旗的人均主要经济指标已达到国内的领先水平,已具备了相当的经济实力,“十二五”及以后时期,应将“惠民优先”置于更突出的位置,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使城乡群众收入、干部职工工资也能达到国内的领先水平。

        不可忽视的是,近年来也是鄂尔多斯贫富分化加剧的时期。鄂尔多斯号称已有7000多位亿万富翁,并且每年增加数百位。倘若100人中有1位亿万富翁,其他99位都是穷人,统计的结果是100位百万富翁,掩盖了社会财富在少数人手中过度集聚、贫富分化加剧的现实。伊金霍洛旗确立以“人民生活最幸福”为第一位的目标,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实现共享繁荣、和谐发展。

        2、严格控制房地产开发,谨防房地产泡沫破灭对经济社会造成强烈的冲击。

        近年来,鄂尔多斯的城镇化建设成果显著,房地产业已成为支柱产业。但是,房地产开发过快、过猛,也形成了新的隐忧。有资料表明,鄂尔多斯市现有的和在建的房屋数量已超过了人均一户的规模。应该看到,房地产业开发过剩的泡沫已经形成。同时,鄂尔多斯房地产开发是不平衡的,商品房过剩,而保障房、经济适用房严重不足。因此,一方面是商品房价格炒得很高,大量闲置,中低收入阶层根本买不起,另一方面保障房、经济适用房则不能满足需要。伊金霍洛旗的具体情况缺乏翔实的材料,不能妄下断言。但是这一问题是不能忽视的。因此,应当适应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的要求,严格控制一般商品房开发,将房地产开发的重点转移到保障房、经济适用房建设方面。这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避免经济大起大落需要认真对待的。

        3、抓紧清理民间高利贷,有效控制金融风险,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近年来,鄂尔多斯民间高利贷愈演愈烈。据有关部门测算,规模在1100——1300亿元人民币,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规模相当,而短期贷款规模相当于正规金融机构的4倍左右。月利率在3%——4%,甚至高达7%——8%。鄂尔多斯民间高利贷已经蕴育了巨大的风险,这些资金有相当部分流入房地产炒作与煤炭市场,一旦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煤炭价格下降,导致资金链断裂,民间高利贷将可能爆发为全面崩盘,从而对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造成强烈的冲击。2008、2009年,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民间高利贷问题暴露,鄂尔多斯两级法院受理的民间借贷诉讼分别增长89%、92%。现在鄂尔多斯房地产泡沫如果破灭,导致的金融风险将大大超过2008、2009年。值得重视的是,参与民间高利贷的,不仅有普通居民、企业职工、退休人员、学生,等等,有不少党政干部及其家属也参与其中。据调查,东胜区个人民间借贷参与率高达89.4%。伊金霍洛旗可能达不到这种程度,也不可掉以轻心。一旦金融风险爆发,对社会的冲击毫无疑问将波及党政机关及其干部职工,对社会稳定的影响是不能不重视的。

        因此,伊金霍洛旗应从大局出发,抓紧清理民间高利贷,加强宣传,加强投资者风险教育;采取有效措施,严格要求党政干部及其家属带头退出民间高利贷;制定风险应急预案,提前进行防范;积极发展规范的中小金融机构,有效沟通资金需求——供给渠道,保证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作者为内蒙古社会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责任编辑:潘照东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