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动态 地方学研究 著作索引 鄂尔多斯学研究成果 专家索引 学术研究 照片库 影视库 关于我们

【南京知青在草原】课题研究

旗下栏目: 鄂尔多斯论坛 鄂尔多斯历史 民俗、祭祀 鄂尔多斯生态 鄂尔多斯人物研究 鄂尔多斯经济 鄂尔多斯文化 鄂尔多斯精神 【南京知青在草原】课题研究

难以忘怀的“南京知青毛华政老师”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鄂尔多斯学研究专 作者:乌云 人气: 发布时间:2023-10-11
摘要:【编者按】 今年,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团结带领专家学者为南京知青在草原课题的全面推进书写最美的报告、文章、著作,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热议和强烈的反响。我们在研究过程中要通过各种事例的整理,透过现象,寻找其本质的东西,深刻揭示其精神实质,充分说明

 

      【编者按】今年,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团结带领专家学者为“南京知青在草原”课题的全面推进书写最美的报告、文章、著作,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热议和强烈的反响。我们在研究过程中要通过各种事例的整理,透过现象,寻找其本质的东西,深刻揭示其精神实质,充分说明为什么这种文化现象不仅仅影响着1087名知青,影响与他们朝夕相处的草原牧人,更影响到南京市与鄂尔多斯市,甚至内蒙古乃至大江南北。组织精兵强将,全力以赴,弘扬“蒙古马精神”,坚持科学研究方法,勇于克服重重困难,坚定不移地探索“南京知青精神品质”,为新时代全方位“模范自治区”建设添砖加瓦。为此,在报纸、刊物、网络上出各种形式的报道和文章,以飨读者。


毛老师参加2023年5月30日金陵状元楼“南京知青在草原”课题座谈会   
 

       年龄已六十开外退休在家的我,偶然遇到党校奇老师动员我写写毛老师的事情。连日来,脑海里有意无意全是毛老师,怎么才能理出个头绪?我又电话问了问奇老师,他建议重点写几个难以忘怀的故事。
淘气班来了一位毛老师
        我所在的乌审旗乌审召学校,是一所小学加初中的七年制学校。小学二年级时,由于班里男同学太淘气,只要老师不在教室,不是这个提着个烂茶壶模仿《红灯记》里的李玉和,就是那个学《沙家浜》里的胡司令和《智取威虎山》里的座山雕。女同学还时不时地逗一逗男同学,找找男同学的麻烦,男同学就毫不客气地打女同学,女同学状告到当时的班主任哈斯戈毕(歌曲《草原迎宾曲》的词作者)那里,哈老师气得边骂边打。突然有一天,哈老师领着一个英俊帅气的大哥哥,说从明天开始换班主任老师了,新老师叫毛华政,是位南京知识青年,以后教我们班的语文、算数。并嘱咐我们要好好听毛老师的话,好好学习。当时,我们看到站在讲台上的新老师除了感觉有点陌生之外,也没觉得什么特别之处。第二天,毛老师的第一节课是点名,让每个同学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父母姓名和家庭住址。就是从那天开始,我们便与毛华政老师结下了一生的缘。
                                                                                                同学们在新华书店看书,这张照片是70年代内蒙古教育杂志刊登
       
        毛老师接管了我们班之后,非常严格,严禁迟到早退,上课时不允许戴帽子。要求我们坐有坐姿,站有站姿,必须认真听老师讲课,尊重老师、团结同学、爱护班集体,对班里调皮捣蛋的学生尤其严格。看到新老师这么厉害,同学们开始有点不习惯,上课时总在下面搞些小动作,老师只要发现了就罚他站一节课,或者让他回答问题,这样调皮的同学也慢慢地变得老实了。我们班在毛老师的严格要求下,班风有了明显好转,每个学生上课动都不敢动。学生们也没有了往日的调皮劲,渐渐成为全校纪律最好的班级,校领导每次检查评分最高,经常受到表扬。
跟着毛老师学习劳动
        学校规定,语文和算数考试60分及格,而毛老师给我们班定为80分及格。课堂上同学们都认真听讲,放学后布置的作业都能按时完成。除了语文、算数,老师还教我们音乐。大家都非常期待每星期的两节音乐课,因为每节音乐课老师都会教我们唱一首新歌。从《我爱北京天安门》《路边有颗螺丝帽》《学习雷锋好榜样》《火车向着韶山跑》《闪闪的红星》主题歌,到那个年代流行的所有革命歌曲以及革命样板戏里的流行片段,老师都教会了我们。这些歌曲我到现在都记忆犹新,基本能完整唱下来,说我们班是红歌曲库,不是吹牛。每天的课间十分钟,毛老师就一改讲台上的严肃表情,像个大男孩,教同学们踢毽子。每天下午放学后,毛老师还经常跟同学们打篮球比赛,有时候也在办公室拉小提琴。渐渐地,我们觉得这个老师特别牛,什么都会。老师又和同学们处得特别融洽,没有距离感,我们慢慢地就习惯了老师在讲课时的严肃。    当时乌审召小学有几十亩的蔬菜地,到了春天每个班轮流劳动。轮到我们班,毛老师就带我们拌粪、翻地、平整地埂子、播种,他什么都会。看到我们班劳动表现得最好,老师又特别能干,校长动不动就让我们班劳动种地。那几年春天风沙特别大,几乎天天刮沙尘暴,沙子打得脸都疼,即使这样,我们还得坚持劳动,虽然很苦很累,但谁都无怨无悔,只要毛老师在,同学也都能坚持,没有一个人请假。当时,学校还有个深井,经常得把井里的水抽干清理下面的淤泥,由于井很深,常年照不到阳光,水冰得刺骨。等抽干了水,毛老师第一个卷起裤腿脱了鞋进去查看情况,然后再让我们下去挖泥。我当时脚上得了紫癜,走路都疼得厉害,还不敢请假,父母下乡又经常不在家,只能忍着痛跟着大家一起下井。毛老师看我很吃力,就拿起铁锹一锹一锹帮我挖,都不怎么休息。这个井隔一段时间就得清理一次,而这个任务基本都由我们班来完成。    当时除了在学校劳动,每个班还得去查干淖尔嘎查附近的大沙漠里跟公社干部一起种树种沙蒿,那是硬性任务。春天春寒,风沙又大,有时候刮得眼睛都睁不开,沙粒打在脸上就像针扎似的疼。可毛老师就像种在大漠里的一棵树,好像再大的风沙也感觉不到似的,只管埋头苦干。他知道我们挖不了坑,就自己一个人挖坑让我们栽树苗,大家无法偷懒,只能硬着头皮一直跟着老师栽树苗,参加一次植树造林要一个星期到半个月。我们每天中午吃的是发芽的麦子磨成面蒸的冷馒头或者骆驼肉煮的黄米米饭。有时饭不够吃,毛老师怕我们吃不饱他就只吃几口,稍事休息接着干。到了晚上,同学们都累得躺下直接睡着了,也不管冷不冷热不热,一觉睡起来简单吃点粥,继续种树种沙蒿。同学们都悄悄议论毛老师怎么不知道累,每天好像总有使不完的劲。 
        
                                                                                       毛老师当年插队住的土房子
 
率先垂范的毛老师
       学校为了改善住校生的生活条件,在查干淖尔嘎查建了一个近千亩的小牧场。养了几十头羊、两头猪,还种了几十亩水浇地。当时由于牧场没有羊圈和暖棚,下羊羔子季节正值天气寒冷,刚出生的小羊羔极容易被冻死。于是到了暑假,学校领导动员老师们去牧场搭建暖棚和羊圈,当时只有三个老师报了名,毛老师是第一个。那时,天气预报预告有暴雨,为了抢在暴雨前搭好暖棚,他们三个除了吃饭能休息一会儿,其余时间都争分夺秒地挖泥、倒土坯。仅用5天时间就倒了一万多块土坯,终于抢在暴雨前完成了任务。   
        每年春天播种季节,学校每个学期都会轮流安排由班主任带领的高年级去校办牧场放牧、拾粪、种地,而我们班去的次数最多。牧场吃住条件艰苦,同学们又不会做饭,老师是主要劳力,每天安排两个学生做饭之外,其他同学都跟老师拾粪种地。因为人多,20多人吃饭只有一个烧木柴的大灶台,上面放一个大铁锅,我们放点羊油,把小米、土豆放到锅里煮,每天做的饭不是锅底烧糊了就是夹生饭。晚上睡觉,没有褥子,炕上只有几块破了洞的羊毛毡子,被子也不够,几个人伙盖一床被子,而且被子也很破,好长时间不拆洗,发硬。屋里又很冷,老师和另一个男同学盖一个山羊皮被子,那个男同学不适应,老师说没事,睡着就好了。    
        那个时候的春天基本天天都刮沙尘暴,大家天天顶着风沙劳动。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我第一个病倒了,发高烧,上吐下泻。老师见状二话没说带着我骑自行车走了20多里把我送回了家,嘱咐我多喝水,按时吃药。因老师不放心其他同学,没来得及喝口水又急匆匆地骑自行车返回了牧场。后来又有两个同学生病,老师又骑自行车一个一个送他们回家,顾不上休息就返回牧场继续劳动。无论在多么艰苦的条件下劳动还是生活,老师从来都没有一句怨言。老师还是个完美主义者,不管做什么,哪怕拢地埂,也要做到最好。 
        当时,我们都不知道毛老师结婚了。直到有一年特别寒冷的冬天,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星期一上课时毛老师一瘸一拐地来到教室给我们讲课。我们都很纳闷,老师怎么受伤了。后来才知道,毛老师星期六下午回去看我们的师母,星期日晚上回来的路上把脚冻坏了。原来,师母杨福娣也是南京知青,在几十公里外的巴彦陶勒盖大队插队,而且刚生了小孩不久奶水又不够,毛老师不放心母女俩,就利用星期六回去探望。为了不影响第二天上课,星期日晚上又连夜冒着大雪一个人往回赶。他当时也只有二十几岁,又是在南京长大,从没有见过那么大的雪,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一个人在草原上迷了路,深一脚浅一脚走了一个晚上,直到凌晨才回到学校。当时他的鞋和脚都冻得粘在了一起,因为没有经验,他在火炉旁暖脚(实际这种情况是绝对不能火烤)后还没来得及吃早点,就一瘸一拐地给我们上课。后来老师才告诉我们,那次他的双脚都冻得发黑,指甲盖都掉了。他因此也留下了后遗症,只要冬天稍不注意,双脚就冻得发青,并且钻心地疼。同学们都心疼老师,但他也不会让同学们帮他做什么,再苦再难也咬牙坚持。
严于律己的毛老师
       毛老师不仅教我们学知识,而且还教我们如何做人。当时的语文课本里有邱少云、王杰、罗盛教、张思德、白求恩等英雄人物故事。每学一课,毛老师就会让我们写学习心得,然后张贴在教室的板报位置,每周定期更换新的内容,用英雄人物的故事教育我们,让我们做一个又红又专的好学生。其中,雷锋的故事和雷锋日记要求我们必须经常学,怕同学们不自觉,在自习课上,他就让每个同学念一段。他还利用课余时间拿出自己收藏的《野火春风斗古城》《红岩》《可爱的中国》等书籍,让大家知道我们这一代人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过着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让我们好好爱党爱国。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老师的影响和鼓励下,学雷锋、做好人好事成了每个同学自觉的行动。同学们放学后或者礼拜天,经常帮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挑水、打扫院子、收拾家、洗衣服。冬天下大雪,牧民的羊圈、草棚被大雪覆盖,老师就带我们去牧民家扫雪。毛老师是一个生活作风非常严谨的人,更是一个非常自律的人,对家人、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当时,有同学的父母在乌审召当领导,有的还是粮站、供销社负责人,那时粮食和布料都是供应制,国家每年给乌审召特批大米白面,但他从来都没有搞过特殊。别人能吃的苦他能吃,别人吃不了的苦他也能吃。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他都是勤俭节约、严于律己,而且从来都充满活力和朝气。

带领我们开眼界的毛老师
        小学毕业升初中后,老师除了给我们代课、参加学校安排的劳动以外,还利用假期带我们去沙漠腹地扫沙子卖,跟治沙站联系带领我们种树等,通过这些活动挣些班费。虽然挣得不多,但毛老师很珍惜,一分一厘都给我们攒着。就在临近毕业考试的前几天,毛老师又接到了一个繁重的任务,毛老师知道我们离升学考试只有四五天时间,但是这个艰巨的任务又无法推脱,只能硬着头皮领命。在毛老师这个拼命三郎的带领下,我们仅仅用了3天时间圆满完成任务,然后毛老师就让我们安心抓紧时间复习功课,并一再鼓励我们,相信我们一定能考好,成绩果然不错,凡参加考试的同学都顺利考取了乌审旗第一中学。

                                                                                                      毛华政夫妇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到了1977年,我们毕业了,预示着我们将离开毛老师。我们最后一次坐在教室里,谁都不想走,因为每个同学都不想离开老师。教室里再也没有了上课时的那份安静和严肃,同学们叽叽喳喳地说着心里的想法,每个人的想法基本相同,就是想让老师带大家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毛老师看着我们万般不舍与祈求的目光,没有拒绝。他答应争取带我们出去玩,前提是必须征得公社和校领导以及每位学生家长的同意。同学们一听都高兴坏了,没过几天,老师就通知大家做好出发的准备。   
        就这样,我们这些从没有出过门、没见过世面的草原孩子,带着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心,跟着老师坐大卡车到了东胜县。老师当晚联系东胜伊克昭盟民族中学,在民族中学宿舍住了一晚。第二天就买火车票上了火车,我们一群傻傻的初中生不顾一车厢陌生人诧异的眼光,有说有笑、有唱有跳地到了呼和浩特市。一下车,毛老师就拿公社开具的介绍信找到了时任内蒙古教育厅龙甘厅长,向厅长介绍自己,并说明来意。厅长被他这个南京小伙对草原孩子的真情打动,当即就帮忙安排我们住在教育行政干部学校。白天,老师带我们游玩,先去了呼和浩特市博物馆,在博物馆门口拍了照。然后在呼和浩特市中心最繁华的地段转了一天,第二天去了动物园,还带我们去了时任自治区副主席宝日勒岱的家里。游玩几天后,我们又坐火车去包头,路上,毛老师给我们讲了好多南京城里的稀奇事。一下火车,老师就联系了歌唱家金花老师的哥哥,包头市一所中学的老师,我们在这所中学住了一晚上,白天又在包头市逛了逛,然后安全返回乌审召。这一路,毛老师操碎了心,带大家出来生怕出了差错。不管到哪游玩,都不允许我们离开他的视线。一路上他最关心二十几个同学的吃、住,每到一个地方就想办法联系熟人,找既安全又不花钱的学校住,晚上睡在教室的课桌上,这样每个同学都在他身边,他才放心。为了女同学的安全,晚上女同学上厕所,他就在厕所外面等,然后一起回教室,待所有同学安睡,老师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然后他一个人还得计算一行人一天的花费,计划第二天的开销。老师的一言一行同学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就这样,游玩了一个星期。老师用剩余的几元钱班费给每个人买了一个日记本并提笔留言,有的写着“英雄面前无困难,困难面前出英雄”,有的是“山外青山楼外楼,英雄好汉争上游”等等 ,语句简短,却很励志。20世纪70年代,这样有魄力和胆量带一群草原孩子出去游玩,毛华政老师是第一人,与我们前后相继毕业的每个班都非常羡慕。
                                                                                          毛老师与乌审召学校的全体运动员合影
 
亦兄亦友亦师亦父的“南京知青”毛华政
        这6年 ,是我们一生当中最怀念的六年。赵海林同学回忆起当年他的父母因工作调动离开乌审召到了浩勒报吉村,他说自己是哭着走的,到了浩勒报吉村非常想念毛老师、想念同学们,晚上经常一个人偷偷在被窝里哭鼻子。我们从乌审召学校毕业至今快50年了,同学只要聚在一起,谈论最多的就是这6年里每个人记忆深处和毛老师在一起的所有经历。   
        我们后来才明白,那时候毛老师经常给我们讲他小时候的故事,讲他的父母,给我们看他和弟弟妹妹的照片,给我们讲妹妹很可爱,弟弟很淘气。每当这个时候,他一定是想家了,那时他也是个孩子。这就是我们的老师毛华政,他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我们,把一个人民教师的责任尽到了极致,也把如山般的大爱给了他所有的学生。他的事迹虽然很平凡,但就是这些点点滴滴最平凡的事情却折射出了人性的光辉和人格魅力。
     
                                                                                        我们毕业照
 
        学生们毕业后,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这二十多人里有公务员、白衣天使、优秀法官、大学教授、军人,还有靠双手勤劳致富的当代优秀牧民代表巴图和马旺兰两位同学。毕业几十年,我们与老师的联系也从未间断,深厚的感情依然如故。这二十多人就像一个温馨的大家庭,而老师就是我们的大家长。同学们彼此心手相牵、知冷知热、贴心贴肝,谁有困难大家一起伸手相助。最感人的是有位女同学因患白血病不幸去世,后来她丈夫又脑出血生活无法自理,还没有成年的儿子经受不住打击得了重度抑郁症,孩子因没人照顾就被送到了精神病院。在蒙研所上班的同学乌仁其木格,担心会毁了孩子的一生,她一边给孩子的继母和父亲做工作,一边坚持把孩子从精神病院接回来,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孩子的抑郁症彻底治愈,后来有了稳定的工作,结婚生子。了解到同学们各方面发展都不错,而且一直互相关照,亲如兄弟姐妹,老师和师母都感到非常欣慰。同学们都说遇到毛老师是我们班一生的福气,老师和师母就像我们的再生父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2018年知青返乡时聚会合影

       毕业时隔30年后,我们在曾经学习生活的故地乌审召举行了一次大团圆,老师一家都来了,而且给每个同学都带了南京特产——两只桂花鸭。同学们手捧哈达用蒙古族最高的礼节欢迎老师,随后故地重游,当时他们住的房子还在。2018年南京知青返乡,我们在同学巴图家的大蒙古包又举行了第二次大团圆。他们这次给每个同学又带来了南京特产——两只咸水鸭,一人一条漂亮的真丝围巾。同学们集体给老师和师母行蒙古族最圣洁的礼节——跪礼。老师和师母虽然两鬓染霜,但依然精神矍铄,谈笑风生,我们都很欣慰。这么多年来,有很多同学也经常去南京看望老师,老师和师母都会亲自下厨,做满满一桌子的美味佳肴招待。同学杨卫国的大哥脑出血导致行动不便,坐着轮椅去南京治疗,老师全家提供最便利的条件,并跑前跑后联系最好的医院和最好的大夫。几十年间,我们与老师的这种情愫一直绵延流长。
       1968年10月21日,毛老师和当年的1087名南京知青一样,打起背包装上行囊,来到了边远贫困地区,他们的到来,把先进的城市文化带到了所到之处,冲击了当地落后的文化思维。“知识青年”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尤其在边远落后贫穷的牧区发展进程中,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牧区生产劳动的洪流,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知识青年”这个特殊时代产生的名词,在现代生活中已经消失了,但他们的精神后人会记得,这个群体祖国不会忘记。我们这二十多个学生衷心祝愿老师和师母健康长寿,步步都顺,样样都好。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学会研究》2023720日第七版
           


责任编辑:乌云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