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动态 地方学研究 著作索引 鄂尔多斯学研 专家索引 学术研究 照片库 影视库 关于我们

地方学研究

旗下栏目: 地方学研究 《地方学研究信息 联席会成员 地方学动态

鄂尔多斯文化与地方学

来源:鄂尔多斯学研究会 作者:潘洁 人气: 发布时间:2013-10-14
摘要:内容提要 鄂尔多斯历史上风云际会,是我国北方众多少数民族频繁交流的所在。正因为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同样丰厚,才出现了远近瞩目的鄂尔多斯发展模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鄂尔多斯学及相应的研究组织,是必然的。鄂尔多斯学属于地方学。作为一个新兴学

        内容提要  鄂尔多斯历史上风云际会,是我国北方众多少数民族频繁交流的所在。正因为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同样丰厚,才出现了远近瞩目的“鄂尔多斯发展模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鄂尔多斯学及相应的研究组织,是必然的。鄂尔多斯学属于地方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地方学活力旺盛,前景无限。

        关键词   鄂尔多斯    历史   文化   地方学

 

 

        一、鄂尔多斯的历史特征

        “鄂尔多斯”这个由蒙古文音译过来的名词被人们熟知,只不过是近二十多年的事情。起初它是个蒙古部落的名称,这个部落于十五世纪末进入黄河前套。清初实行盟旗制度,将鄂尔多斯设为一盟(即伊克昭盟)、六旗。自此,鄂尔多斯成为一个行政区划。史地学者将以伊克昭盟为核心的,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的地段称为鄂尔多斯台地,纳入李四光地质理论规划的以富含油气为特征的第二沉降带,非业内人士很难明了这个台地的边界。上世纪八十年代,作为改革开放标志性工程,以补偿贸易方式建成的伊克昭盟羊绒衫厂,将所产羊绒衫的品牌定为鄂尔多斯,“鄂尔多斯(羊绒衫),温暖全世界”的广告词很快传遍全国,几至家喻户晓。九十年代,羊绒衫厂扩展为鄂尔多斯羊绒集团,成为伊克昭盟的支柱产业、三大企业集团之一。其风头,名气大有压过所在地市名(东胜市)、盟名(伊克昭盟)之慨。进入新世纪,盟党政领导和公众从“名不正则言不顺”引伸出个“名不响则业不旺”的念头,借报批盟改市的契机,干脆把这个蒙古部落、地理单元、企业集团的名称移植在了新立地级市的头上,虽然只有短短的十二年,但伊克昭盟的称谓在迅速淡出人们的视野,而“鄂尔多斯市”的新名字已经为上下各方、各级媒体、广大群众所接受了。

        历史上,鄂尔多斯是个十分招引视听的地方,3.5-7万年前的“河套人”时期,这里就有了人类早期活动。先秦时期,土方、方、鬼方、羌方,熏鬻等民族游牧于此。秦汉以后,在这里设置郡县,修建直道,开发土地。各民族间,时战时和,频密交往,总体上已经是华夏之邦的“紧密层”成员。单看地理区位,也可以看出,这是个很有灵气的地方:她地处黄河中上游,三面环河、南临长城。翻开中国地图,不必仔细寻找,一眼就能指认出来。再向周边看去,全市中心所在的东胜,向南与古代都城西安、咸阳处在一条经线上;向东与共和国首都北京同属北纬40°,相距都不超过700公里。而且海拔适中,气候宜农宜牧,许多史料表明,这里的生态一直欣荣繁盛。虽然一千多年前甚至秦汉时期就有了沙漠,但多数地片仍然水草丰美,山川秀丽。公元前三世纪蒙恬率军修建南自咸阳、北抵阴山的直道;清初康熙皇帝在平定葛尔丹叛乱之后巡视准格尔旗时,对那里的风光景致赞不绝口,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大范围的沙化是近现代的事情。先是十九世纪后期,清朝奉行的“移民实边”政策,以及内地连年灾荒令大批晋、陕农民“走西口”来到伊、巴、乌等盟开荒种地。接着是二十世纪初,朝廷为筹集“庚子赔款”而“放垦”蒙荒。即使是新中国建立后,也因为实行违反科学的经济政策(以农业为基础,“牧民不吃亏心粮”等等)搞过三次大开荒。截至改革开放之前,鄂尔多斯沙化,水土流失区各占全盟48%。治理这两大生态灾难,需要几代人的长期奋斗,所要付出的代价当不亚于欧洲大陆经历的多恼河先污染,后治理(花掉1.2万亿美元!)

        鄂尔多斯的地上、地下自然资源广受夸耀和追捧。这是上天赋予的。发现、开发都是近几十年的事情,在历史上似乎不曾发挥过明显的作用,然而在当代的经济、社会生活中,却在逐步展现其奠基,驱动、甚至改变命运的作用。

        二、鄂尔多斯的文化趋势

        文化,是一个地方、一个人群的集体性格、知识积存、道德传承和价值取向。本节阐述鄂尔多斯文化,会谈到性格的概括,知识的凝聚,而更看重的是它的前进方向,发展愿景,也就是: 趋势。

        前面说到鄂尔多斯的自然资源,其实还有另一种资源:文化。也称人文资源。就如同一个国家必须有包括经济、技术、军事等内容的“硬实力”,还必须有政治、理论、文化、战略、道德等构成的“软实力”。加在一起,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综合国力”。

        鄂尔多斯文化是以蒙古族文化为主流、蒙汉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饶有个性、质地优秀的文化。其源头是草原文化,汇入黄河文化的干流,是中华文化大系里的支流和枝叶。纵观许多个世纪以来鄂尔多斯人的生活习俗,行为规范、处世风格、思想信仰,学说著作和新时代的聚散、蜕变、演化、升华,试图将鄂尔多斯各民族、各阶层人民的文化特征、价值观念归纳为下列几点——

        第一、爱国爱乡,向心不移。至少从秦汉算起,鄂尔多斯就归入了中华版图,同内地的经济、文化、人员往来绵延不绝。清初,鄂尔多斯部归顺已统一全国的满清王朝。二十世纪初,外蒙哲布尊丹巴向包括伊克昭盟在内的各盟王公发来两道“檄文”,妄图将内蒙古从中国分离出去。伊盟盟长、副盟长尊从民意,于全盟扎萨克及仕官会议后,形成“十三条质问”,以伊、乌二盟盟长名义发往库伦,断然拒绝背离祖国。抗日初期,锡盟德王投日,也想拉伊盟下水,而伊盟从王公到牧民,毫不为之所动。抗日中后期,除个别旗王爷投靠日本人外,整个伊盟,成为抗击日军,保卫边区的一块根据地。

        第二、团结融洽,命运与共。这主要指蒙汉人民之间,长期友爱相处,极少发生矛盾和争斗。他们共同反抗上层反动势力和外来侵略者,创造着本地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第三、坚韧不拔,勤劳质朴。同江南水乡、内地平原比起来,鄂尔多斯的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条件要艰难得多,而这里的“土著”蒙古族牧民和迁徙而来的汉族农民,不避干旱和严寒,热爱家乡,靠着勤劳的双手和不屈不挠的意志改造自然、建设家园,还养成了憨厚的性格,培育了纯朴的乡风。

        第四、和谐包容,善取人长。从古至今,鄂尔多斯人不排外,对外来的移民、旅蒙的商人、传教的“老外”都乐于接纳,与之友好相处。即使改革开放大获成功之后,仍然敞开胸怀欢迎外地人来此投资、创业,或者求职、旅游。完全没有“鄂尔多斯是我们的”那类狭隘意识。七、八十年代进来的浙江人,不是钉鞋,做木匠就是开小吃店,现在都成了大小不等的老板。鄂尔多斯人不仅允许他们呼朋引类,筑巢安家,而且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吃苦精神和经商诀窍,取得了双赢的效果。

        第五、荣耻不惊,敢为人先。改革开放前,伊克昭盟在全区处在倒数第一二位。几十年后,鄂尔多斯在全国小有名气。地位迥异,“身价”大变,但大多数鄂尔多斯人都能理性对待,坦然面对,不因坐“红椅子”而泄气,也不因赞声不绝而张扬。这十几年来,鄂尔多斯创了不少“第一”,得了好多“金牌”,这是鄂尔多斯人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创”出来的,至今他们中的大多数仍然怀抱着这样的自信。

        第六、热爱改革,向往明天。改革是鄂尔多斯人的盛大节日。改革使鄂尔多斯从贫穷落后的地段变成了幸福安康的家园。鄂尔多斯人,包括党政领导、企业家、公务员和寻常百姓,对“十一五”以前的辉煌和“十二五”开局以来的困难都有清醒的理解,认为是改革路程上不可避免的回弯,不能不交的学费。而要摆脱眼下的困境,仍然要靠改革,改革是实现“鄂尔多斯梦”的法宝。

        还能列举很多,像好客善饮、歌海舞乡,豪侠仗义、恪守孝道,仰慕善举,崇拜英雄,渴求知识、注重实效等等。总之,鄂尔多斯人,是中华大家庭里积极向上,品质优良的一群。

        三、地方学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鄂尔多斯学和它的研究会出现在2002年9月16日。是我区以行政区划命名的学科及学术研究单位的第一家。当时全国同类研究单位约有20家。2005年,由这个研究会联系泉州学、温州学、扬州学、潮州学和徽学等6家地方学团体成立了“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并担任二届共四年的轮值主席方(2008年年底移交给北京学研究中心)。如今,经过十年的发展,全国约有40多家地方学研究单位。

        地方学的出现是时代的产物,是改革开放的必然。根据本人的观察和思考,地方学产生、发展的条件是:政治昌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厚重。

        我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林立。为了富国强兵,纷纷招贤纳士,网罗人才。形成思想活跃、百家争鸣的宏大气象。一个诸侯国,便是个经济体系、文化单元。孔、孟、庄、墨等诸子百家,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家,他们各有学说,又都带有地方色彩。即使统合、归併成“七雄”,对后来大一统的中国而言,仍属“地方”。其社风民俗,历史地理,治国理念,施政方法,直至百姓的生产生活方式还是千差万别,各有特色。否则,就不会有秦始皇统一后的“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等措施。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资源禀赋差异很大,开发历史千差万别。加上自秦以降,虽然总体上延续着统一的格局,但国内战乱频仍、版图时扩时缩,国都多次变更,移民大潮迭起,外敌屡屡入侵。东西、南北间的矛盾差距日益显现。于是先后产生客家文化、侨乡文化,农民战争文化、民族融合文化,以及畜牧文化、农耕文化、商业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还有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岭南文化、黄土高原文化等等。就商贸而言,西南有茶马古道,西北有丝绸之路,东南有海上丝绸之路;以饮食分类,有著名的八大菜系,还有数不清的支系和地方特色小吃;说起人居房舍,有瓦屋、茅舍、竹楼、土楼、地窝子、马架子。总之,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我们中国这样千差万别,丰富多彩,而又和谐统一,亲如一家。

        新中国成立后的30多年里,长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强调集中、统一、纪律,根本不可能出现地方学,那是犯忌的。即使改革开放之后,地方学从酝酿、萌芽到成型,也用去了不只一个年代。这是因为受到人们思维定势和政府施政习惯的限制。

        鄂尔多斯学产生较早,办得也比较成功。这是因为前述条件,四条皆备。而且还应当加上一条:人才汇聚。虽然同一些“国字号”的研究单位和著名的高等学府相比,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延揽的专家队伍还脱不掉一个“土”字,但在这个层次、这个主题上,他们不仅有智、有志,而且有攻关能力、有奉献精神。

        四、一个生机旺盛的新兴学科

        全国现有的数十家地方学研究团体中,大部分是依照行政区划设立的。分为省市级、地市级、县市级。省市级中有北京学、上海学、徽学、晋学,还有香港学、澳门学;地市级的数量较多,有前面说到的潮州、温州、泉州、扬州等,差不多各省都有。这是因为,我国五级政府,地市居中,上有中央、省市;下有县市、乡镇。有一小部分是跨越行政区域设立的,如三峡学、敕勒川文化,以及可能出现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藏学、蒙古学是研究特定民族的,与地方学形态、内涵、方式都不一样,因而不属于地方学。再以团体性质区分,现有地方学研究单位大致分为官办、民办和民办公助几种。官办的里面,有的隶属地方党委宣传部或社科联,有的挂靠高等院校。绝大多数地方学单位都以文化为切入点,有的索性挂上“文化”二字。在这一前提之下,各有侧重,各有特色。地方学属于社会科学领域,归大国学统领。地方学与大国学,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彻底游离于大国学之外的地方学还没有发现;没有丝毫个性、与大国学内容完全重合的地方学不叫地方学,即使有,也没有存在的必要。

        地方学团体要想立得起来,办得下去,必须在增强地方软实力上有所作为。鄂尔多斯学的理念是“立足学术,服务建设,创新机制,着眼发展”。创新是民办学术团体的灵魂。不能只是游走于历史典籍之中,也不能满足于就各级党政的战略方针,具体规划做些宣传和阐释,要有学术创见和资政思路。一个成功的地方学研究单位,应当努力建设成地方党政、综合部门的参谋部、咨询处和智库。

        迄今为止,业内专家学者仍然战战兢兢地称自己所致力的研究事业为“综合性的学问”,“跨学科的知识”。我认为,论资历,论成果,论功效,中国地方学已经称得上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毫不逊色。应当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争得一席之地,大胆宣示我们这些人开创的新学科——地方学的横空出世。

 

 

参考文献

        1.《可爱的鄂尔多斯》、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3月第一版

        2.《鄂尔多斯学概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2年7月第一版

        3.潘洁:《有关地方学的纵谈横议》、“中国地方学建设与发展”研讨会入选入编论文

 

 

          作者简介: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高级经济师

 

责任编辑:潘洁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