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动态 地方学研究 著作索引 鄂尔多斯学研 专家索引 学术研究 照片库 影视库 关于我们

《成吉思汗文化丛书》

旗下栏目: 《鄂尔多斯大辞典 《概论》 《成吉思汗文化丛书》 学术著作 鄂尔多斯学研究刊 报纸 最新成果pdf格式

简析成吉思汗的成功要素及其启示

来源:2011成吉思汗文化论坛入选论文 作者:苏爱英 人气: 发布时间:2011-10-17
摘要:内容提要:本文分析了成吉思汗取得成功的四个关键要素,即学习能力、远见卓识、快速行动、整合资源。认为对伊金霍洛旗而言,煤炭资源迟早会有枯竭的那一天,但成吉思汗文化资源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成功四要素对于伊金霍洛旗当前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的

        内容提要:本文分析了成吉思汗取得成功的四个关键要素,即学习能力、远见卓识、快速行动、整合资源。认为对伊金霍洛旗而言,煤炭资源迟早会有枯竭的那一天,但成吉思汗文化资源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成功四要素对于伊金霍洛旗当前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有着很好的实践借鉴价值。

        关键词:学习能力 远见卓识 快速行动 整合资源

        成吉思汗是世界公认的最伟大的成功者之一,他仅仅用了25年的时间,就打造出了一个统一的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所征服的土地和人民比罗马人花费400年时间征服的还要多。对于他的成就,象什么“千年风云第一人”、“千年来世界最富有的人”、“世界古今盖世之英雄”等还有很多,评价都是相当高的。如果我们分析成吉思汗成功的关键因素,可以将其归纳为四个。第一个因素是学习能力,第二个因素是远见卓识,第三个因素是快速行动,第四个因素是整合资源。如今作为“天骄圣地”的伊金霍洛旗,人均GDP已快速跃居全国各区县之首,创造了惊人的经济发展奇迹,但这一成功所依赖的巨大动力其实主要是来自于煤炭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固然是优势,却又有着不可再生的缺陷。分析并借鉴成吉思汗的成功经验,非常有助于伊金霍洛思考经济结构的转型之路,顺利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 学习能力

        有历史演义小说将成吉思汗描绘为一个剑术高强的武林高手,这纯粹是出于文学色彩的想像,但成吉思汗凭借超强的学习能力,从小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应是不争的事实。例如,成吉思汗在回答其幕僚巴剌那颜问话时道:“我未即位之先,尝独出,遇六人守隘口,不得过。我持刀以前。矢如雨集,而我无一伤。杀此六人而行。”①其“无坚不破”的“神武”可见一斑。再如所谓的“弯弓射大雕”,要知道蒙古人用的是大弓,弓箭较长大,需有大约八十公斤的力量才能拉开。无疑,成吉思汗也是臂力惊人。虽然要想成为伟大的征服者并不一定要有显著的匹夫之勇,但成吉思汗还是学习继承了蒙古祖先们传奇式的勇武,这使得他具备在特定生存环境下的专业化素养。

        如果只是学到精湛的武艺本领,那么成吉思汗只能算作优秀的“技术人员”。但事实并非如此。从他最初敢于只身追踪盗马贼、对抗部落围捕,到与王汗结盟、夺回孛儿贴,然后“借鸡生蛋”与札木合分手、获得“成吉思汗”尊号,再到后来统一蒙古、征伐花刺子模和金国等。成吉思汗从总体战略到一些作战细节分析,都有自己一整套的方案,处处体现着他超凡的运作管理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天生的,是在激烈的斗争环境中学习得来的。成吉思汗深知,武力高强者为一代英豪,而智力高强者为万代英豪。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都是人类自觉地、创造性地学习和实践的结晶,成吉思汗对之敞开心胸予以接纳。

        虽然“蒙古人没有取得科技突破,没有建立新的宗教,很少有著作或剧作问世,也没有给世界带来新的农作物或农业方法。他们自己的工匠不能织布、冶炼、制陶,甚至不会烘烤面包。他们不会制瓷做陶,不会绘画,也不会盖房子。”②甚至蒙古人连成形的文字也没有,属于当时文明世界典型的边缘角色。成吉思汗也对所征服对手的许多先进性知识技能一窍不通。但是多年的生存煎熬让他敏锐地察觉,只有学习并汲取这些文明文化的养分,才能寻求到新的成长路径,才能使统一后的蒙古部落在不久的未来成长为一个巨大的帝国。这种独特体验为今后成吉思汗和蒙古的异军突起、一骑绝尘积累了资源和经验。

        成吉思汗没有放过一切机缘巧合,凭借着多年实践磨炼出的敏感,积极吸收对手们在军事、制造等方面的新技术、新工具。成吉思汗同时重视取长补短、研究创新,他采纳诸如速战速决、联合作战、近攻远交、引水灌城等新战略新战术,创设诸如轻骑兵、重骑兵、步兵、通信兵、水兵、工兵等新兵种战阵,使用诸如短弯刀、狼牙棒、长枪、重轻两种弓箭、回回炮、抛石机、弹射器、弩炮等新武器,并改制出诸如十进制、千户制、护卫军、军事封建制等新军制。他还开发建立了一套与下级沟通的先进的信息传递系统,即一套由彩旗组成的实时的信号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帮助他及时发号施令,而这些号令能够被他的属下们毫不费力地理解执行。

      “正如十三世纪英国科学家罗杰·培根所观察到的那样,蒙古人所取得的成功不仅仅源自其军事上的优越;更确切地讲,‘他们通过科学手段取得了成功’。尽管蒙古人‘热衷于战争’,但他们如此快的进步,是因为他们‘将闲暇时间致力于哲学原理’。”③尽管这种说法有观点的片面性,但成吉思汗领导下的蒙古人无疑养成了善于学习之风,而不同文明的种子也由此被吹遍欧亚大陆,吹向了全球。

二、远见卓识

       12世纪蒙古社会中,人们已经见惯了四分五裂、你征我伐的部落混战。诸贵族满足于从战争中掠夺财富和奴仆,满足于过一个草原部落酋长的生活。但是,有一种强烈的渴望正在悄悄进入蒙古人的心灵,对于停止战争、生活安宁的追求灼热着人们的眼球。只有成吉思汗才能凭借独到的眼光重新审视四方民众,发现了蒙古社会的这一独特需要,树立起统一的大旗,从而异军突起,最终成为世界上伟大的征服者。“余之使用武力,完全为以极大之劳苦,企求而后长期之和平。为求奠定和平,需要战争。草原之故老曾云:将尔无法靖和之敌人消灭后,远近始可太平。询非虚语。”④据说这是成吉思汗对长春真人说过的一番话,想来必是肺腑之言。

       成吉思汗的胆略过人、富有远见。他明白,天地不尽两重,道路不尽九条;只要敢取,日月都可摘在手里。为了实现统一蒙古高原各部落的目标,不到20岁的他就能明辨形势,懂得巧借外力来壮大自身的力量。他与王罕建立父子关系,形成长期的结盟关系,由此借助克烈部剪除异己,消灭强敌。他与札木合第三次结为安答,共同生活了一年半时间,由此拉拢出一批有实力的拥护者,通过“称汗”获取领导权。成吉思汗不仅在草原上两股强大势力之间游刃有余,而且还重视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结成强大的联盟。他将目光聚焦在统一大业上,处事十分聪明,见缝插针地利用时间、抓住机遇,不但赢得了蒙古部众的高度认同,其高速成长更得到众多外族将领才杰的响应。

        有许多事例可印证成吉思汗不同常人的见识。例如1196年金国派丞相完颜襄击败塔塔儿,成吉思汗及时利用王罕与塔塔儿的矛盾,联合王罕协助金国剿除塔塔儿,接受金国给他的“札兀惕忽里”封号,借“远交近攻”的战略麻痹了金国的警惕,为统一蒙古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后来为了灭掉世仇金国,成吉思汗多次用兵西夏,断绝后顾之忧,充分展示了其独到的战略眼光。他以己之长,击金国军队之短,注意切断其外援,消耗强敌的有生力量。他所提出的假道于宋、迂回包抄的灭金方略,最终由窝阔台贯彻实施,统一了黄河流域。等到忽必烈继位,更是如法炮制,迂回大理,又灭掉了南宋,实现了全中国的统一。

      “要让青草覆盖的地方都成为我的牧马之地”。这是成吉思汗超凡远见下的雄心壮志,伟大的理想造就伟大的人物。他放弃了以部落名称来称呼自己的部众,而代之以“毡墙民”,即住在蒙古包里的人,以求蒙古高原各部的统一,后期又追求统一中国的北方。成吉思汗胸怀远大,所向往的生活并非象很多人理解的那样简单肤浅,这使得他从不迷恋于奇货宝物、广袤的土地与绝色美女。“在认识到不同生活方式后,成吉思汗变得更有远见,他努力为他的人民创造出一些全新的、更美好的东西。”⑤

三、快速行动

        用今天的话来做比喻,成吉思汗起步时所处的蒙古社会犹如处于一个跑马圈地的市场状态,就看谁跑得快,能够抓住有需求的用户。在他的眼中跑马圈地是幸福的开端,而不是痛苦的开端。因为他是在开拓更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并明确了未来的方向。草原上各强大部族群雄逐鹿,在竞争中此起彼伏,暗藏着步步杀机,只有成吉思汗才能汇集并领导部属子民们快速行动起来,其迅猛之势横扫东西、震撼南北。

        可以说,成吉思汗在世界上第一个发明了“闪电战”。他根据蒙古社会以游牧狩猎为主的特点,使蒙古全军骑兵化,组建举世无双的铁骑。那些战马经过专门训练后,能做到千匹马走在一起寂静无声,驰骋数百里也不流汗,没有人驾驭也不会走散。战斗状态下,蒙古骑士可以一天不下鞍,战马只需一天饮一次水就能活下去。为了保证冲锋时的速度,蒙古骑兵甚至换乘两匹备用马。

        南宋人徐霆形容蒙古军队“来如天坠,去如电逝”,⑥西方人则将之称为“蒙古旋风”,足见其行动神速。成吉思汗特别强调的就是部队要有快速的机动性,以远距离的包抄迂回、分进合击为主要战术特征。其远距离机动能力达到了历史上空前未有的程度,往往能在短时间内组织上百里范围的大规模机动,即便是严阵以待的敌人对此也防不胜防。

       通过快速行动来先发制人、出其不意,兵员数量远不如对手的成吉思汗能够占尽先机、以少胜多,成为不折不扣的战争之神。无论是西征,还是讨伐西夏和金国,这些战争对于成吉思汗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远离本国疆土,深入他国领土内孤军作战。为此,他采取突然袭击、速战速决的战术。据《圣武亲征录》记载:“哲伯知其中坚,以众压城,即引退五百里,金人谓我军已还,不复设备。哲伯戒军中一骑牵一马,一昼夜驰还,急攻,大掠之以归。”⑦当时奉成吉思汗之命出征的大将哲别率领蒙古军队一昼夜能快速机动五百华里。这个记载据说是可信的。行动如此迅速,成吉思汗屡屡出奇制胜、笑纳成功,也就不足为奇了。

四、整合资源

        一项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种各样的资源,而对于成吉思汗领导的弱小部族而言,资源整合对其生存和扩张更为重要。在早期的苦难生涯中,成吉思汗就注重结交人才,使人乐于为自己做事。象他与博尔术初次见面,就赢得了对方的拔刀相助,夺回了被劫掠的八匹马。后来成吉思汗打破等级和民族界限,不论是奴隶或平民出身,甚至是射伤过自己的敌将,都大胆地加以任命提拔。这种海纳百川的气度,吸引了乃蛮部的塔塔统阿、畏兀尔的镇海、金国的耶律楚才、汉族的丘处机道长等不同民族的人才汇集帐下。成吉思汗还建立了公共学校,培养蒙古族自己的人才。他每到一处,都要询问被带到跟前的人有何特长并因材施用。善于整合人才资源的领袖品格,对于他事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我看到得越多,就越羡慕这些奇妙的民族,他们有众多的艺术和武器,有先进的知识和礼仪。”⑧成吉思汗非常注重整合物质文化资源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并在不断的资源整合过程中促进着全球文明的交融。以下描述相当贴切:“蒙古人横扫全球,既作为征服者,也充当了人类文明的传播者。中国四大发明中的火药与指南针都是在这一时期传到西亚,进而再传到欧洲的。中国的丝、茶、瓷器与钱币大量输往中国以外的地区,中国的医药学、历史学、绘画、审美观也传到西亚。而东地中海地区的医药,希腊科学的大地球形说,穆斯林世界的天文、历算、工程、医药、制酒与饮食也为中国人民所接受。”⑨

        事实上,成吉思汗在整合资源时,更擅长将自有资源的潜力发挥到极点。典型的事例譬如他根据父亲曾与王汗结为安答这一层社会关系,利用母亲诃额仑夫人从姻亲那里得到的珍贵漂亮的黑貂皮袄,展开了外交活动,认王汗为义父,换取了这一强大草原势力近20年的庇护与帮助。成吉思汗清楚,相对于其它非自有资源,自有资源的取得和使用成本往往较低,同时这些资源在利用过程中更容易使自己获得优势,在今后的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而那些非自有资源属于形同冰炭、势如水火的敌对一方,经过了大小不断的战争火拼和惊心动魄的激烈争夺,只有通过合理的整合利用,才能实现共赢,对自己和被征服者来说,都是一个好的选择。

 

启示

        成吉思汗在世界范围内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其成功一定有着不少值得研究、挖掘、探求的深刻内涵和独到理由,以上将之归纳为四个因素。这一成功关键要素的组合对于伊金霍洛旗当前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有着很好的借鉴价值。学习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城市管理者及建设者的专业化素养和专业运作能力的高低;远见卓识是指各行各业要高瞻远瞩、审时度势,能清晰地预测发展前景和制定经营战略;迅速行动要求发现机会后,不能瞻前顾后,错失大好机会,而应该调动一切可用的资源,迅速地抢占市场创建品牌;整合资源包括整合国内资源也包括整合国外的资源。对伊金霍洛旗而言,煤炭资源迟早会有枯竭的那一天,但成吉思汗文化资源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实践成吉思汗成功的启示,有助于让伊金霍洛旗在激发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经济活力、促使社会形成积极文化氛围等多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迅速提升城市的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①(前苏联)符拉基米尔佐夫著、余元盦译注,《成吉思汗传》,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可参阅洪钧《元史译文证补》卷一下,《太祖训言补辑》。

       ②③⑤⑧⑨(美)杰克•威泽弗德著、温海清等译,《成吉思汗与今日世界之形成》,重庆出版社2009年版。

       ④布尔霖著、沈颖译,《成吉思汗传》,中训团印刷所,l948年版。

       ⑥达林太、《蒙古兵学研究》,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⑦《元史·太祖本纪》卷1,中华书局点校本,1976年版。

 

     作者简介:

              苏爱英,女,淄博矿务局退休干部,多年从事文化、史志方面的整理与研究工作。

责任编辑:苏爱英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