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动态 地方学研究 著作索引 鄂尔多斯学研究成果 专家索引 学术研究 照片库 影视库 关于我们

鄂尔多斯论坛

旗下栏目: 鄂尔多斯论坛 鄂尔多斯历史 民俗、祭祀 鄂尔多斯生态 鄂尔多斯人物研究 鄂尔多斯经济 鄂尔多斯文化 鄂尔多斯精神 【南京知青在草原

鄂尔多斯在草原丝路构建中应当大有作为

来源:《鄂尔多斯学研究》专刊2016年第 作者:潘 洁 人气: 发布时间:2016-10-12
摘要:丝绸之路,是我国与西向国家贸易和交往的古老通道。它始于西汉时期,迄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公元前138年和119年,汉武帝先后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73年,东汉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在西域经营30年。张骞、班超、甘英等汉使,以长安为起点,


        丝绸之路,是我国与西向国家贸易和交往的古老通道。它始于西汉时期,迄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公元前138年和119年,汉武帝先后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73年,东汉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在西域经营30年。张骞、班超、甘英等汉使,以长安为起点,沿河西走廊出阳关、经中亚、西亚,直至欧洲,打通了东西方商品、文化、人员交流和国际交往的大门。唐、宋两朝,中国经济繁盛,手工业高度发达,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对外交流的需求大增。明代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和西南边陲的茶马古道。元以前成吉思汗时代,中国西北与西域、中亚的贸易逐渐活跃。成吉思汗之所以忿然西征,就是因为花剌子模的地方官屡次将他派去的商队人员尽皆杀害,货物全部没收。西征固然有战争、屠城的残酷和血腥,但也在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科技、货物的交流。清代在底定中原征服周边之后,奉行了一套闭关锁国的政策,加上本来落后的交通条件,又受到国家、民族格局变化的阻隔,生态环境恶化的影响,到了近现代,这条先人开辟的互通之路反而沉寂萧条了。18世纪以来,晋商穿越内蒙古草原、与蒙古国、俄罗斯开展贸易,开拓了草原丝绸之路,并于清道光3年(1823年)创立了“日升昌”票号,成为现代金融业的始祖,从而使晋商成为与犹太商人、威尼斯商人齐名的商贾群落。延续、传承了成吉思汗时代萌发的资本元素。
        一、“一带一路”是高瞻远瞩的改革构想与外交智慧
        习近平主席自2013年起,在国内、国际许多场合,包括2014年北京APEC会议上,反复倡导构建新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建设,发展与周边国家和沿线各国的友好交往、货物贸易以及文化交流。它辐射到许多国家和地区。乍一看,它是一项地缘外交规划,而实质上是一项涵盖甚广、立意深远的改革设计。其意义可与我国或主导、或参与其中的金砖国家机制、20国集团、上合组织,还有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比肩。中国早就承诺和平崛起,绝不称霸。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国力快速增强,对所有国家,包括周边国家,绝不是威胁,而是机遇。中国对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广大发展中国家奉行“亲、诚、惠、容”的政策,追求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繁荣。事实上,自一带一路构想出台以来,我国同许多国家就贸易、能源、投资、技术合作及文化、教育合作达成了数以百计的协议,而且前来商谈的政府官员和企业家络绎不绝。有人把一带一路建设比作20世纪六七十年前,二战以后美国在西欧推行的马歇尔计划,其实二者异多同少,不宜相提并论。平心而论,马歇尔计划对西欧各国医治二战的战争创伤、走出经济困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施援国的目的是稳定资本主义阵营,充实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实力,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而一带一路则是为了在帮助、带动、促进各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提高的同时,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增强各国经济体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可以说从始至终是在围绕和平、发展这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做文章。
  查阅各类媒体,世界各国对一带一路好评如潮,应者云集。我们的近邻蒙古国领导人表示要搭上这列快车,抓住机遇、助推蒙古国的发展;马来西亚一位高官表示“期待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他说,周边邻国普遍希望中国能促进本区域和谐稳定、进而通过一带一路等多边框架推动本区域的全方位发展。他赞同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所说的:“以开放的主动方能赢得发展的主动”;哈萨克斯坦学者认为一带一路是巨大而包容的平台,他倡议向所有国家开放,将近50个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表示有意愿加入这个项目。中国要在一个多极世界中扮演重要角色,追求互利共赢以及整个国际社会的进步;一向与我国暗中较劲的印度,看到缅甸、孟加拉国、巴基斯坦、阿富汗、斯里兰卡、马尔代夫、毛里求斯、塞舌尔等众多国家争先恐后决定纳入海上丝绸之路计划,也生怕失去这宝贵的机遇,最近印度主流媒体呼吁新德里应加入“丝绸交响乐”;远在大洋彼岸的拉美国家也愿意成为新丝绸之路的“驿站”。翻开我国的改革开放史,还没有哪项开放举措和改革规划能得到如此广泛、迅速的响应以及由衷的赞颂。这是对中华古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前无古人的外交大智慧。
        二、草原丝路是内蒙古发展定位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区于“十二五”初期制定了“8337发展思路”。其中“八个发展定位”包括“建成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经济带”。这与顶层设计的一带一路可以说不谋而合,这也就是草原丝绸之路的基础和核心。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速度较快、活力较强的省区之一,内蒙古也要加入陕——甘——新西线丝路、沿海各省海上丝路的物流、财流、信息流,但主要是经营正北方向,以蒙古、俄罗斯、哈萨克为对象国,一直延伸至欧洲大陆的交流活动。同时,我区的二连浩特、满洲里等边境口岸也在为我国北方各省区提供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的通道和前沿阵地。我区与蒙古国边界线达4710公里。我国通往西部,北部邻国的3条铁路,有2条在内蒙古。我区建设发展草原丝路,不仅拥有区位优势,还有历史、文化的贴近性和资源、经济的互补性。一方面,可以利用这种贴近性、互补性,在已有边境贸易的基础上,迅速扩大商品、技术、文化交流,增加对蒙、俄投资,并不断开拓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我区基础设施、向北交往平台的优势、为中西部各省特别是山西、陕西、河北、宁夏及东北三省提供便捷的通道,系统的经验与丰富而新鲜的信息。历史上,山西是中原农耕文明与草原游牧文化的交汇之地,闻名中外的晋商不仅最早开拓了西线的丝绸之路,而且以其独创性的行商驼队出雁门关、经内蒙古草原,不远数千里,打通了与蒙古国、俄罗斯的跨国贸易。十八、十九世纪,一度相当热络而繁盛。如今,交通条件已今非昔比,公路、铁路、航空取代了马帮驼队;经济、科技发展水平日新月异,全球经济正以极快的速度实现一体化,作为近邻的中蒙、中俄当然有着极其广阔的交流、合作的空间。草原丝路必将日益宽广而通畅。就草原丝路上内蒙古与蒙古国交流合作这一板块而言,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和可能,必将在不久的将来改变小打小闹的边境贸易、自然资源即一产产品的互通有无和少量的共同开发项目这个现状,而上升为涵盖商品、服务、技术、管理、人员、文化、教育等立体的、全方位的合作互动。据介绍,到2014年底,在蒙古国的外商投资企业有5287家,我国是仅次于荷兰的三大投资国之一。作为一个幅员达150多万平方公里,资源富集、人民勤劳智慧的国度,蒙古国正在融入国际社会、走向现代化。但她现在显然还处于开发、发展、振兴的初期,这对蒙古国自身及周边国家,特别是共同边界漫长、从古到今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中国来说,也是难得的机遇。我国、我区在对蒙、对俄出口、投资、开展各方面交流合作上,有着突出的优势和有利条件。草原丝绸之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状态将很快呈现在世人面前。
          三、鄂尔多斯,只要抓住机遇,必将大有作为
          十五年前,我区著名学者、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专家郝诚之发表《西部大开发不能没有内蒙古》一文,从多个侧面论述了内蒙古自治区属于西部,应当享受西部大开发各项政策。基于相似的理由,笔者认为,鄂尔多斯必须成为草原丝绸之路建设发展的积极参与者、践行者、推动者,而决不应当坐失良机,无所作为,或者消极观望,贻误战机。
  新丝绸之路,即构建一带一路的战略思想提出之后,国外反响强烈,国内各地更是争先恐后地要搭乘这一高速列车或是越洋船队。广州、潮州、泉州、杭州,都高调宣传自己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并做出相应规划,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大显身手。同我区地域相连、情况接近、同属我国西部的陕西省,2014年其省长在向省人代会做政府工作报告时,以很大篇幅讲述了志存高远、雄心勃勃的规划和期望。不仅认定陕西省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而且要着力打造通江达海的立体交通枢纽,探索内陆地区自由贸易新模式,统筹推进结构优化与外向型经济发展,不断深化同沿线国家的文化教育交流,有效提升经济社会承载能力,精心搭建务实互利的合作平台。由陕西省向西,甘肃决心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黄金段,新疆更进一步,要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同这几个省区相比,我们内蒙古有着相同的区位优势;而就草原丝路而言,更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鄂尔多斯占据内蒙古西部呼包鄂金三角的重要一角、晋、陕、蒙能源基地的核心地段,位于我国西部的前哨和与中部、东部的结合部,是全区改革开放、发展建设的排头兵。纵观鄂尔多斯的改革开放轨迹和发展现状,多项现实需求、强烈的发展愿望构成了参与草原丝绸之路建设的内在动力,而找不出一条可以无动于衷、置身事外的理由。
        首先,这是鄂尔多斯转型发展的需要。经过30多年改革发展,鄂尔多斯已形成以二产为重心的现代产业体系,积累了一定的财力和技术力量,培育出小有规模的产业大军和技术、管理队伍。综合衡量,处在工业化的中后期。其特点是急于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层次、增加对外的交流与合作。草原丝路建设,正是满足这些需求的天赐良机。迄今为止,我市有实力的企业虽然先后实现了“走出去”,但多是走向国内、境内的一些地方,跨越国界的仍属凤毛麟角,应当及早改变这种自我封闭的状态。在对蒙贸易、投资方面,我市的中兴特汽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为我市、我区产业界树立了一个外向发展的样板。预计未来几年、十几年之内,这种涉外经济将会有一个长足的发展进步。
        其次,这是鄂尔多斯扬长避短的需要。一直以来,鄂尔多斯的发展走着以自然资源为依托,以投资为主要动力的模式。投资、消费、出口是驱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三驾马车”,但迄今为止,拉动鄂尔多斯经济之车的,不是三匹实力相当的马,而是一头大象,一匹马和一只羊。投资的作用巨大而稳定;消费的拉动不太给力,近几年则呈现保守、萎缩的趋势;出口外贸在GDP里的占比只有不到百分之一,显得极为苍白无力,无足轻重。是鄂尔多斯经济体这只“木桶”上最短的短板。参与草原丝路,让产品、资金、技术、人员、文化走出去,能使短板大幅增高,改善整个经济结构和运行状态,从而逐渐弥补鄂尔多斯同沿海、内地相比“外向型经济”严重不足的差距。
        第三,共享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经验与成果的需要。鄂尔多斯同蒙古国及俄罗斯部分地区的地貌、气候、植被状况有很多相似之处,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各有长短优缺,可以优势互补,相互借鉴,而这对经济社会长久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第四,文化的交流合作,天地广阔。民族的、地缘的文化交流,可以超越国界,冲破意识形态的阻隔,成为拉近心理距离、密切经贸、科技与人员往来的巨大力量。鄂尔多斯是蒙古族民族传统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方之一。成吉思汗祭祀由达尔扈特蒙古人世代传承,已有将近800年的历史。近年由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担纲开展的成吉思汗文化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赋予成吉思汗思想、精神以崭新的时代意义,已经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文化品牌。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同蒙古国、同俄罗斯一些地区开展友好交流的纽带。蒙古国的文学、艺术也闪耀着道德、智慧的光辉,彼此吸收、借鉴,能够丰富、优化各自的文化宝库,为彼此交流及各自的文明发展提供道德基础和科学支撑。
        对蒙俄开放,切实做好草原丝路的交流,做到互联互通,互利互惠,要通过调查研究,举办论坛、研讨,搞清楚彼此的发展阶段,现实与长远的需求以及心理特点、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有规划、有步骤地开展。就鄂尔多斯而言,经贸当然是重心,而文化是不可或缺的先导和护航者。要坚持协商、平等、尊重,力避以施惠者自居,以主观臆断行事和急功近利的做法。
        鄂尔多斯一定能以30多年改革开放的大手笔、大智慧、大动作投入草原丝路建设发展之中,方便他人,提升自我,迈向新的辉煌!

        作者: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

责任编辑:潘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