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动态 地方学研究 著作索引 鄂尔多斯学研 专家索引 学术研究 照片库 影视库 关于我们

鄂尔多斯学研究刊物

旗下栏目: 《鄂尔多斯大辞典 《概论》 《成吉思汗文化丛 学术著作 鄂尔多斯学研究刊物 报纸 最新成果pdf格式

活态·非遗·旅游:民族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发展新思路——苏泊罕活

来源:《鄂尔多斯学研究专刊》2014年第 作者:杨 勇 人气: 发布时间:2015-02-11
摘要:2014年8月2日,苏泊罕游牧文化活态博物馆、鄂尔多斯非遗传承保护示范基地,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苏泊罕大草原旅游景区正式揭牌。苏泊罕开启了中国首家游牧文化活态博物馆、内蒙古首个非遗传承保护示范基地的大幕,围绕这样一个民族文化遗产向文化旅游产业转化的

 

  2014年8月2日,苏泊罕游牧文化活态博物馆、鄂尔多斯非遗传承保护示范基地,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苏泊罕大草原旅游景区正式揭牌。苏泊罕开启了中国首家游牧文化活态博物馆、内蒙古首个非遗传承保护示范基地的大幕,围绕这样一个民族文化遗产向文化旅游产业转化的典型案例,本文尝试为各位专家学者做一专题介绍,恳请指正。

  一、  苏泊罕活态博物馆和非遗传承保护示范基地

  (一)苏泊罕游牧文化活态博物馆

  苏泊罕游牧文化活态博物馆,是经市政府和市文化局批复,鄂尔多斯博物馆与内蒙古东联旅游集团联合在苏泊罕大草原旅游景区设立的鄂尔多斯博物馆分馆。

  苏泊罕游牧文化活态博物馆,以苏泊罕大草原保存完整的游牧草原文化为主题,以伊克昭盟352年的历史文化为背景,以游牧休闲文化与草原休闲度假体验旅游完美演绎为亮点,旨在打造中国首家游牧文化活态博物馆,打造内蒙古最富激情浪漫的游牧草原文化旅游景区。

  苏泊罕游牧文化活态博物馆,将旅游娱乐与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有效结合,相得益彰;使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和自然生态环境得到整体合理的、长远原真的保护;使传统的博物馆馆藏文物陈列走向广袤的原生地活态式体验;将生动真实的游牧文化信息与沉寂无语的馆藏文物瑰宝融为一体,让游客在旅游休闲、娱乐体验、尽赏美景的同时感受魅力文化、感知民族风情。

  鄂尔多斯博物馆分馆·苏泊罕游牧文化活态博物馆,是政府创导,文博部门与非公企业联合,传承保护与合理利用并举的创新之道,是鄂尔多斯市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

  (二)鄂尔多斯非物质文化传承保护示范基地

  鄂尔多斯市非遗示范基地,是市非遗传承保护中心与内蒙古东联旅游集团联合在苏泊罕旅游景区设立的示范基地,旨在通过合理利用苏泊罕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有效激发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潜在活力,进而创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原乡实景保护传承。

  鄂尔多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示范基地,以苏泊罕大草原为依托,以草原旅游四大功能区为主体,对具有鄂尔多斯地域特色和草原游牧文化特点的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实景体验、活态展示等形式,突出鄂尔多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保护和历史传承,从而创建政府与企业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互补的新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示范基地。

  (三)活态、非遗、旅游三者职责和利益

  ——鄂尔多斯博物馆:作为政府博物馆提供强大的业务后盾,提供博物馆观念、宣传、业务、技术、人才、文物、物质、场地等支持。博物馆获得业务领域拓展、学术研究和成果延伸,民族文物工作创新性地走在全国的前列,文博事业在理论与实践互动中发展、人才队伍快速培养和成长,“活态博物馆”的创新之举将成为国内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全新品牌。

  ——鄂尔多斯市非遗中心:国有非遗机构做政府和业务后盾,提供非遗传承观念、宣传、业务、技术、人力、名录、传承人、物质、资金、场地等支持。非遗中心获得首家示范基地唯一性品牌、非遗传承保护产业化的发展、学术研究和成果的延伸、非遗传承工作创新性地走在全国的前列、人力培养和队伍强大、成为非遗传承示范基地的旗帜和学习的榜样。

  ——苏泊罕旅游景区:市场化实践平台,提供非遗传承式活态博物馆理论构建和实践活动基地、文化资源向旅游项目转化的市场化渠道、文化事业向文化产业延伸的阵地、整合非遗传承、活态博物馆、地区民族文化资源与文化旅游市场的平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的示范区域、传统民族文化的旅游休闲体验胜地、非遗示范基地与活态博物馆实验场。

  二、 苏泊罕游牧文化旅游景区的文化资源与旅游项目

  (一)旅游景区概况

  苏泊罕大草原坐落在美丽的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总面积达156平方公里,距成吉思汗陵50多公里。苏泊罕大草原旅游景区,是内蒙古最富游牧草原文化特色的旅游景区,中国西部最具游牧激情浪漫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坐落于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西部美丽的苏泊罕草原。苏泊罕大草原旅游景区是内蒙古东联旅游集团开发建设的鄂尔多斯最大的草原旅游景区,2010年规划筹备,2011年全面建设,2012年5月18日正式投入运营。目前已完成投资2.3亿元。是内蒙古最富游牧文化特色的旅游景区。

  (二)民族文化资源

  苏泊罕大草原,是鄂尔多斯保留最为完整的原生态游牧草原,以游牧文化为世人著称,以四大类型草原综合特征为美丽景观,至今仍然留存有较为完整而鲜活的成吉思汗时代以来各个不同时期游牧民族文化和原住民的原生态生活。其中诸如13世纪的文化礼俗、蒙古汗国遗存的宫廷歌舞、与成吉思汗陵相呼应的祭祀现象、明清两代鄂尔多斯部落文化的核心区域、藏传佛教从青藏高原至蒙古高原与明清帝城的重要休养驿站、伊克昭盟历史的保留地。无论是从文化,还是从旅游的角度,都是极其珍稀的资源和优势。

       (三)旅游景区项目

        苏泊罕游牧大草原旅游景区,以13世纪游牧草原文化为背景,以伊克昭盟352年历史为记忆,以激情苏泊罕,浪漫大草原为主题,以游牧集镇和草原爱情为突破点,形成七旗会盟区、游牧时代区、信仰崇拜区、那达慕娱乐区四大旅游区域,集畅游草原、激情娱乐、实景演艺、穹庐住宿、游牧大餐、马背纵情、牧人养生、草原狂夜、民俗艺术等功能于一体,真实再现传统“骑蒙古马、住蒙古包、吃蒙古餐”的生动场景,构建999座激情草原玫瑰毡房,展示马背民族古老而原始的游牧文化与原生态技艺,倾力绘制鄂尔多斯婚礼浪漫演艺的实景图画,盛大推出伊克昭七旗会盟庆典震撼人心的史诗乐章,打造中国最大的苏泊罕大草原游牧体验旅游品牌。

        苏泊罕大草原定位为游牧草原文化活态博物馆,以伊克昭盟史话为文化记忆,以四大类草原特征为生态背景,以“激情苏泊罕 浪漫大草原”为旅游主题,以游牧生活和草原爱情为文化旅游品牌,真实再现传统的“骑蒙古马、住蒙古包、吃蒙古餐” 活态形式;搭建999座浪漫的草原玫瑰毡房,展示13世纪马背民族原始游牧文化、民俗艺术以及原生态技艺;再现伊克昭盟七旗会盟的盛景以及原始、辽阔、壮美的意境;将苏泊罕大草原旅游景区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大、最美、最壮丽的蒙古包博览园、全国最大的游牧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园、内蒙古最大的草原爱情主题旅游景区。

        三、    以活态和非遗方式让文化之魂附体旅游

      (一)苏泊罕活态博物馆和非遗示范基地的定位

        苏泊罕游牧文化活态博物馆和鄂尔多斯非遗传承保护示范基地是全国首个以游牧草原文化为主题,活态化展示、标准化流程、示范性传承民族民俗文化的活态博物馆式非遗传承保护示范旅游景区。

        “活态博物馆”概念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就是将文化按照博物馆基本要求,在特定的环境范围平台上实现活态展示、体验,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苏泊罕游牧文化活态博物馆首创并实践“活态博物馆”的概念,它以游牧草原文化为主题,以苏泊罕大草原旅游景区为展览平台,以自然景观、人文环境、民众生活、民俗风情、民间艺术、旅游活动等历史和民族文化遗存,以活态展示、体验的方式,在旅游平台上实现生活化、常态化、产业化,实现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和体验旅游的升级。

        非遗示范基地,示范作用是关键,所以,第一,要有非遗项目展示;第二,要有示范基地自己认定的非遗传承名录和传承人;第三,要有适合鄂尔多斯的非遗传承标准,第四,要有完整的操作流程;第五,要有永续性、常态化、产业化的实践平台;

       (二)活态、非遗、旅游三位一体的融合

        建立活态博物馆式非遗示范旅游景区,实现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基本要求是,第一,提出共性概念:活态博物馆、非遗示范基地是一个全新的概念,需要予以准确阐述;第二,实现有机互动:以鄂尔多斯博物馆为基础,选择历史和民族文化资源厚重的苏泊罕大草原为平台,以东联旅游集团投资的苏泊罕旅游景区为对象,为广大游客提供游牧文化特色的休闲度假、体验旅游的大舞台。第三,文化资源转化:必须将苏泊罕大草原的文化资源转化成为生活化、常态化、产业化的旅游产品,包括伊克昭七旗会盟、明清时期藏传佛教领袖休礼佛圣地、成吉思汗苏勒德出巡集散中心、古老的游牧宫廷文化聚集传承地。第四,联合品牌宣传:以国内首家提出活态博物馆的概念为首要品牌,大力开展苏泊罕游牧文化活态博物馆、非遗传承保护示范基地、苏泊罕游牧文化旅游品牌宣传。

       (三)活态与非遗让旅游附有文化之魂的方式

        建立活态博物馆与非遗示范基地的重点是从理论到实践、从传统到现代、从事业到产业、从文化到旅游的转化。最重要的步骤是,第一步,摸清家底,做田野调查,进行数字统计和分析,提供可靠的调查报告;第二步,完成示范基地本区域内非遗名录和传承人认定;第三步,制定适合鄂尔多斯的活态博物馆与非遗传承标准化操作流程;第四步,选择适合旅游产业发展和苏泊罕旅游景区开发利用的非遗项目,运用活态博物馆的理念,转化成为旅游项目,面对游客市场化展示在旅游景区,实现旅游景区有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和体验旅游的产业升级。

        四、 民族文化遗产产业发展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苏泊罕大草原旅游景区的开发,对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首先通过景区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善,修建了旅游专线,改造了供电、供水、通讯系统。其次,当地政府正在规划建设牧民生活移民区,与富民强镇工作结合起来,与游牧文化旅游结合起来。再次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地区综合实力提升结合起来,使地区影响力和知名度迅速提升。

        苏泊罕大草原旅游景区的建设,对游牧草原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传承和弘扬作用。苏泊罕大草原旅游景区挖掘古老的游牧草原文化、鄂尔多斯受成吉思汗文化影响的民俗礼仪文化、伊克昭七旗会盟历史文化、藏传佛教在蒙古高原传播大通道上重要节点的历史文化。通过深入挖掘整理和研究分析,策划制定出苏泊罕文化旅游方案,经过三年的景区旅游经营实践,而在这一过程中有效地保护传承了游牧草原文化,特别是以旅游的形式实现了活态保护的重要作用。

        苏泊罕大草原旅游景区规划建设,对改善和恢复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草原生态失衡是当前普遍面临的严重问题,对此,各级政府大多采用了生态移民,改善环境的政策。苏泊罕大草原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既积极配合生态移民政策,又努力保障当地生态环境得到极大的恢复和改善,同时,通过旅游就业的机会,减轻草原养牧数量大的压力,既提高了农牧民的实际收入,又使生态环境保护出现质的变化,苏泊罕的草原风光也正在越来越绚丽多彩,格外迷人。

        苏泊罕大草原旅游景区的建设,带动了鄂尔多斯文化产业的进一步提升改造。伊金霍洛旗是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然而,苏泊罕地处偏僻,一直是文化产业贫乏地区,自东联集团投资游牧草原旅游景区以来,文化产业综合实力迅速提升,文化产业对地区的带动作用和贡献率显著提高,文化产业在旗市两级政府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凸显,特别是苏泊罕大草原旅游景区填补了鄂尔多斯大型草原旅游的空白,完善了鄂尔多斯天骄圣地、游牧草原、民族风情、大漠风光的旅游链条,极大地提升了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和旅游景区的品牌地位。 

        五、    活态·非遗·旅游一体化发展的美丽愿景

        第一,实现旅游景区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体验旅游的转型升级;实现政企牧客联合共赢的全新局面;实现有效传承永续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示范作用。

        第二,建设中国首家游牧文化旅游小镇;创立游牧文化特色国际化旅游商品基地;建立一座游牧文化传承保护性质的国际大学和研究所。

        第三,全力打造苏泊罕游牧文化活态博物馆式非遗示范旅游景区品牌,打造苏泊罕游牧文化活态博物馆品牌,打造苏泊罕游牧文化休闲度假、体验旅游主题旅游品牌。 

        苏泊罕大草原文化旅游,从游牧文化切入,非遗主题鲜明,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和体验旅游的转型升级入手,活态博物馆性质突出,致使活态博物馆、非遗传承保护与旅游产业三位一体,有效结合,将苏泊罕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资源,转化成为游客认可的旅游产品,形成良好的旅游市场,实现了全新的文化与旅游结合的产业模式,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研究模式,实现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结合的改革探索,实现了传统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与地区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相互促进,互动发展。

 

        作者:鄂尔多斯博物馆分馆·苏泊罕游牧文化活态博物馆馆长、鄂尔多斯博物馆研究馆员、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责任编辑:杨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