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动态 地方学研究 著作索引 鄂尔多斯学研 专家索引 学术研究 照片库 影视库 关于我们

鄂尔多斯学研究刊物

旗下栏目: 《鄂尔多斯大辞典 《概论》 《成吉思汗文化丛 学术著作 鄂尔多斯学研究刊物 报纸 最新成果pdf格式

论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以成吉思汗祭奠的旅游开

来源:《鄂尔多斯学研究专刊》2013年第 作者:色 音 高学博 人气: 发布时间:2013-10-28
摘要:原始时期,万物有灵观念成为各种信仰和崇拜的思想基


        原始时期,万物有灵观念成为各种信仰和崇拜的思想基础。除了崇拜天神之外,具体的则多表现为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动物崇拜、祖先崇拜等等。所崇拜的对象,有的是想象物,有的是实有的自然物、动植物,有的是人类的先祖和神话传说中的祖先。祖先崇拜常与仪礼结合,人们相信通过各种祭祀手段,祖先的灵魂可以保护他的族系,维护族内的团结和利益。祖先崇拜,在氏族社会末期已经出现,主要是崇拜氏族或部落的头领、酋长等共同的祖先或古史传说中的始祖神。在家庭分立之后,则崇拜与奉祀各自家庭、家族的祖先。家庭体制的确立 使祖先崇拜分化为许多小的个体,国家有宗庙,民间各有祖先堂,通过祭祖,强化族权的统治。
        在信仰民俗中,萨满教是一种具有原始宗教性的信仰,它曾盛行于我国北方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蒙古以至满族中,它是以万物有灵观念为基础的,并与狩猎、捕鱼经济的巫术活动相结合,它的发生发展和消亡与原始公社向阶级社会过渡的经济基础的变化息息相关。这种意识形态在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和新石器时代北方各部落中产生和变化着,它是母权制氏族公社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原始宗教。
        基于萨满教灵魂观念,起源于13世纪的古老神秘的成吉思汗祭奠,包含了成吉思汗祭奠祭文,祭词,赞颂词,祝福词,祝祷词,祭歌等。其意义主要是表达对成吉思汗、其夫人及成吉思汗子弟、功臣等的祭奠,通过赞颂他们的丰功伟绩,并希望他们赐予美好的生活。如果说,成吉思汗祭祀是成吉思汗陵的核心,那么成吉思汗祭祀上所诵读的祭词则是成吉思汗祭祀的核心,是成吉思汗祭祀文化形成的主体,也是成吉思汗祭祀代代相传的载体。①这些祭词都是以民间口头文学形式形成,是蒙古民族民间文化代表性的经典著作。这些著作的表现形式,符合蒙古民族的心理特点,是蒙古民族对历史伟人成吉思汗的内心情感的表达,其丰富的内容又代表了蒙古民族共同的精神境界。从而,成吉思汗祭文祭词,成为蒙古民族至高无上的精神源泉,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广泛流传于民间,为蒙古民族民俗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正因为这些传唱在民间口头上能够深刻表达民众对圣主成吉思汗情感的传唱形式的存在,成吉思汗陵才能够完整的保留下来,成吉思汗祭祀也才能很好的传承至今。
        从成吉思汗陵在几次形势复杂多变的战争中的辗转,及当地民众在几次复杂形势下的反应都已经突出了它的重要作用,成吉思汗精神对蒙古民族心理素质的形成产生的影响已经使成吉思汗陵成为全体蒙古人心中的圣地。成吉思汗陵在蒙古民族中的重要地位还体现在成吉思汗祭奠中,从大到十三年一次的龙年大祭到小到每一天的日祭,都是蒙古族的盛大节日。历史上的成吉思汗祭奠一直持续至今,虽然经历西迁十年的岁月及文革的中断,但是当地人的祭祀却从未终止,即使在文革的岁月里,当地民众也会偷偷进行祭祀圣祖成吉思汗的祭奠。每年一次的查干苏鲁克大祭是草原上一次空前的盛会,成吉思汗祭奠成为所有蒙古族齐聚祭拜成吉思汗的盛大节日。
        通过这些祭祀活动我们能看到数百年来蒙古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缩影,而“成吉思汗陵文化就是展现缩影的现存的唯一一面镜子”。②通过祭祀成吉思汗的活动,表达了“蒙古民族的一种寄托、希望和祈求的心理,最具民族个性”。③成吉思汗祭奠是蒙古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是蒙古民族传统信仰民俗的集中体现。
        成吉思汗陵有形民俗文化遗产构成了富有古老和现代蒙古族文化为一体的成吉思汗陵文化景观,祭祀活动和达尔扈特人作为活的文化载体,又使得成吉思汗陵成为一个富有生命活力的文化空间。这样就既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祭祀现象,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旅游景观。其中达尔扈特人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成吉思汗陵没有达尔扈特人就没有了祭祀文化,该旅游点缺少了达尔扈特人也就成为一个没有活力的静态的景观或博物馆了。旅游景观满足了游客参观游览的需求,祭祀活动在其中的举行,达尔扈特人在与游客的不断接触中不仅提升了“文化自觉”的意识,也在保持传统文化的同时满足了部分游客的深度旅游体验的需求,从而更好的调和了全球化背景下旅游业发展与传统文化保护的矛盾。
        董晓萍教授指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保护民俗是一个重要方面”。④民俗,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共同地域的人们每天都在创造和共同实践的文化,也是一个民族最具有根底性的基层文化。当下,在成吉思汗陵功能日益多元化的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在保护传统文化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利用现有资源发展民族旅游业是解决成吉思汗陵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之一。近些年,随着成吉思汗陵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作为整个蒙古族民俗文化核心的成吉思汗祭奠,既是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资源,其活态的祭祀文化及其活的文化载体的守陵人——达尔扈特人的生活文化,又是民俗文化资源中民间生活状态的活态展示,成吉思汗祭祀文化具有双重文化资源特征,是成吉思汗陵旅游业发展的核心资源。成吉思汗祭祀文化作为一种古老的祭祀文化,就是一种对过去的场景和情境的展示和传承,而这个过程中的人,作为一个文化载体成为一种活态的民俗文化资源。
        成吉思汗祭奠在历经数次迁徙和破坏后,最终依然能够完整的保留下来,而且能在现代化全球化背景下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这本身说明了这种文化的价值所在。成吉思汗祭祀文化,作为首批登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殿堂的信仰民俗,是整个成吉思汗陵的核心文化资源,而其中世代传承祭祀的达尔扈特群体则是成吉思汗祭祀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二者的结合不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祭祀现象,也形成一个完整的旅游景观,其中达尔扈特人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成吉思汗陵没有达尔扈特人就没有了祭祀文化,旅游缺少了达尔扈特人也就成为一个景观或是博物馆了。⑤
        在现代化背景下,成吉思汗陵面临功能日益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样功能多元化的趋势也使得成吉思汗陵活的守护人——达尔扈特人,这个活生生的现代人的现代化趋势加快,在这样的变迁趋势下,成吉思汗祭祀文化相应的也会发生新的变迁,让这些已经开始现代化的人去守护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祭祀文化恐怕是很难了。所以,现代的成吉思汗祭祀也不可避免的发生一些适应现代化的变迁,在这个过程中也面临成吉思汗陵作为一个人文景观被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开发的新趋势。从本世纪初开始,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从全市发展大局出发,实施以“大文化、大旅游、大运输”为突破口的发展三产和建设文化大市战略。并对成吉思汗陵的建设做出了一系列科学决策,提出了“抓住优势,大手笔构筑,加快开发建设步伐,把成吉思汗陵打造为世界级的文化旅游胜地”的宏伟目标。⑥随着成吉思汗陵旅游区的兴建即成吉思汗陵的保护、修缮、建设工程的相继竣工,整个成吉思汗陵的硬件规划工程顺利完成,一个崭新的现代化人文景观出现在了鄂尔多斯市的伊金霍洛大地,过去一度是布满宫帐的伊金霍洛大地被现代化新的建筑景观所取代,低矮的村落淹没在了富有蒙古风的现代化小区中。随着这些硬件设施的完善,与之配套的软实力“文化”还面临一个相对后置的缓慢发展期。但是,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矛盾。近些年,通过各方的努力,矛盾在不断地缓和,成吉思汗陵旅游业的发展不断地向前迈步。
        成吉思汗陵的核心文化——成吉思汗祭奠及传承和守护群体——达尔扈特人,成为整个成吉思汗陵文化的核心,受到国家的重视和保护。


参考文献
  ①旺楚格《成吉思汗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第274页
  ②马翼《成吉思汗陵文化价值论》,《成吉思汗研究》,2008年第1期。第41页
  ③陈育宁《再说鄂尔多斯学》,《鄂尔多斯研究》,2004年第4期,第21页
  ④董晓萍《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评估》,《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⑤被访谈者:杨·巴雅尔,男,蒙古族,内蒙古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授。访谈地点:内蒙古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办公室。访谈时间:2009年4月22日。访谈者:高学博
  ⑥祁·毕西日勒图主编《成吉思汗陵景区简介》,成吉思汗陵旅游区管委会编印,2008,第15页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色 音 高学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