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动态 地方学研究 著作索引 鄂尔多斯学研 专家索引 学术研究 照片库 影视库 关于我们

鄂尔多斯学研究刊物

旗下栏目: 《鄂尔多斯大辞典 《概论》 《成吉思汗文化丛 学术著作 鄂尔多斯学研究刊物 报纸 最新成果pdf格式

围绕文化的认知和议论

来源:《鄂尔多斯学研究》专刊2013年第 作者:潘 洁 人气: 发布时间:2013-07-16
摘要:一、一般性解读 迄今为止,关于文化的定义,正规的、入流的,就有二百多种。有人认为,人类从古至今所创造的物质的和精神的财富的总和,就是文化。这太宽泛了。按照这个定义,似乎一切都是文化,文化就是一切,文化可以等同于世界和宇宙。这不太科学。实际上

        一、一般性解读
        迄今为止,关于文化的定义,正规的、入流的,就有二百多种。有人认为,人类从古至今所创造的物质的和精神的财富的总和,就是文化。这太宽泛了。按照这个定义,似乎一切都是文化,文化就是一切,文化可以等同于世界和宇宙。这不太科学。实际上,有人才有文化,人是文化的载体。即使在地球上,也只有人的形体、足迹、声气所及的地方才有文化。人们注意到,十八大的理论框架,是五位一体,文化居中。中国人的思维惯性,居中就是中道,就是核心。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也是服务于、造福于人类的。文化属于精神层面,所以它与物质相比,更有活力,更为久远。古往今来,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大都消耗了,磨灭了;只有文化传承并发展了下来。所以文化应被视为第一财富,它比自然资源、物质财富、政治体制、军事架构有着更为恒久的力量。我们党、我们国家从战争年代到新中国建立后,始终把文化建设摆在十分重要的地位。1949年,政务院之下,就设立了文化部。到现在,60多年,从未间断和改变,是同外交、国防、财政、民政等部一样,从未裁撤、归并的少数几个部委之一。或许有人会说,从前只注重生产,即使改革开放以来,也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什么如今一下子把文化抬得这样高?事出有因,绝非偶然。假如人民生活连温饱都达不到,哪有力量去求学上进,参与文化娱乐活动?同理,经济发展了,物质充裕了,人们会自然而然地去追求高品位的精神生活,而更高水平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更是离不开先进文化的支撑、引导和推动。世界走到今天,已经以高度发达的科学文化和空前繁荣的经济产业互为经纬,把个偌大的地球“网”成一个视听瞬时可及的村落。文化渗透于所有的地域、物品、人心之中,展示着点、线、块、网等多种形状,发挥着联结、黏合、催化、分解、聚合、启示、净化、萃取、吸附、降解等等显著而神奇的功效。文化无所不在,你要把它分类,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大的格局说,各个国家、地区、民族、宗教,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有人还从历史演进及战略态势上将之归纳为东方文化、西方文化。按存在形态分,有理论文化、政治文化、商业文化、社会文化、国防文化、军事文化、群众文化、生态文化、民俗文化以及语言、文学、艺术、形体、建筑、饮食、服饰等等。一个古国,如荆楚、齐鲁、河洛、燕赵,都可以构成一个文化;一位名人,如炎帝、黄帝、老子、庄子、孔子、成吉思汗、王昭君都被后人加上文化的桂冠;一个名胜古迹,如泰山、长城、敦煌、阿尔寨,都成了文化符号;一种产品,如酒、竹、茶、马、花卉,纷纷要求上升为文化。烟没有形成“烟文化”。大概是负面形象较为突出。毒品就更不用说了。总体上,文化有如一株高大无比、冠盖如云的大树。而上述种种分门别类的文化,中、小、微型的文化则如同这株大树的枝叶,也像市场上的产品种类,是难以精确统计其具体数目的。
        当代文化,已完全不同于从前干部职工履历表中的“文化程度”,那只能称之为“学历”。学历与文化素养,不一定在同一个水准线上。文化包涵全部的人文要素。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人群的集体性格、知识积存、精神形态、道德传承和价值取向。一个不注重文化建设的国家、地区,是没有希望和前途的。
        二、民族文化——世界文化
        从哲学角度讲,这是个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所以文化学者常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乍听起来,不大好理解:世界上有成千上万个民族,其所创造的文化,都能成为“世界的”吗?认真思考,还真有道理。世界文化好比一座巨大的“万花园”,色彩纷呈,姹紫嫣红,芳香四溢,美不胜收。各个区位、各种门类、各样风格的花朵聚合在一起,争奇斗妍、相得益彰,既显示个性也融合共性。万花园之所以完美,是因为它拒绝单调、包容特性。倘若有人企图以一二种自认为优越的花种取代其余,那注定要失败。将千万种鲜花驱离原来的土壤,人为地加以堆砌、混合、破碎、加工,不管出于什么动机,那结果肯定是文化的大破坏、大灾难。以生物为主体的自然界,由人类主导的人文社会,都遵奉着生存竞争、优胜劣汰的法则。各国之间,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碰撞,其本质就在这里。
        中华文化是世界文苑里枝繁叶茂、活力充沛的植株。几千年来,它扎根华夏沃土,由众多优秀儿女培植抚育,长成冠盖如云、顶天立地的大树。近几十年来,吸收改革开放的阳光雨露,经受时代的风云洗礼,使它更加生机蓬勃,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吹遍全球的“中国风”,遍布数十个国家的孔子学院都足以说明,中华文化在当今世界的文明、文化殿堂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中华文化有着几千年的传承性,与全球各种文化和谐相处的包容性,以及面向世界的开放性和发散性。作为东方文化的显赫成员,中华文化本身也是个内涵极为丰富的大系。56个民族在祖国大家庭里共处共荣,为实现“中国梦”而贡献着力量和智慧,不断繁荣、创新我们自己的文化。一年一度的央视“春晚”形象而集中地展现着中华大家庭的丰富、和谐和美好。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象我国这样,精心呵护着、培育着各民族的文化之花,保持着中华文化的民本性、鲜活性、包容性、多样性和连通性。孕育于二千多年前的儒家思想、道家教义,分别主张民为贵、君为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同当代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高度契合。一部《论语》、一本《道德经》,经过历史沉浮,至今闪耀着思想光芒和文化韵律。放眼外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在创造了古代的辉煌之后,沉寂了许多世纪,而到了二十世纪末期,特别是进入新千年以来,又都奇迹般地复苏,成为地区或者全球的热点和焦点。究其根源,是文化在“作怪”。没有这些古老文化的传承和影响,世界很难发展到今天的模样。多种文化之间,也同经济一样,有相互竞争,优胜劣汰,但更多的是彼此包容、借鉴、吸收、升华。从古至今的移民、贸易、外交及至战争都有力地促进着文化交流。文化以人为载体,人与人接触交往,必然伴随着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文化以语言文字为容器,延伸到书籍、电脑、音像资料。因而即使一群人、一个民族消失了,仍然可以从文字、文物遗存里,发掘其文化的碎片,拼凑出当年的文化原貌。文化真是个奇而又奇的存在,它没有固定的形状,却无处不在;它渗透于人的衣食住行、运动娱乐、对外交往的方方面面。一个人是一滴水,能映衬出一汪水的模样,一个民族是一条溪流、一座湖泊,而世界文化是大海。大海是由无数的江河湖水汇聚而成的。
        三、最本质的特征
        也可以称之为底色、本性或精神骨架。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称之为“最终目标”。在这里,文化不是中性的、应冠以主流的、成功的或优秀的形容词。从而与假的、恶的、丑的所谓“文化”撇清关系。人体可能生出痈疽,社会也会产生毒瘤。诸如毒品、邪教、恐怖主义,能让它们作为文化登堂入室吗?显然不能。支撑人类从远古走到今天并借以寻求美好未来的文化,可以用千言万语来表述,能够写出许多本厚厚的论著。事实上,各国的专家、研究工作所撰写、出版的这方面的书籍早已汗牛充栋。而余秋雨在新近出版的《何谓文化》一本中,将之概括、提炼为三个字:爱、善良。这肯定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又由繁到简的漫长过程。此言一出,立即得到广大专业人员的共鸣和认同。
        爱,是人类共有的感情。包括爱人、爱国、爱乡、爱生活、爱自然界、爱世上一切美好的东西。我国传统思想中的仁、义、礼、智、孝、悌、忠、信、现代理念中的感恩、和谐、以人为本,都是以爱为精神基础的。这是人性中最厚重的基因。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爱,生产发展、生活提高、社会进步、文化繁荣,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且人类本身很可能早已在重大灾害、残酷战争中毁灭了。小到家庭亲情,大到对事业、国家的献身,都是民族繁衍生息的不竭动力。封建君王,为了他的长治久安,也要给“子民”以保护和体恤;资产阶级在登上政治舞台之前,就喊出了“博爱、平等、自由”的口号;到了近现代,不管你是什么政体,都不能不尊重民意、关注民生。人而无爱,不知其可。丧失理智、精神错乱者、爱心爱意也会减弱和消失,像挪威的冷血杀手,美国的校园枪击案制造者,中东一些地区的恐怖主义者,有如文化水流里偶尔泛起的气泡,早晚会自生自灭的。
        善良与爱紧密相连,是爱的基本材料。“人之初,性本善”是我国古老的“真经”。人之有恶,有恶习、恶行,是恶劣环境里浸泡、腐蚀的结果,或者是恶人引导,教唆的结果。世界上广泛流传的宗教,都是向善、劝善的。所以雨果说:“善良是精神世界的太阳”。没有人的善良,不会有今日的国家、社会,人类可能还生活在原始部落里,过着群居杂交、弱肉强食的日子。那么,今日世界何以充满恐怖、欺骗、尔虞我诈,国与国之间依然不乏威胁、杀戮和勾心斗角呢?我认为,这中间存在交流不畅和智力缺失。贸易界、外交界的人们,脱不开利益的窠臼、小爱、中爱(例如“国家利益”)的束缚,以及文化素养的局限。再过若干年,子孙后代一定会变得更聪明,树起大爱,冲破当今尚存的负面的机制、规则、观念和认知,创造一个和风宜人、无限美好的新世界。正如歌德所预言的:“人类凭着聪明,划出了一条条界限,最后用爱,把它们全部推倒”。
        显然,歌德所说的“聪明”,不是大聪明,而他所指的爱,却是无疆的大爱……
        四、文化与经济
        有关经济与文化之间关系的议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真个是剪不断,理还乱,总也得不出万众认可的权威结论。就拿经济与文化何者在先、何者为后的争论来说,也是由来已久,如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怪题一样,谁也说不服谁。依我之见,这两个东西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生共存,无法分割的,谁都不能离开对方而单独存在。在原始部落里,大家一起狩猎,共同耕作、获取衣食之源,那显然是经济;与之同时,人与人之间用语言(先是肢体语言)交流,获得的特质资料众人共享,实行不分男女老少的群婚制,那不就是文化吗?在人的身上,无一例外,都存在物质、精神两个层面,作为骨肉之躯的人,要参加生产劳动,创造物质财富,然后去消费、享用,这属于经济活动,而在这个过程中,他要运用从前人那里继承下来的生产经验、劳动技能,还要处理与他人之间的许多关系,包括享有在群体中的权利,履行必须分担的义务,这些又都超出了经济的范畴,必须纳入“文化”这个抽象的概念里。人在进行这些自然而然的行为和活动时,没有谁会刻意区分哪些是经济、哪些是文化。学者所说的“文化是人类迄今为止所创造的物质的、精神的财富的总和”。这一概括多少有些“委屈”了经济,把它包含在文化这个大容器里面了。细想经济也能涵盖直至决定文化:把文化比作人的心(脑、智),它可以海涵一切,包括世间万物,但它仍存于人的躯身里。所以没有必要去争执经济文化哪个更大,更有决定意义。欧洲文艺复兴催生了产业革命,而经济的发展繁荣又孕育了群星璀璨,异彩纷呈的现代文学艺术、科学技术、道德观念。
        把镜头拉近,说我们鄂尔多斯。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培育了以“鄂尔多斯”冠名的经济现象、文化现象、生态现象。经济工作者说,是经济发展在先,它带动了文化兴盛;而社科界、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指出,鄂尔多斯自古以来人杰地灵,文化厚重,离开这些条件,不可能产生鄂尔多斯模式。有人说,鄂尔多斯崛起,全凭了地下资源。这话显然片面。自然资源丰富的地方,远不止鄂尔多斯,而惟独鄂尔多斯等几个城市进入了全国仅有的5家科学发展典型地区的行列,这难道不是雄辩地说明,“模式”来源于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相互作用,相映生辉吗?而人文资源包括领导的规划、运筹,群众的智慧与创造,一句话:文化。没有文化的力量,大概至今资源还在那里沉睡,而人群依然是坐在金山上讨饭吃。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经济是基础,文化属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上层建筑又会给经济基础以反作用力。好比一个植株,经济是根与干,文化是叶与花。似乎前者可以单独存在,而后者必须附着于前者的躯身之上。另一种比喻是,一座建筑物,经济是地基,文化是它上面的多层房屋,后者虽不能离开前者而单独存在(所谓“空中楼阁”),但后者较之前者有更大、更直接的使用价值。这两种比喻,似乎又陷入了“孰轻孰重”的陷阱之中。时下最通行的说法是:车之两轮,鸟之双翼。我觉得这又把个经济与文化置于完全对等、毫无区别的状态,颇不符合人们的观感。其实二者的形态、地位、作用还是有着很大区别的。譬如在“饮食”这一组合体中,假使经济是饭,文化是菜,那么抛开主(食)、副(食)的轻重不同的意味,还是颇能显现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的。人不吃饭,营养难以为继。而光有饭(粮食)不仅味道单调、养分也不完整。有时饭与菜很难严格区分,像饺子、包子、合子、比萨饼等。就更是把两种东西直接地“搅和”到一块儿了,吃的时候,“经济”与“文化”相率进肚子。吃的过程本身,也是文化:饮食文化。经济遍地都有,文化俯拾皆是。人类社会越向前发展,这类彼此交叉、相互渗透的情形就会越多。饭和菜的比方,说“同”多,言“异”少,仍不贴切完美。那么,究竟怎样表述,才能恰如其分呢?笔者近来悟出个“车之四轮”的道理,一部四个轮子的汽车,经济是两只后轮,起承重、驱动作用;文化是两只前轮,起平衡、导向作用。前后轮的位置虽相对固定,但只是空间的差异,而不说明时间的先后,在汽车制造厂的流水线,是大体同时装上去的;两者的作用也有所交叉,即后轮也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平衡、定向作用,而前轮也承担部分负荷,有时也起驱动作用(如“四驱车”或者“前加力”),可毕竟有分工、有侧重,前后轮共同构成了一部汽车的“四肢”,缺了哪个都无法组成一部美观匀称,奔跑如飞的汽车。
        时代飞速进步,世界无比奇妙。地球村走到今天,经济在走向一体化,而文化却保持着多元化的格局。这恰如它的村民,形体、五官大同小异,而思维方式、大脑的活动何止千差万别!
        噢,经济,文化;文化,经济,它们的载体、创造者、享用者都是人,鲜活的、有形体、有力量、有灵气的人。说不定将来某一天,二者会合成一体,根本无法区分彼此的模样。
        五、鄂尔多斯文化
        这是中华文化百花园中壮硕而艳美的一枝。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鄂尔多斯各族人民在千百年的生产斗争及与周边人群频密交往中形成的。其本质、形态,与中华大文化是大同小异、同多异少的。可口可乐99%是水,只有不到1%的配料溶解于水中之后,变成了销行五大洲的饮料,构成了一个价值连城的品牌。类人猿与人类,基因绝大部分是一致的,只有极少数(百分之一二)的差别,使得前者至今挣扎于自然生物界,凭着体能、本能和自然界的恩赐生存并繁衍后代,其智力、意识还处在一种微弱而朦胧的状态;而后者则成了这个星球的主宰并创造了一个美不胜收的人文世界。鄂尔多斯自古就是中华大家庭的紧密层成员。鄂尔多斯人的命运、状态,随着国家的分合而变化,随着民族的兴衰而起伏。在这个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政治往往是单色的,区划好似一条缰硬的线条,只有文化是多姿多彩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类物产、一种环境孕育一个文化品系。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睿智、善良,鄂尔多斯人全都具有。除此之外,还多了质朴、憨厚、坚忍、包容的特质。同理,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劣根性,不良基因,我们鄂尔多斯人也未能幸免,而且由于历史的、区位的局限,又多了一些保守意识和狭隘观念。从前的封闭隔绝和贫穷落后,使得鄂尔多斯人期望进步,渴求幸福美好的生活,因而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开放、搞活经济、从心底竭诚拥护,行动上从善如流。短短几十年里,催生了鄂尔多斯特色的改革文化,以及独特的鄂尔多斯精神,使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塞上大漠,跃居全区、全国发展前列,成为全国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优秀典型。这绝不是“资源富集”一个因素导致的。要说资源,也是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共生互促,相互提携。“鄂尔多斯现象”、“鄂尔多斯模式”绝非荒地上自然萌生的野草,而是鄂尔多斯人在经济文化沃土上精心培育的甜美果实。这一点,是国内媒体、学界公认的,也是永载鄂尔多斯改革建设史册的。
        文化与经济、社会是共生、互促的,但不总是同步、等高的。远的不说,以建国以后为例,前30年,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速度是缓慢的,而文化建设却时有亮点闪现。至今长存不衰的乌兰牧骑,大体(下转第77页)(上接第41页)上是在这块土地上诞生的;文化站,文化车有如闪光的星辰,分布于农村牧区的每一个角落;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文化现象”与“经济现象”如影随形,不期而至。这不仅表现在群众文化丰富多彩、有声有色、高度普及上,而且在几乎所有的文化领域里,人才辈出,群星闪烁、精品比肩,佳作济踵。从区内外、国内外获得的好评,捧回的奖项多不胜数。“歌海舞乡”的美誉当之无愧,百万蒙汉各族人民普遍感到自己生活在浓浓的、温馨的文化氛围里。十多年前面世的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以文化为切入点和重点研究内容,继承与创新并重,从研究、服务、创新、发展的理念出发,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为鄂尔多斯文化天地增添了亮丽的风景线。应当指出,作为民办地方学研究团体,这在全区是第一家,在全国也占有一席之地。十年心血不寻常,而今这个研究会已经是鄂尔多斯软实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鄂尔多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可或缺的正能量。
        六、简短的结语
        文化虽然无形,但并不神秘。每个人都既是文化的享用者,又是文化的创造者。文化是人生、 民生的重要部分。它源于物质、高于物质。人类对于文化,正日益由必然迈向自由,由自发走向自觉。那些专业从事文化提炼、制造、传播的人们,不仅使命光荣,而且责任重大。他们是社会精英,历史的创造者和构建人类幸福的设计师。
 

参考书目
      余秋雨,《何谓文化》

      作者: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责任编辑:潘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