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动态 地方学研究 著作索引 鄂尔多斯学研究成果 专家索引 学术研究 照片库 影视库 关于我们

鄂尔多斯文化

旗下栏目: 鄂尔多斯论坛 鄂尔多斯历史 民俗、祭祀 鄂尔多斯生态 鄂尔多斯人物研究 鄂尔多斯经济 鄂尔多斯文化 鄂尔多斯精神 【南京知青在草原

鄂尔多斯文化建设的亲历者——鄂尔多斯市文化局原副局长兼成吉思

来源:《鄂尔多斯学研究》专刊2020年第 作者:丁国春 人气: 发布时间:2020-12-31
摘要:旺楚格,全名旺楚格斯仁,蒙古族,男,1945年出生于鄂尔多斯乌审旗牧民家庭。1966年高中毕业,1968年从内蒙古师范大学附中参军,在部队期间开始文学创作,1976年开始起笔,1980年出版了第一部蒙文长篇小说《幸福之路》。过去蒙文还没有长篇小说,这部长篇小
        旺楚格,全名旺楚格斯仁,蒙古族,男,1945年出生于鄂尔多斯乌审旗牧民家庭。1966年高中毕业,1968年从内蒙古师范大学附中参军,在部队期间开始文学创作,1976年开始起笔,1980年出版了第一部蒙文长篇小说《幸福之路》。过去蒙文还没有长篇小说,这部长篇小说的出版,在全自治区也算是第一批蒙文长篇小说。1984年从部队转业回到家乡鄂尔多斯,在鄂尔多斯市(原伊克昭盟)文化局工作,曾任鄂尔多斯市文化局副局长兼成吉思汗陵园管理局局长等职,分管群众文化,艺术等。2006年退休,退休以后仍在返聘,一直没有离开过文化工作。
        2020年9月15日下午4时许,我们《老干部话文化鄂尔多斯》一行编写组成员,专程到了旺楚格老先生家里,对他进行了专访,得到了旺楚格老先生“春风风人,夏雨雨人;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般支持与关怀。
问:关于《老干部话文化鄂尔多斯》采编,您可以从过去鄂尔多斯文化事业的发展、自己所从事的文化主管工作、对鄂尔多斯文化事业建设的建议以及在鄂尔多斯文化建设中自己印象特别深刻的一些事儿谈起。

        一、农牧民家庭文化户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对文化工作非常重视,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也非常重视,迎来了鄂尔多斯文化发展的兴盛时期。鄂尔多斯市在内蒙古自治区率先普及文化站、普及农村牧区的文化站,发展流动文化,当时叫文化车,鄂尔多斯的群众文化发展走在了内蒙古自治区前列,甚至在全国也是有名的。
  20世纪90年代,全国流动文化站其中一个宣传会便在鄂尔多斯召开,向全国范围普及了鄂尔多斯文化经验。这其中,鄂尔多斯文化最大的特色就是农牧民家庭文化户的发展,这在全国是一个创举。因为鄂尔多斯地广人稀,单纯靠国办文化,包括文化馆、文化站,远远满足不了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在这种情况下,鄂尔多斯大力发展家庭文化户,当时叫农牧民文化户,它是一种农牧民层面的文化自觉,他们自己投入,自己建设。鄂尔多斯当时形成了一个一个“小文化中心”,继而影响到周围的农牧民,这个经验是在全国进行了推广,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鄂尔多斯农牧民家庭文化户层面非常广泛,当时鄂尔多斯有11000多个农牧民家庭文化户,这11000多个农牧民家庭文化户分布在鄂尔多斯各个地方,延伸到了嘎查、农牧区,比如:鄂托克旗的阿尔巴斯苏木,一个苏木6000多平方公里,有的牧民到村嘎查100公里远,让他们天天去享受文化是不现实的。所以为了普及文化,农牧民家庭文化户在这个时候就发挥了作用,有条件的家庭文化户都有一定的投入,兴办各类文化活动,包括文化知识、科技知识普及、娱乐文化等等。农牧民家庭文化户数量巨大,文化活动多种多样,这在农牧区形成了一个大面积的文化症候,激活了农牧区文化发展活力。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
        2010年左右,全国推行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鄂尔多斯凭借雄厚的群众文化发展基础,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作为一个地级市,建设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鄂尔多斯走在前列,在全国也是。2012年,鄂尔多斯建成了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2013年,鄂尔多斯正式成为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鄂尔多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旺楚格老先生承担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制度建设及制度设计工作,在他看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前提条件,“必须以理论为指导,制度设计必须走在前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要有相应的核心,鄂尔多斯公共文化服务必须提炼出一个发展模式”。这个模式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结构,使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延伸到家庭文化户。国家规定由市一级的、旗县一级的、还有乡苏木一级的、包括村嘎查一级的文化设施,这是国家公共文化普及面。但是鄂尔多斯把服务体系结构进一步的扩大,扩大到家庭文化户,把集聚文化设施延伸到家庭文化户,把家庭文化户列入国家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当中,所以鄂尔多斯公共文化体制跟其他地方不一样,得到了充分创新。 
        第二,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形式,让流动文化站把文化送到农牧民的中间。由于文化服务形式不是固定的,它存在变化,尤其鄂尔多斯公共文化是一个流动的文化站形式,这时便产生了文化车,1978年,鄂尔多斯出现了第一个流动文化车,当时的文化车带着小型文艺队、电影、图书等,到农牧民集中的地方服务。这个形势,后来发展到每一个乡苏木都有了文化车,有段时间鄂尔多斯达到了100多个文化车,这些文化车把文化送到了农牧民中间,形成了流动的文化样态,在鄂尔多斯文化发展中产生了非常大的作用。
        第三,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使民间文化组织成为一支生力军。鄂尔多斯过去有一段时期,民间文化组织、协会、民间文艺团体等达到了300多个,这些组织的数量比文化站要多得多,但是这类民间文化组织,是国家不投入的一种文化服务的形式,名气、发展环境差。比如乌审旗的“文化独贵龙”,走马协会等130多个民间文化组织都没有太大名气。针对这些情况,鄂尔多斯从机制上打破了只有公办的界限,大力培育和扶植民间文艺团体,活跃了鄂尔多斯民间文化,鄂尔多斯文化体制机制的变化,在鄂尔多斯公共文化服务当中也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第四,创新公共文化投入机制,使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保障。鄂尔多斯的公共文化投入不是一次性投入,它是一种逐年的、逐级的,各级财政逐渐的投入,通过激励,然后形成一个比较强大的文化生态,鄂尔多斯很多文化站设施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建立起来,最后达到一定的程度,鄂尔多斯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就是不断积累的形式,通过实践证明,它在内蒙古自治区或者在全国都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投入形式。 
        第五,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使公共文化突出民族地域特点。鄂尔多斯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民间文化,它包括鄂尔多斯婚礼、敖包祭祀、成吉思汗祭祀、坐唱、鄂尔多斯民歌演唱等民间文化样式,把这些民间的、民俗的文化融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样既丰富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容,又加大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文化的内涵。

        三、文学、文艺创作
        据《蒙古源流》和《蒙古黄金史》记载,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出征西夏路经鄂尔多斯,看到这里水草丰美,花鹿出没,赞叹鄂尔多斯是“梅花鹿儿栖身之所,戴胜鸟儿育雏之乡,衰落王朝振兴之地,白发老翁享乐之邦”。本然地,鄂尔多斯成为了文学创作、文艺创作的广博天地,作为文化学人,旺楚格老先生先后创作了很多作品。
        旺楚格老先生作为一个作家类的文化工作者,还是全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的会员,同时还是文化层面(包括公共文化)各类会员。除文学创作、文艺创作,他还进行剧本创作,他执笔的剧本,对鄂尔多斯这些年的文艺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鄂尔多斯文艺创作中,像蒙古剧《银碗》、舞蹈诗《鄂尔多斯婚礼》《鄂尔多斯倾诉》等,都获得过国家级大奖,像这些文艺创作内容,旺楚格老先生先后写过60多个剧本,其中包括舞台剧本。
        20世纪90年代,《鄂尔多斯倾诉》获过全国文艺工程奖,《鄂尔多斯倾诉》虽说是团队创作形式,但其中文学剧本是由旺楚格老先生执笔的。当时他分管艺术,同时参与创作,第一次获得全国荣誉。
        从2006年开始,鄂尔多斯国际文化节办了三届,大家耳熟能详的《吉祥鄂尔多斯》《文化鄂尔多斯》《绿色鄂尔多斯》就是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发行的文化节曲目,这连续三年的鄂尔多斯国际文化节大型开幕式演出,剧本都是旺楚格老先生所创作的,这在当时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亚洲艺术节闭幕式晚会剧本,也是出自旺楚格老先生之手。
        旺楚格老先生还参与乌兰牧骑节目创作、《鄂尔多斯婚礼》剧本写作。20世纪80年代起,民俗风情鄂尔多斯婚礼从成吉思汗陵开始出演。2000年,旺楚格老先生在成吉思汗陵园管理局担任局长的时候,成立了成吉思汗艺术团,艺术团曲目包含:民族风情表演鄂尔多斯婚礼,这在鄂尔多斯是第一次。紧接着伊金霍洛旗乌兰牧骑,响沙湾等好多地方都普及了鄂尔多斯婚礼表演,后来鄂尔多斯歌舞剧团把鄂尔多斯婚礼推向了全国。
        鄂尔多斯的文化特色,其中还包括鄂尔多斯文博事业的快速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鄂尔多斯文化就开始逐步发展,发展速度比较快。这其中一些展陈方面,旺楚格老先生也做了一些工作,比如:成吉思汗博物馆陈列大纲、鄂尔多斯博物馆蒙古族展陈大纲,都是旺楚格老先生书写的。乌审旗鄂尔多斯民歌博物馆,这在内蒙古自治区算是新兴事物,鄂尔多斯民歌博物馆大纲也是旺楚格老先生所书写的。正如他所说:“把民歌放在博物馆,让人们了解、让人们看到一些更加直观的东西,这可以说是民俗文化形式的一种创新吧?”
        鄂尔多斯文艺创作水准很高,文艺创作比较繁荣,20上世纪80年代一直延续到现在。把这些民族的、民间的文学、文艺推向舞台,这让鄂尔多斯文化建设走在了全区前面,更重要的是,在推广的同时,极大丰富了鄂尔多斯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鄂尔多斯非物质文化遗产
        鄂尔多斯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年来保护传承得比较好。鄂尔多斯非物质文化遗产,前文大致介绍了鄂尔多斯婚礼的传承和发展形式。另外一个就是成吉思汗纪念,成吉思汗祭典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吉思汗祭典,这是非常独特的一个民族民间文化。
        成吉思汗祭典,多年以来,旺楚格老先生一直坚持研究,至今为止,旺楚格老先生出版了20多本成吉思汗陵相关书籍,包含成吉思汗陵文化民间200多万字的知识性书目。最近,旺楚格老先生又编写了7本关于成吉思汗陵文化的书籍,目前正在出版社排版当中。
        关于成吉思汗祭典,书目采用汉文写作等情况,旺楚格老先生谈到:
        成吉思汗祭典,过去人们一直以为它就是一种宗教形式,这在理解上是有误的,这些年来,他写的书都是用汉文写的,为什么用汉文写呢?他说文化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在他看来,成吉思汗祭祀是一种蒙古民族原生文化的一种体现。
        对待原生文化,大家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旺楚格老先生给原生文化下了一个定义:成吉思汗祭祀是蒙古民族原生文化的一种体现,它的内涵是蒙古民族对文化理念的一个深层次的体现,它的形式是蒙古民族原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像奶祭、牲祭、酒祭、歌祭、颂祭等,通过这种原生的文化形式来体现出的一种文化形式,所以它的传承是特殊的,它的传承是蒙古民族特殊的传承,是由鄂尔多斯部达尔扈特这样一个群体来传承,这样,它的传承便具备了特殊性,这在其他地方是没有的。经此,它把原生的东西一直传承到现在,它是一种活态的文化,它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文化。 
        关于成吉思汗陵旅游区的建设,旺楚格老先生提出了“成吉思汗祭祀文化保护中心、成吉思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鄂尔多斯民俗文化展示中心、草原文化旅游中心,”“四个中心”的建设目标(或思路)。2010年,这个建设思路已经通过多次的论证,都得到了认可,现在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就是按照这个思路来建设的。一方面是保护和传承祭祀文化,另一方面就是要进行深层次的研究,这和内蒙古自治区一些高校、社会科学等很多部门联合在了一起,现在正在形成一个专家团队,对成吉思汗陵的文化进行研究,或者叫做对成吉思汗的一种研究。 
        最后,成吉思汗陵不光是祭祀文化的保护中心,它更应该是展示鄂尔多斯或者是蒙古民族民俗文化的地方。它必须是祭祀文化与民族的、民俗的内容进行围绕展现的一种文化生存环境。

        五、鄂尔多斯文化是什么?
        听旺楚格老先生所言,在他过去工作过程中,曾经参与过很多次文字翻译审定。其中鄂尔多斯文化体现出了蒙汉文双语发展的形态,体现出了鄂尔多斯民族团结的内容,比如漫瀚调等,鄂尔多斯文化诚然记载了多民族的多元文化交融发展的成分。
  所以要问鄂尔多斯文化是什么?或者说什么是鄂尔多斯文化?过去旺楚格老先生进行过研究,作为鄂尔多斯学研究会理事,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也专门研究过,最后给出了一个结论:鄂尔多斯文化是以鄂尔多斯蒙古族为主体,以汉民族为多数或者多民族为延伸的多元化的一种民族文化,它不是单纯的就是蒙古族的,或者是单纯的汉族的,它是多民族多元化的一种文化。所以不论它的文化的、历史的,还是它的形式、内涵都是非常丰富的。
了解鄂尔多斯文化,你必须深入到鄂尔多斯文化当中,才能体会到鄂尔多斯文化原来是这么样的,研究鄂尔多斯,你说这个地区是什么特色?它非常丰富,它体现出的是一种中华民族的、广博的文化概念。说到鄂尔多斯文化是一种多元的、广博的文化概念。旺楚格老先生提到:我们谈及鄂尔多斯文化,必须充分发掘鄂尔多斯民族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的时代价值。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成,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明,它是中华大地上各族人民共同的思想观念荟聚,在中华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各民族应该彼此尊重、相互认同,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问:今天听了您的文化经历,宛如见证了鄂尔多斯相当时间的文化事业发展历程,您在部队期间完成了第一篇蒙文长篇小说,当时的您可以定义为一位青年作家,或者文学作者,但是部队转业后,您一直从事鄂尔多斯文化建设事业,现在的您,已经是鄂尔多斯市,甚至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关于这些,您对自己的定义是?
        答:别人问我的定义?我就说你可以写成鄂尔多斯著名的作家、文化专家或者历史文化专家。
        问:那您最喜欢哪个身份,最有成就感的身份?
        答:实际上说到作家,我已经退居二线了,我现在主要以研究为主,我现在是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成吉思汗研究院的名誉院长、特邀研究员,现在,把我定义为文化专家,我还是认可的。

 
         作者:鄂尔多斯市委党校讲师 
 
责任编辑:丁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