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动态 地方学研究 著作索引 鄂尔多斯学研 专家索引 学术研究 照片库 影视库 关于我们

《鄂尔多斯学研究》专刊

旗下栏目: 《鄂尔多斯学研究》专刊 鄂尔多斯日报专版

鄂尔多斯:有关学习的赘言絮语

来源:未知 作者:潘 洁 人气: 发布时间:2011-08-17
摘要:这是个相当古老的话题。《三字经》里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孔夫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列宁说,学习,学习,再学习。高尔基说,爱书吧,它是知识的源泉,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今中外,劝学、励学的格言警句、成语典

  这是个相当古老的话题。《三字经》里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孔夫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列宁说,学习,学习,再学习。高尔基说,爱书吧,它是知识的源泉,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今中外,劝学、励学的格言警句、成语典故多如星辰。古往今来,但凡成功者,做出某种业绩的,无一例外,都是刻苦学习的典范、善于学习的楷模,学有所成的志士。学习与穿衣吃饭等物质需求不同,它没有满足的时候,“学然后知不足”,越学越想学,越学越广博;学习与走路出门、坐车旅游不同,它没有终点,而只有阶段的转换,层次的划分。人类走进当代社会,知识无边,信息爆炸,莫要说不学习,就是不努力学习,也会被时代所淘汰,成为生活的落伍者、局外人。在知识总量几年就翻一番的今天,要勤于学习,还要善于学习。因为如果不加选择地什么都学,穷其一生精力,也难以掌握人类知识库存的万分之一。更不要说应用和创新了。

没有不需要学习的人

  凡事学而知之,而非生而知之。人不学习,无法生存。不管你智商如何,不论你操持什么职业,都得不停顿地、不间断地学习。学生时代——从学前班到博士后——是集中学习的过程。在这个长久的过程里、智慧得到启迪、知识不断积聚。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向更高领域、更深层次探索的路径与方法。接下来,是知识的应用、释放、验证过程。平庸者往往机械地搬用,不断地重复,而杰出者则善于灵活变通,举一反三,将所学知识成龙配套,甚至校正其中的谬误,弥补其不完善之处。工作、生活的同时,继续学习很重要。一个毕业几十年的医学系大学生,如果只吃老本,那就连个医助也当不成。即使回乡务农的知青,注重科学种田、科学养殖的人肯定比墨守传统耕作方式的人要收成好,富得快。最需要随时“充电”的,要数公务员和企业家了。掌控经济,驾驭市场,不了解瞬息万变的商业信息,不吸收与时俱进的管理学、经济学知识,在激烈的竞争中势必处于被动的地位。我们的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受教育程度逐届逐年提高,研究生、“海归”迅速增加,就连“村官”当中,大学毕业生也不乏其人。这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显著标志。光是学历高还不行,还得重视边工作,边学习。什么读书会、研讨会、专题论坛,还有送出去(进修),请进来(办班、讲课)、加上平时的开会、阅读,甚至娱乐、旅游,学习的要素无所不在。“天道酬勤”的“勤”指的是勤于劳作,也包括勤于学习和思考。学习勤惰,是如饥似渴,还是随大流,抑或是厌恶和拒绝,许多年过后,其人生景致与生存状态会大相径庭。最可笑而可悲的是那种学会走路说话吃饭穿衣之后不肯再向前迈进一步的人和满足于一知半解、坐井观天,以为自己是天下第一达人的人。教授、大师、知名学者无不视学习为生命的必须,无不谦虚得象一名小学生,难道不能给我们对于学习的态度以某种启示么?中央政治局的领导们,时常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向人民群众学习,还定期集体学习、请前沿学科的专家学者讲课,这一届班子已经搞了七十多次,着实令人感动。细想这也是我们党诞生90年了,却始终生生不息、充满活力的一个根源。

学习是为了应用和推进事业

  古语云,开卷有益。成语道:学以致用。有人说,我从事文字工作,从小到大所学的外语、史地、数理化都没有一点用处。这话片面。各门知识是彼此关联、相互渗透的,你的综合能力包括文字功底中,肯定有中文学科以外各类知识的要素。当然,学习要有攻读的方向,要紧密结合实践的需要。一级组织、一个单位的集体学习也是这样,是为了科学决策,拓展业务、改进工作,或者是提高领导成员、广大员工的整体素质,而绝不是为了作秀,做样子,摆花架子。改革开放之初,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当时的伊克昭盟从上到下向沿海特区直至国外,派出许多学习组、考查团,极大地促进了这里官员和百姓的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学到了各类发展方式、动作技巧,还引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管理。我市的领导、业界,胆子大了,办法多了,发展快了,实力壮了。然而也有只图虚名、浪费知识资源的时候。2007年8月,花一定成本,通过一定关系请来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讲了一课,市区领导、各部门负责人悉数出席,场面盛大。厉教授不愧为知名学者,演讲深入浅出,紧密联系鄂尔多斯实际,总题叫《关于鄂尔多斯市发展的思考》,下分八个分题,都有很强的前瞻性、针对性,例如“民富为先”,几年之后才写入市党政的发展战略,又比如“资源资本化”至今无人思考和实践,还有宽容、双赢、移民文化等理念,更为耐人寻味,很有借鉴价值。遗憾的是,也被束之高阁了。听说当年厉教授紧接着到我们的近邻——陕西榆林市讲了一课,具体内容不得而知,但作用、效果却完全是另一番情景:讲课者的理念建议被大幅度采纳,融入地区改革发展的大业之中。从这一点上看,必须承认,榆林的官员和百姓,比我们更善于学习。

努力创造浓烈的学习氛围

  一个外地人对鄂尔多斯的第一印象是:钱多,人傻。这话有点演义的成分,但认真思索对照,也并非空穴来风。试看偌大东胜城,除了各级学府,有几人坚持读书看报?前年新设了十处报刊亭,生意索寞,有的开开停停。到过北京的人都知道,那里不远一个书报亭,书刊琳琅满目,摊主应接不暇,而我们身边,饭馆爆满、“麻业”兴盛、酒气袭人,这是比经济结构中的“一煤独大”,房价过高更令人忧虑的事情。作为改革开放先进地段、科学发展典型,我们必须在谋划经济发展的同时,下大力气弥补人才缺口,提高文化素养、强化知识支撑。不然,真不知鄂尔多斯的富二代、富三代会走到什么情境中去。党中央高瞻远瞩,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这是实现全面小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一环。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不久前成功举办了一次转型发展研讨会,可以说开了个好头。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为我市经济社会“把脉”,提出了大量转型思路、治市理念和工作建议。研究会办了一件引智生才、借力生财的好事,相信会在我市今后的发展建设事业中,发挥日益强劲的助推作用。研究会愿意继续以自己的学术活动潜移默化,日积月累地浓化我们所在地区的学习氛围。而学习氛围如何、是关系我市能否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大事情。

责任编辑:潘 洁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