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动态 地方学研究 著作索引 鄂尔多斯学研究成果 专家索引 学术研究 照片库 影视库 关于我们

民俗、祭祀

旗下栏目: 鄂尔多斯论坛 鄂尔多斯历史 民俗、祭祀 鄂尔多斯生态 鄂尔多斯人物研究 鄂尔多斯经济 鄂尔多斯文化 鄂尔多斯精神 【南京知青在草原

查玛驱鬼

来源:《大美伊金霍洛》 作者:庄国瑞、陈静编著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4-26
摘要:查玛又写作查穆,为藏语羌姆的蒙古语音译,是庙会上跳的一种宗教舞蹈。原意是征服了自己的敌人而欢腾跳跃,载歌载舞,俗称跳神或跳鬼,是蒙藏宗教文化交流的产物。 一、神秘的查玛驱鬼 查玛是寺庙傩仪的主要形式,它的来源多与佛教教义有关。就漠南蒙古的查

        查玛又写作“查穆”,为藏语“羌姆”的蒙古语音译,是庙会上跳的一种宗教舞蹈。原意是“征服了自己的敌人而欢腾跳跃,载歌载舞”,俗称“跳神”或“跳鬼”,是蒙藏宗教文化交流的产物。
        一、神秘的查玛驱鬼
        查玛是寺庙傩仪的主要形式,它的来源多与佛教教义有关。就漠南蒙古的“查玛”而言,其内容是佛教的,其形式则是蒙古族原始萨满教和黄教的结合。
        关于“查玛”的来源,有如下几种说法:一是印度国王扎萨哈希喇在位时,有一养鸡老妇虔诚信佛,为建佛塔劳其筋骨。竣工后,未报牛功,牛遂起恶意,发誓降世后毁佛教。这时塔上有一乌鸦听后便说:“你去降世毁佛教,我去降世救佛教”。然后一同降世人间。牛转生为西藏国王二十七太子,名“郎多罗嘛”,乌鸦降生为西藏国师“喇罗巴勒道尔济”,二人甚为亲密。郎多罗嘛为报仇与佛教为难,喇罗巴勒道尔济即兴跳布扎于佛会作法,并在佛殿前将其杀除。二是喇嘛教在西藏初盛时,藏王朗达玛性凶而怒佛教,即位后下令毁寺灭法,并残杀佛徒。一些喇嘛为求生存逃入深山并图谋复仇兴教之策,经商讨后组成一舞蹈团,又因人数不足,邀请青衣僧加入助阵。后返国宣技,藏王闻而召见,众佛徒预先将伏弩藏于博袖内,迨跳至酣畅时,乘王不备,发弩射杀之。喇嘛教得以复兴。
        “查玛”一般在重大傩仪活动中进行,是借佛法的神秘力量禳灾避祸的活动。除征战、领袖崩逝外,一般按节令进行,每年一月、六月为大会。其傩仪分诵经、请佛、查玛、送佛。就“查玛”而言,分五个程序或分五场进行。
        第一场是环境的布置。首先在主庙大殿前点燃灯火,东西南北四角各插一绘有四大天王的黄色大旗,上书各种经文。第二场是准备工作。参加乐队和跳舞者,按不同的角色与乐队合乐。第三场走开场。钟鼓齐鸣,喇嘛们依据品位高低分列殿堂两侧,这时呼图克图首座大殿东面,然后依次就座。侍者捧茶以示净心,殿前供桌上盛有用面粉制成的各种兽畜状的供品,两个披挂盔甲的武士守护着,武士用黄布遮挡着嘴和鼻,以防吸进鬼气。第四场,呼图克图发布旨意,钟鼓奏过序曲,两个小鬼对舞出场,绕场一周,夜叉上场巡视,小鬼喊叫一声,从袖中甩出预先包制好的面粉撒在人们眼前,并乘夜叉不备,藏入人群(退场)。第五场,钟鼓合奏,鼓声急缓,六队十二个鬼依次对舞入场,后围成一圆圈,牛、鹿二鬼居中手持大刀,跳着向地下砍,将鬼杀死。其他鬼,或吐火,或吞刀作狰狞状以助杀鬼阵势。这时殿堂喇嘛一唱百和,观看的喇嘛手捧哈达跪拜,一齐诵经,后随鼓乐将面具蟒袍供奉原处,意为借佛降鬼。“查玛”方才结束。大祭之日还有庄严的还傩愿仪式。如最后降鬼时,数人舁一纸塔,上有百千骷髅形,皇寺主持率众随鼓乐将纸塔送寺外一二里焚之而返。
   “查玛”表演程式严格,动作规范刚劲有力,其典型动作为双手向外甩、抬腿跳转等,有的动作模拟性和技艺性很强。“查玛”角色造型专一固定,但面具服饰都为供奉之品,年代愈久,佛法愈大。一般各寺表演,为6队12人加夜叉和一对小鬼,大祭之日为30人或64人,表演分队,绝不雷同。
        作为宗教祭祀活动,查玛面具、道具、服装别具一格。戴面具是查玛在装扮上最突出的特点。除21个达日额赫戴头盔外,其余各个角色都戴神态各异的面具。面具分全面和半面。全面主要是鸟兽头,半面有骷髅等。“查玛”面具中以牛、鹿为上,是主要的扮演者,其次有骷髅、龙、马等。每个面具有固定的角色,不存在雷同。面具的原材料多为牛皮、羊皮、牛角、羊角、羊肠线、羊毛、牛毛、牛尾等。查玛服饰豪华,多为紫红色或黄色绸缎蟒袍,款式独特,上绣金边云头,袖口呈喇叭状。服饰面具及服饰都为供奉之品,不得随意穿戴。查玛伴奏均是吹打乐,有寺庙大号、羊角号、螺号、鼓、大钹等。
        跳查玛多在每年正月或六月初八开始排练,正月或六月十四日、十五日正式开始,是草原一大盛事。比如呼和浩特大召寺每年表演两次,表演时间为农历正月十五日与六月十五日,而鄂尔多斯准格尔召每逢农历七月便会举行重大佛事活动——玛尼会,法会最后两日以跳“查玛”打鬼送祟结束。查玛演职人员达七八十人,内容涉及明王、明妃、阎罗王、向导、门卫、勇士、供养人、鳄鱼、凤凰、狮子、老虎、鹿、小鬼等各种形象。表演者均为寺庙中的喇嘛,年长的居多,他们大多从六七岁就开始学习“查玛”并参与表演。
        查玛舞分为祭祀查玛、米拉查玛、驱邪消灾查玛三种,内容涉及赞颂舞、欢乐舞、鸟兽舞。特别是米拉查玛,它融歌、舞、说、唱表演于一体,是一种综合性的舞蹈形式。查玛舞的题材可分3类,即赞颂型查玛、欢乐型查玛和鸟兽型查玛等。赞颂型查玛舞,讴歌帝王将相及威震四方的英雄人物,主要表现他们在战场上的大智大勇和武功技艺。欢乐型查玛舞,以赞美神仙、活佛为内容,主要表现神灵、神仙战胜邪恶,为民召唤幸福的善举,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和传奇色彩。鸟兽型查玛舞,是表现鸟兽形态的舞蹈,通过唱、念、跳、打等动作,表现鸟兽的性格。
        二、查玛在鄂尔多斯的传播
        查玛舞在鄂尔多斯地区的传播始于16世纪后半叶,它随同藏传佛教传入当地,是一种以演述宗教经传故事为内容的面具舞。
        从元代开始,蒙古人信仰萨满教的同时,开始信仰藏传佛教。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8世纪时,印度的僧人莲花生等把印度的密宗传入,与西藏的民情民俗结合后形成了喇嘛教。当时,凡是当了喇嘛的人可豁免一切赋税与兵差,并享有一定特权。有时还赏给信奉喇嘛教的牧民以牲畜。因此,很多蒙古族平民为了摆脱蒙古族封建主对他们的重重压迫和贫困的生活,便投奔寺庙当了喇嘛。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封西藏红教上层僧人八思巴为“国师”,尊崇藏传佛教为“国教”,由西藏政教首领管理全国佛教。从此,元朝虽然各种宗教并存,但藏传佛教还是以较快的速度传播开来。八思巴在北京居住多年,翻译佛经,建造寺庙,创造蒙文方块字母,即八思巴蒙古文;并把“羌姆”舞蹈作为一种宫廷祭祀舞蹈于每年正月十五灯节和夏季吉祥之日,在富丽堂皇的大殿前表演。为迎合蒙古贵族,“羌姆”表演者根据蒙古族风俗习惯和元大都的宫廷习惯对其进行改编,形成更具蒙古特色的“查玛”。
    16世纪中叶,土默特蒙古首领阿拉坦汗和鄂尔多斯上层人士胡图库台·彻辰·洪台吉极力传播藏传佛教,加大了其传播力度。据《蒙古源流》记载,“自元忽必烈台罕以来,蒙古人虽然信奉了红教喇嘛,但他们主要在贵族范围内活动,在广大人民中影响并不大。但自阿勒坦合罕(阿拉坦汗)信奉黄教喇嘛以来,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它很快就变成了全民族所信仰的宗教”。鄂尔多斯部前往归化朝拜的喇嘛们领教归来后,鄂尔多斯各地纷纷建立寺庙,先后建立了320多座寺庙。随着寺院的增多,宗教活动也日渐增多。在喇嘛寺庙中,僧人们除了打坐诵经外,主要娱乐方式是跳“查玛”。这种宗教舞蹈在当地广为流行并衍化成“呼图格沁”和“古日·查玛”,成为一种集中反映特殊的宗教生活情景,以揭示喇嘛寺庙的生活为主要题材内容,带有浓郁宗教色彩的召庙娱乐活动方式。和归化的查玛相比,鄂尔多斯地区的查玛形式更加灵活。表演者载歌载舞,唱白相间,程式固定,但表演者仍戴面具并有请佛、送佛仪式,且在播化中世俗色彩越来越浓,特别是后来由于汉族语言、插科打诨的加入,逐渐蜕变为民间社火中的一项娱乐活动。鄂尔多斯的“查玛”活动,牧民们称之为“庙会”,鄂尔多斯各地的寺庙每年会定期举办大型跳查玛庙会。
        三、鄂尔多斯古如查玛
        鄂尔多斯各寺院的查玛舞内容十分丰富,相互之间又有所区别。仅以乌审召的查玛为例,有《钟格瓦德·查玛》《萨扎那·查玛》《沙瓦庆德·查玛》《令卡瓦东·查玛》《萨雅格·查玛》《色日吉木·查玛》《吉日·查玛》《木哈日札·查玛》等数十种,可以看出传播于鄂尔多斯的查玛舞种类非常丰富。到了北元后期,查玛舞在传播与发展中,逐步吸收了鄂尔多斯蒙古族民间舞蹈的一些词汇及动作,二者巧妙融合,渐渐形成以藏传查玛为原型、独具特色的鄂尔多斯查玛舞,成为新颖的鄂尔多斯经院式戏剧剧种。现仅在乌审旗乌审召、准格尔旗准格尔召、伊金霍洛旗新庙等地保存有较完整的表演形式。目前,鄂尔多斯市的古如查玛已被列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如查玛是市级项目鄂托克前旗古如查玛、乌审旗古如查玛、乌审召查玛音乐、乌审召查玛服饰内容的综合。
        (一)独特的表演
        表演查玛舞时,僧人身着蟒袍或绸缎服装,手执法器,披着比较笨重的服饰道具,头戴各种面具(有神仙、菩萨、金刚、英雄、武士、魔鬼、鹿、狮子、凤、男女老少人物等),表演挥手、摇头、跑、跳、单腿蹬、双腿同跃等动作。这些都是在古老舞蹈基础上,经过许多优秀表演者、活佛、高僧的改革创新而形成。查玛舞的演员都是僧人,查玛中的女人、女神、女妖角色也都是由僧人男扮女装,戴上女人面具,模仿女人动作,表现女人情态。
        查玛的舞蹈艺术在内蒙古地区发展过程中,原有的具有宗教象征意义的简单舞蹈动作吸收了民间舞蹈艺术,向生活情感更浓的舞蹈艺术发展,提高了手和腿以及全身的舞蹈动作的节奏性和观赏性,用节奏和力度较强的舞蹈动作和柔和、缓慢、舒展的舞蹈动作来表现不同生活愿望和审美意识,成为蒙古族独有的舞蹈形式。
        (二)神秘的舞台
        跳查玛是在庙门前的广场“查玛拉”里跳,没有专门的戏台。所谓“查玛拉”一般是画一个白色圆圈作为舞台,观众围着查玛拉观看。庙门的台阶是正席,上面坐着活佛、高僧,以及封建王公贵族。查玛拉的东、西、南三边是挤在一起的观众。“查玛拉”这种独特的舞台,不用浪费物资人力,只用一个简单的白色圆圈就给信徒和欣赏者带来神秘而庄严的戏剧舞台的感觉。蒙古族对藏族这种“查玛拉”的接纳体现了蒙古族对大自然的保护意识,也体现了蒙古族朴实无华、注重事物自然美的审美意识。
        (三)查玛音乐
        查玛音乐是鄂尔多斯古如查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查玛的伴奏乐曲,随查玛的发展而诞生。乌审召查玛是乌审召第二代“格根”图布登道尔吉以孟克召旁的雅日非拉寺的查玛为主,吸取沙冲寺的却伊吉勒,再加上聪明才智创造而成的,从那时起乌审召查玛音乐也渐渐产生。查玛音乐的传承是非家族性的,一般是师徒相传。唐大历九年(774年)建成的“格根尚”(活佛宫)至今仍在传承查玛和查玛音乐。查玛的伴奏均是吹打乐,乐件有寺庙长短铜号、羊角号、鼓、镲、甘令、喇叭(毕什古勒)、螺号、大钹、大小锣等。大铜号长5米,声音较为深沉。羊角号、螺号通常用于每场的开头和结尾。乐队的主奏乐件是大鼓和大钹。其中大钹是跳查玛的指挥乐件,查玛的表演者根据大钹的节奏变化来表演。流传于乌审召庙的查玛音乐共有15个部分,现存音乐全部为藏文书写记录。查玛音乐属于纯宗教舞曲,带有浓厚的宗教意识,节奏缓慢,时起时落,韵味绵长。
        (四)华丽的查玛服饰
        查玛服饰由道具、长蟒袍、各种兽面具、衣裤、马海等装饰品组成。服装上的图案、画纹、线条非常丰富。蓝天、白云等自然风景以及蒙古结和云纹的艺术构思,体现了蒙古族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法则和审美意识。乌审召查玛服饰华丽大气,大部分是用蟒缎和缨络裁剪后缝制而成,款式独特,袖口呈喇叭状。衣服上绣有云彩、团龙等图案,衣襟上有瑞金(念珠子),颜色各有特色,袖有舒巴,肩有道德耀格,腿上有图胡。道具如刀、斧、剑、叉、戟等兵器都长0.3米左右,制作精巧。查玛面具颜色不同,且使用多变复杂,体现了蒙古族独特的生活体验和审美意识。查玛由15个部分组成,因此15种查玛穿戴各有特点。
        查玛通过生动的舞蹈形象,演绎了多种宗教故事,表达了人们祈福禳灾的善良心愿,成为草原上重要的娱乐活动。古如查玛作为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蒙古族人民驱邪逐恶、招徕吉祥的精神寄托,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又体现了地区风格特点,对研究蒙古民族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其宗教活动如化石般完整保留了它的最初风貌,体现了藏传佛教的兴衰与传承,对研究蒙古族政教史有特殊意义。
        原载:白明德主编,庄国瑞、陈静编著《大美伊金霍洛》,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7年2月出版
 
 
 
 
责任编辑:庄国瑞、陈静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