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动态 地方学研究 著作索引 鄂尔多斯学研究成果 专家索引 学术研究 照片库 影视库 关于我们

【南京知青在草原】课题研究

旗下栏目: 鄂尔多斯论坛 鄂尔多斯历史 民俗、祭祀 鄂尔多斯生态 鄂尔多斯人物研究 鄂尔多斯经济 鄂尔多斯文化 鄂尔多斯精神 【南京知青在草原】课题研究

草原深处的知青故事(一)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学会研究专刊第24 作者:学言 人气: 发布时间:2024-01-19
摘要:【编者按】2023年5月20日,《南京知青在草原》研究项目正式启动后,鄂尔多斯学研究会领导团结带领专家学者为南京知青在草原课题的全面推进东奔西跑、走南走北,座谈会、专访等接连不断地进行,扣人心弦、跌宕起伏的故事陆续进入研究者视野,平凡生活里的非凡

        【编者按】2023年5月20日,《南京知青在草原》研究项目正式启动后,鄂尔多斯学研究会领导团结带领专家学者为“南京知青在草原”课题的全面推进东奔西跑、走南走北,座谈会、专访等接连不断地进行,扣人心弦、跌宕起伏的故事陆续进入研究者视野,平凡生活里的非凡事迹,不经意间留下的魂牵梦萦更让研究者夜不能寐,引发出从未有过的深刻思考,繁华都市里的知识青年走进苍凉落后的草原牧区,竟然与当地牧人融洽地谱写下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性凯歌,书写了一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壮美诗篇。今天,在鄂尔多斯大地上,到处都在传颂南京知青的美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鄂尔多斯高原,还从未有过因一群知识青年的影响,居然将“伊克昭盟”与南京市结为“友好盟市”,从此,南北交往、两地交流、蒙汉交融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今,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历史当口,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要求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在“南京知青在草原”课题研究过程中要通过各种事例的搜集整理,现象分析,寻找其本质的内涵,深刻揭示其精神实质,充分说明为什么55年来1087名南京知青与草原牧人不离不弃,为什么南京知青与草原牧人的后代也陆续成为南北交往交流交融的主角,我们毫不夸张地认为,南京知青在鄂尔多斯草原这段故事不仅影响着当地各族人民群众,甚至影响到了内蒙古草原乃至大江南北。正是因为这样,鄂尔多斯学研究会组织精兵强将,想方设法,得到南京知青的鼎力支持,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坚持科学研究方法,勇于克服重重困难,坚定不移地探索“南京知青精神品质”,为新时代全方位“模范自治区”建设添砖加瓦。为此,在报纸、刊物、网络上推出各种形式的报道和文章,并且转载部分南京知青书写的回忆文章和有关报刊曾经报道南京知青的典型故事,以飨读者。   

        史料记载,鄂尔多斯草原也曾有过“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美景色,但20世纪60年代末,在一千多名南京知青眼里,鄂托克草原、乌审草原却多半是“巴拉尔草原”,即沙丘与草共同存在的草原,远不是他们想象中的绿草如茵。他们响应时代号召,“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自愿报名,组织批准,于1968年10月21日从南京市下关火车站乘专列三天两夜后来到只在地图上曾经见到过的鄂尔多斯草原。八百多名知青被分配到鄂托克旗牧区公社插队落户,二百多名被分配到乌审旗农牧公社插队落户。
        斗转星移,五十五年过去了,他们的故事流传越来越广、越来越多且越来越浓。“立足鄂尔多斯、研究鄂尔多斯、服务鄂尔多斯”是鄂尔多斯学研究会的职责所在,我们做了一点功课,竟得到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市政府和市民族事务委员会以及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和乌审旗的鼎力支持,“南京知青在草原”课题如愿立项。2023年5月20日始,课题组分别深入到南京知青相对集中的地方,进行了田野调查,专访了近200位南京知青,访谈了南京知青的知情者近300人,结果比预想内容丰富数倍,专访者比原计划超出许多倍。课题进展过程中,有时甚至使研究人员手忙脚乱,某地的座谈会还在进行中,另一处的知青就急呼,“再不来见面就飞走了”,课题的进展也让研究者眼界大开、激情四射、倍感震撼。南京知青在草原深处可谓故事多多,甚至可以用汗牛充栋这个词来形容。他们中有永远长眠在草原深处者;有至今还在牧区担任羊倌者;有退休生活在牧区和旗里者;也有生活在呼包鄂乌等城市者;还有南京与草原各住半年者;或居住在其他城市和海外者。总之,他们从来到牧区至今,从与牧民开始交往算起,就形成了你来我往、常来常往的密切交往交融关系,有的亲如兄弟姐妹,更有甚者成为一家,影响好几代人。
      
        今天,讲述几个有代表性的故事,以飨读者。
        1947年出生于南京市,曾是南京市第九中学品学兼优的高中生王正强(现改为“王强”,当地老乡也称呼他“王强道尔吉”),来到鄂托克旗原阿尔巴斯公社呼吉力图(现“楚勒拜”嘎查)大队插队落户。三个月之后,王强可以用蒙语同牧民们交流生产生活,一年后担任小队长,三年未回过南京家中,后担任大队会计,再后担任大队长,带领当地牧民发展生产,提高生活水平,受到牧民们一致夸奖。知青们经过三年时间与当地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后,根据国家政策,陆续出现了参军入伍、招工招干、当老师、任赤脚医生等,王强却放弃了多次机会,决心扎根牧区一辈子。由于年龄不断增大,谈婚论嫁本来就是人生大事,对王强而言亦如此,他向本队牧民家姑娘巴图那顺表达了爱慕之意,其家长回答只要姑娘同意,他们没问题。陷入爱恋之中的青年小伙王强苦苦等了三个多月,终于等到烟盒里面用蒙文给他的回复:“你说的那个事,我同意。”王强喜悦过几天之后,借那年(1970年)腊月二十八日队里开会之际,把巴图那顺引到队里会计室,商定正月初四办理结婚登记。大年初二,王强按照蒙古族拜年礼俗到巴图那顺家拜年,拉话中女方家长辈提问王强,“南京找过老婆吗?结婚后不会跑回南京吧?”王强只能说让实践证明他俩的明天吧。正月初八,天下着雪,王强和他的心上人巴图那顺在阿尔巴斯草原双双骑着走马从家里出发到公社领取结婚证。这里还需多说一句,王强骑的走马还是借来的,他知道南京知青曾晓莉家有一匹走马,提前一天就借回家了,这才有了新郎新娘双双骑着走马领取结婚证书的动人故事。婚后,夫妻俩生育三个儿子,抱养一个女儿,现在有孙子四人、外孙三人,有长春工作的、有牧区放羊的,还有旗里工作的,一大家人勤勤恳恳、积极向上、和和美美、其乐融融。王强和巴图那顺曾经也打算回南京生活,事实上他俩把牧区已经移交给二儿子后,到了南京巴图那顺确实不适应城市生活,出门就“转脖子”,干脆没有方向感,无奈之下,他俩又回到鄂托克旗。巴图那顺曾经是旗里的党代表,王强曾经担任过鄂托克旗科技局局长等,2023年荣获“鄂尔多斯市第五届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
 
       研究人员专访95岁高龄的鄂托克旗原知青办主任特木热时,老人家高兴地说,南京知青在国家发展极为艰难的时候,关心国家命运,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为了远大理想和抱负,自觉自愿来到当时荒凉贫穷的鄂托克旗。          
       旗里把他们分配到条件相对好点的牧区公社,关键是他们有决心、有知识、有能力,很快就与牧区牧民交融在一起,不会就学,他们不怕吃苦,也很会动脑筋,不仅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一些生产方式。当老师教育影响了牧区几代人,当赤脚医生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在牧区至今还常常传颂着“知青伊穆沁(医生)”的故事。王强是个好青年,知青办时我就认识他,后来他到乡里当领导,他是扎根草原最具有代表性的南京知青之一,他这样的“斯格腾札录(知识青年)”还有好些人,比如,袁安培、高志宏、任淑芳、张志、胡银虎、方秀兰、梁丽蓉、董逸仙、吴宝霞、薛心平等等。回去南京的知青也是好样的,如洪调研、张晓芳、吴宁川、戎建国、吴家铎、孙国光、吴继武、牛同珍等等,他们报效祖国,还经常回草原走走看看,为第二故乡招商引资作贡献。今年,王兵等知青们还专门来看望我,一起聊起那时的事情,我感谢他们,希望他们把当年与牧民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传遍五湖四海大江南北。         研究人员陪同鄂托克旗委原书记奇·朝鲁走访王强家时,老书记愉快地回忆着第一次到王强家看望这位南京知青时的情景。那是20世纪80年代,王强家的房子还是干打垒土坯房又矮又小,生活水平远不如现在,王强充满志气和阳光,巴图那顺这个牧区女子同样吃苦耐劳,刚强向上。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他们家是受益者,起初王强还不愿意离开牧区,后来因孩子们念书,才逼着他出来到乡里工作任职。今天再次来到新牧民王强儿子阿尔泰的家里,同王强祖孙三代人回首往事,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国家发展变化太大了,牧区牧民的生活水平真是翻天覆地。王强这批南京知识青年基础扎实知识丰富,当老师通天文晓地理,侃历史、议时政、算数学、讲理化,个个滔滔不绝,引人入胜,至今他们的学生还时不时把这些南京知青老师说得神乎其神。
        
        当然,像王强这样扎根牧区的不是多数,回到南京市或其他地方工作后,一如既往地与牧区往来的南京知青可以说是大多数。他们中有一位叫吴家铎,我同他多次交往过。他在牧区13年,担任过大队长,因为带领牧民致富,被评为“自治区劳动模范”;因为带领牧区青年人打篮球,建起过自治区第一个牧区灯光篮球场,荣获过“全国先进单位”称号;他还与牧民女孩斯琴结为伉俪,不仅能讲流利的蒙语,还会唱蒙语歌。我曾对他说,他有三个特点,南京人的特点、草原人的特点、南北融合者的特点,尤其是南北融合者特点特别明显。现在看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能不能走深走实,模范自治区建设能不能如期实现,实践过程中就需要有更多的“王强和巴图那顺、吴家铎和斯琴”。
      
        南京市第三中学高中生高志宏,曾在鄂托克旗原布拉格公社阿勒泰大队插队落户,三年的牧马放羊生活练就了他吃苦耐劳、勤勤恳恳的做人信条。1971年,高志宏同14位南京知青一起经过小队大队公社推荐被筹建中的棋盘井炼铁厂招工录用,成为鄂托克草原上第一代炼铁人。走进铁厂后一年时间里,高志宏与全厂职工一道顶酷暑、冒严寒,上山采石,进山修路,背石搬砖,在高高的脚手架上攀爬上下,加班加点,挑灯夜战,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第二年6月,一座8立方米的小高炉拔地而起,一座座机房、一排排料仓整齐排列,各种设备安装到位,炼铁厂一期工程提前完成了。当年7月,铁厂进入开炉试产阶段,三次试产失败,9月4日第四次开炉成功了,高志宏异常兴奋,为辛勤劳动换来的收获欢呼雀跃,此刻的铁厂人就像大庆人打出第一口油井一样感到无比激动、兴奋与自豪。在劳动的辛勤和愉快之余,高志宏等年轻人也收获了各自的爱情,14名知青在这里组建了幸福的小屋,5个家庭生育了第二代。
        高志宏和当地蒙古族知青王钢花结为终身伴侣,当他俩的宝贝女儿在棋盘井铁厂出生时,远在南京的奶奶特意给她取名叫高焱,“焱”是火花之意,奶奶认为,孩子的母亲是钢花,孩子是在钢花飞舞的炼铁厂高炉旁出生的,“高焱”就是最佳择名。从此,高志宏的后代身上永远留下棋盘井炼铁厂的印记。高志宏因为工作出色能力强,后来担任鄂托克旗委组织部部长、旗委副书记,伊克昭盟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等职,王钢花也曾担任过鄂托克旗工商局副局长、伊克昭盟工商局的科长等职务。
        一生就在鄂托克旗工作,退休前曾任鄂托克旗委副书记的吴宝山接受课题组专家专访时说,南京知青来到草原后,严酷的现实无情地撞击过他们的崇高理想,苍茫大地虽然可以描绘出一张张幸福的蓝图,可他们毕竟是南京大城市里刚刚走出校门且风华正茂、书生意气的一群有志青年,“转脖子”“捉虱子”“洗澡难”“看书难”“劳动累”……一件件从未遇到过的难题摆在他们面前,一次次痛苦折磨让他们长大成熟,他们学会了如何在艰难困苦中生存。他们学懂了能够在逆境逆流中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牧区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给他们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记,牧民“阿吾”“额吉”“阿哈都”使他们难舍难离常来常往不断,他们住过的房子尽管已成为“知青遗址”,但知青们的名字永远烙印在牧民心中,知青们教过的学生已经成为当地现代化建设的栋梁,知青们接生的孩子而今又在接生着新时代的孩子。
        如今,鄂托克草原和乌审草原,已经成为南京知青们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南京知青与草原牧民你来我往已然成为走亲串故的一件平常事。知青们接待过不少牧区牧民到南京市求医治病,推销草原特产,项目考察与学习。有些知青每到夏季就来草原避暑,有些知青为招商引资穿针引线,有些知青为校际交流铺路搭桥,还有些知青后代直接来草原投资办企业,更有甚者还在草原上买房安家。五十五年前,南京知青到草原是一件时代壮举,五十五年来,南京知青与草原牧民交往交流交融更是一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宏伟之举。内蒙古草原上曾经有过“最美草原为航天”“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等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经典故事,而今,我们非常有必要总结提炼概括好“南京知青在草原”这一内涵丰富、积极向上、意义深远的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交响曲,让这朵盛开在鄂尔多斯草原上的马兰花生生不息、永放光芒。

        第三个故事的主人是南京知青张志,她来伊克昭盟鄂托克旗前曾是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的一位初中生,个头虽然不高,可打小就要强不爱哭鼻子,报名到草原插队落户的消息告诉家人后,父亲还是希望她留在南京市或到苏北下乡,她不同意父母亲的意见真的哭了,父亲执拗不过就同意了。张志同13位南京知青一起被分配到鄂托克旗原苏米图公社察汗敖包大队插队落户。三年的放羊生活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中间有过从未经历过的孤独,也有过狂风大作暗无天日的片段,还有过羊群走丢且找不到的苦恼。尽管牧区的生产生活与南京比较既物质匮乏又文化单一,既散漫凌乱又茫然无措,但牧民们丝毫没有苦难之感,而且年年如此月月如此天天如此还乐在其中,张志也受他们影响,放羊生活也出现了新面貌,早出晚归不知不觉一天就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再不知不觉一年也就过去了。三年后,张志被推荐到伊克昭盟绒毛厂上班,同时还有60名南京知青一同被录用。    绒毛厂建在东胜区,这里是北方的一个小镇,是伊克昭盟行政公署所在地,新的工作生活环境比起牧区好一些,对张志而言,吃苦在前仍然是她的座右铭。三年的绒毛厂工作过程中,她表现不凡,被推荐到天津纺织工学院上大学。大学期间,她孜孜不倦,学业有成的同时还收获了终身伴侣胡三兴。她有留校任教和分配到南京市、北京市工作的机遇,只因伊克昭盟绒毛厂亟须人才,只因胡三兴是东胜人,回伊克昭盟绒毛厂工作就成他俩的必然选择。由于张志所学是毛纺织工程专业,回厂后很快就成为车间主任,接着成为技术副厂长,随着伊克昭盟绒衫厂的建成,张志成为绒衫厂技术副厂长,鄂尔多斯集团成立,张志成为集团执行董事,张志为鄂尔多斯集团及“鄂尔多斯”品牌的发展壮大作出了卓越贡献,为内蒙古羊绒工业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羊绒行业的科技进步贡献了青春和力量。她三十多年致力于山羊绒纺织领域的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及创新管理工作,由张志兼任主任的“国家级技术中心”已参与制定国际IWTO标准一项、国家标准五项,行业标准二项,企业标准十六项,为羊绒行业技术标准的进步与实现国际化发挥了重要作用。胡三兴曾任内蒙古鄂尔多斯羊绒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同张志一起工作的南京知青张登杰对课题组人员说,1968年,年仅17岁,长得又瘦又小的学生张志,梳着一对羊角辫,脸上总是呈现着乐呵呵的笑容。她是家中老大,在同学眼中,性格活泼开朗,是一个能团结大家,凡事放得开、能包容的乐天派,她笑称自己头脑简单,但充满正能量,凡事有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淡定。响应毛主席的号召,这一年,他们全家都下乡插队扎根农村,只是她选的目的地非常遥远——鄂托克草原。在工作岗位上,张志深知“实践出真知”,因此毕业回到公司,从未因大学生身份而感到优越,而是主动选择在生产一线工作多年。她认为,能力源于一点一滴的积累,不管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经验,都需要慢慢学习和钻研。在车间繁重工作的反复打磨下,当年那个初出茅庐的女孩子成了公司的技术骨干。当公司从国外引进先进生产设备时,张志给予了强力的技术支持,亲自上阵指导工人生产。“踏实、肯干”是张志从不曾更改的人生态度。潜心研究技术, 为公司发展、为民族品牌的树立默默奉献,张志诠释了拼搏与志向的意义。她始终相信,成功不过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人生最精彩的不是圆梦的瞬间,而是坚守志向的一路艰辛。和张志一起插队落户的王岭对课题组人员说,张志是个不得了的南京知青,她从放羊女孩子成长为世界级羊绒技术大师,她的贡献非同小可,她的人生非同寻常,她没有辜负时代对我们这一代青年人赋予的历史使命,她不畏艰难险阻的奋斗努力换得了精彩灿烂的人生,尤为可贵的是她在草原献了青春,现在又引导孩子再献青春。
        课题组专家在访谈过程中,还意外获得一份鄂尔多斯集团总裁王林祥与秦雯夫妇于2018年8月14日写给曾在羊绒衫厂工作过的南京知青的一封信,信中说:各位知青朋友们,喜闻南京老知青再次相聚在鄂尔多斯这块曾经生活战斗过的故土,并前来罕台现代羊绒产业园共同检阅和见证鄂尔多斯集团40年的发展成果,作为一名68届毕业生和羊绒战线的一名老兵,我和大家一样有着同样的时代记忆、同样的人生感慨。此时此刻,我很想和大家一起共叙韶华情,畅饮友谊酒,但是很遗憾,我们因事在外不能出席,谨以此信,致敬我们最美的青春和无怨无悔的人生!致敬鄂尔多斯的老朋友和亲人们!一代又一代人在不同时代里演绎着不同版本的青春史诗,一代又一代人在不同环境中唱响了不同旋律的青春之歌。我们这一代是伴随着共和国一起成长的一代,我们的经历也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那个时候的我们,是那样的风华正茂,怀揣着青春的梦想,义无反顾地投身时代大潮;那个时候的我们,是那样的壮志凌云,无惧严寒酷暑战天斗地,不怕艰辛劳累一往直前;那个时候的我们,是那样的激情澎湃,生活是苦的,但苦中有乐,工作是累的,但乐在其中。这些天我一直被央视一套热播的电视剧《最美的青春》感动着,青春的记忆总是勾起我的万千思绪。虽说电视剧的场景在坝上,但是那一幕幕情景也曾在鄂尔多斯这片草原上更加真实地上演过,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和剧中人一样,我们的青春同样是最美的青春!感谢生活给予我们的成长那么多磨炼和铺垫,经历了那些年的艰难与困苦,我们就再没有吃不下的苦;经历了那些年的憧憬与奋斗,我们就不再彷徨度日,不会企图安逸。大家分别后各奔东西,经历了不同的奋斗人生,在不同的战线上都成了各自领域的精英翘楚,但鄂尔多斯永远是大家温暖的家,这里珍藏着我们最珍贵的青春记忆。感谢时代的回馈,我们是幸运的!这当中,既有和我们在绒毛厂一起工作的老朋友,也有和我们一起为鄂尔多斯羊绒事业打拼了一辈子的老战友。正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鄂尔多斯才发展成为世界羊绒大王和中国纺织服装第一品牌,带领中国羊绒产业走向世界,走向繁荣。我们永远忘不了那些年大家一起工作、一起创业的情景,永远忘不了南京知青为鄂尔多斯奉献的青春岁月。在这里,我代表鄂尔多斯集团,衷心感谢各位为鄂尔多斯羊绒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绚丽的青春已逝,奋斗的青春犹新,回首往事,有故事、有酸楚、有刻骨铭心的记忆;今日一聚,一定要有欢歌、有笑语、有青春的闪光和夕阳红的幸福!感谢伟大的时代!致敬最美的青春!欢迎各位朋友常回家看看!
        课题组专家专访鄂托克旗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蒙根花时,她说,南京知青来草原是时代产物,他们来草原前胸怀壮志、满怀豪情,来到草原后在苍凉旷野上结识了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憨厚包容、勤恳踏实的牧民,交往交流交融中,丢掉了幻想、虚荣,学会了生产生活,懂得了奋斗的不易,明白了人生的意义,成长为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放牧时平添了不少游戏情趣,拉骆驼中注入了许多文化色彩,水利队劳动场上生龙活虎欢歌笑语,牧民们羡慕他们知识渊博、活力四射、身怀绝技、花样迭出、学啥会啥、样样精通,由于双方彼此需要,知青们很快就融入牧民的生活之中。从他们相处的故事中不难看出,休戚与共、荣辱与共、命运与共已然是他们之间关系的核心内涵,甚至在他们之间也有生死与共的故事流传。课题组专家学者们应该精耕细作,探究南京知青与草原牧民半个多世纪以来为什么还会如此频繁地往来,而且“知青后代”与牧民后代之间能够继续弘扬上代人的优良传统。 
       
        针对被访谈者所说的话语,课题组认为,鄂尔多斯从古至今就是南北之间经济交往的大通道,茶马互市、绢马互市的典故流传甚广,也是农耕与游牧文化交流的大舞台,昭君出塞、文姬归汉的经典家喻户晓,更是各民族交融的大熔炉,漫瀚调、蒙汉通婚的故事名扬海内外。正因为这里有着厚重的历史,才孕育出波澜不惊且魂牵梦绕的璀璨现实,更会助推好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示范市的美好未来。
        文章来源:《鄂尔多斯日报·学会研究》专版,2024年1月4日
           


责任编辑:学言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