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成吉思汗文化论坛入选论文
来源:未知 作者:鄂尔多斯学研究会 人气: 发布时间:2011-09-29
摘要:序号 作者姓名 论文题目 1 乌兰察夫 鄂尔多斯文化走向世界的新视野 2 潘照东 和谐发展共享繁荣 3 刘开美彭美春 论伊金霍洛成陵文化的本质特征 4 杜新艳 创建伊金霍洛发展的加速器:成吉思汗管理学院 5 苏爱英 简析成吉思汗的成功要素及其启示 6 姚鸿起 帝王
序号
|
作者姓名
|
论 文 题 目
|
1
|
乌兰察夫
|
鄂尔多斯文化走向世界的新视野
|
2
|
潘照东
|
和谐发展 共享繁荣
|
3
|
刘开美 彭美春
|
论伊金霍洛“成陵”文化的本质特征
|
4
|
杜新艳
|
创建伊金霍洛发展的加速器:成吉思汗管理学院
|
5
|
苏爱英
|
简析成吉思汗的成功要素及其启示
|
6
|
姚鸿起
|
帝王庙祭祀文化的是与非
|
7
|
姚克成
|
打造伊金霍洛的文化品牌应该从细节抓起
|
8
|
格·孟和
|
论成吉思汗的文化意识
|
9
|
马 冀
|
拒绝千城一面 坚持民族特色
|
10
|
甄达真
|
成吉思汗是蒙古民族文明生活的倡导者和推进者
|
11
|
高迎峰
|
探析成吉思汗的创新之道
|
12
|
董 婧
|
学习成吉思汗的管理智慧 打造伊金霍洛旗“五个最”
|
13
|
胡凤岗
|
用成吉思汗文化之“魂”打造伊旗城市文化品牌
|
14
|
却拉布吉
|
元大都宫殿的平面设计特点探微
|
15
|
乔布英
|
伊金霍洛城市形象突显成吉思汗文化之我见
|
16
|
宝音满达胡
|
成吉思汗文化是鄂尔多斯草原文化的精髓
|
17
|
哈斯朝鲁
|
成吉思汗文化与伊金霍洛城市形象
|
18
|
奇·斯钦
|
清代成吉思汗八白室及其主祭神象征物考辨
|
19
|
李申德
|
论成吉思汗文化元素与伊金霍洛城市品牌形象
|
20
|
陈有和
|
成吉思汗与伊金霍洛的旅游文化经济
|
21
|
杨 莉
|
如何打造伊金霍洛旗的城市品牌
|
22
|
那顺乌力吉
|
成吉思汗八白帐与鄂尔多斯城市形象建设
|
23
|
王其格
|
传统信仰文化在当代文化多元格局中的作用
|
24
|
苏丽娅 赵漠
|
传承成吉思汗文化 塑造伊金霍洛城市品牌形象
|
25
|
旺楚格
|
浅谈成吉思汗文化元素与伊金霍洛城市品牌形象
|
26
|
马建军
|
提升与发展:“成吉思汗文化”进一步建设的思考
|
27
|
朝戈金 宝斯尔
|
提升民族文化建设的丰富内涵 开启草原旅游品牌的升级幅幕
|
28
|
朱建强
|
实现“五个最”的文化支撑
|
29
|
王雅丽
|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观” 促进伊旗节约型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
|
30
|
訾乌仁
|
对伊金霍洛旗创新性地实现文化旅游项目的设想
|
31
|
杨 勇
|
东联旅游与成吉思汗文化
|
32
|
冯纯铸 葛大力
|
伊金霍洛文化旅游向高端延伸 科学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刍议
|
33
|
张冷习
|
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
34
|
包海山
|
成吉思汗文化元素与“数字伊金霍洛”
|
35
|
刘 敏
|
煤产业、非煤产业与可持续发展
|
36
|
穆鸿利
|
伊金霍洛城市形象当突出“天骄”精神
|
37
|
劭男 乌日娜
|
汲取成吉思汗文化精华 打造伊金霍洛城市品牌
|
38
|
江 川
|
成吉思汗识字否考
|
39
|
潘 洁
|
继承成吉思汗文化遗产 促进伊金霍洛富民强旗
|
40
|
斯钦朝克图
|
论建设成吉思汗文化城
|
41
|
穆 春
|
浅析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
42
|
丁向明
|
建设“蒙古源流”文化旅游品牌
|
43
|
于 妍
|
伊金霍洛旗,离文化强旗还有多远?
|
44
|
赵子杰
|
塑造城市形象 提升城市品位
|
45
|
杨满忠 杨启兆
|
成吉思汗“文德教化”思想述略
|
46
|
李 璇
|
成吉思汗的扩张力与伊金霍洛旗“五个最”的建设
|
47
|
沈昌炜
|
论以成吉思汗文化塑造伊金霍洛城市品牌形象
|
本次论坛,征集论文从今年3月开始,至8月25日截止,应征者十分踊跃。论坛组委会办公室组成专家组,经初审、复评、联评,最终确定入选47篇。入选论文作者将被邀请参加10月上半月在伊金霍洛旗举办的论坛(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对未入选论文,依照当初约定,一律不退稿,敬请见谅,谢谢参与。
论坛组委会办公室
2011年9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