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动态 地方学研究 著作索引 鄂尔多斯学研 专家索引 学术研究 照片库 影视库 关于我们

《鄂尔多斯学研究》专刊

旗下栏目: 《鄂尔多斯学研究》专刊 鄂尔多斯日报专版

伊金霍洛旗,离文化强旗还有多远?

来源:2011成吉思汗文化论坛入选论文 作者:于 妍 人气: 发布时间:2011-11-18
摘要:摘要:当前,伊金霍洛旗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转折期,旗政府在制定十二五规划中重点突出了我旗将建设全国文化氛围最浓厚的地区之一,但在这一时期,伊旗民族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正在起步,来自面对市

        摘要:当前,伊金霍洛旗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转折期,旗政府在制定“十二五”规划中重点突出了我旗将建设“全国文化氛围最浓厚的地区之一”,但在这一时期,伊旗民族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正在起步,来自面对市场、文化品牌、文化消费等各方面的矛盾和问题都不容回避和忽视,离文化强旗的标准还有一定差距。对此,我们要从转变观念入手,树立良好的发展意识,坚持正确的发展原则,实施有效的发展战略,加强民族文化的市场管理,抓好民族文化的消费导向。

        关键词:文化产业;民族文化;蒙元文化

 

         一个城市是否具有吸引力,是否具有竞争力,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它的文化资源、文化氛围、文化发展水平。未来城市的发展以文化论输赢,这是众多文化学者的共识。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在中国共产党伊金霍洛旗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对伊旗未来五年的发展提出了“五个最”战略目标:全国经济最富裕、人居环境最优美、文化氛围最浓厚、基础设施最完善、人民生活最幸福的地区之一。而建设全国文化氛围最浓厚的地区之一,就是要保护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打造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塑造地区文化品牌,努力实现由文化名旗向文化强旗的根本性转变。这一战略部署旗帜鲜明地指明了伊金霍洛旗打造文化强旗的发展方向。

        伊旗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被世人瞩目,依托以成吉思汗为代表的蒙元文化这一文化品牌大力发展我旗民族文化产业,无论从现实还是长远都具有重要意义。但伊旗文化产业在不断发展与创新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民族文化产业相关政策与法规不健全,文化体制改革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尚未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民族文化品牌,导致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后劲不足;我旗居民文化消费水平普遍偏低,消费需求增长缓慢,特别是农村地区的文化消费同日益增长的物质水平不相适应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伊旗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 伊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伊旗经济发展出现突飞猛进的景象,发展速度居于国内前列。2010年底,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80亿元,增长22%,总量全市第三;地方财政总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10亿元,增长37.5%,成为自治区第三个财政收入过百亿的旗县区;地方各项经济指标屡创新高,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跃居全国百强第37位,跻身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区)前三位,经济社会发展迈入新阶段。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伊旗文化产业也在兴起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文化产业的规模与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但是到目前为止该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仍远远低于发达地区平均水平。以2010年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增加值为例,其值占GDP比重达到2.5%,已经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却远低于发达省市5%的水平。根据鄂尔多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到2015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我们离这一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根据有关数据和现有的情况汇集,初步分析伊金霍洛旗文化产业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文化产业总体上呈逐步加快趋势。2010年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成吉思汗陵旅游区申报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进展顺利,全旗年内接待游客17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亿元,增长17.6%,荣获“最具影响力中国西部十大旅游休闲示范县”称号。第二,实施文化提升工程,组建群众性文化艺术团体16个,圆满承办全区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国民歌榜听众最喜爱的歌手颁奖晚会,成功举办“第二届成吉思汗文化论坛”,完成“中国成吉思汗祭祀文化之乡”申报工作。第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进一步推进了以成陵为主的成吉思汗文化产业园区建设,重点建设了成吉思汗博物馆、蒙元陶瓷博物馆等项目,人文和旅游效应明显增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面对市场,民族文化受到异化的程度越来越高

        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一般现代化程度相对较低,如何使少数民族群众较快脱贫,走向富裕道路。一般政府官员们考虑的是经济发展问题,即千方百计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大力提高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其中一个主要的办法就是运用市场的手段来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从政府的角度看,没有比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即迅速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更重要的事情了,但至于在这个过程中民族文化本身会受到怎样的影响,一般是不会过多考虑的。在经济快速开发的过程中那些构成一个民族或民族区域的基本特征的文化因素,如观念、语言、生产方式、日常生活方式等也在逐渐改变,游牧农民不住蒙古包了,而是住上了移民小区,在提高少数民族的生活质量的同时改变了他们的价值观和千百年来的生活习惯,因此他们已经开始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却是以民族文化特色的弱化与消解为代价的。越是具有民族色彩,从而越是具有旅游吸引力的地方,其商业化、市场化的程度就越高,从而,这些民族的、传统的文化受到异化的程度也就越高。在开发民族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也发生了经济与文化的一对悖论,那就是,如何在实现现代化与保持传统文化特色之间找到一条可行的路子,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2.未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民族文化品牌

        目前,不少盟市旗县的文化产业结构雷同,旅游开发内容趋同,失去了独特性,尤其在一些娱乐项目的建设方面,这种同一开发模式十分普遍。大家各自为战,搞的产品项目大多一窝蜂,同一产品同一项目重复生产重复建设,要么均是草原旅游,要么都搞节庆活动,小而全小而散,质量没有保证,没有着力发展地区独特的文化产品项目造成总体落后。另一方面受产业规模和集约化程度小的限制,对丰富的文化资源缺乏深入挖掘和创新,无法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民族品牌产品和企业,加之诸多行业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很低,难以创造出高档次产品。另外,有很多产品大部分都在相互模仿或抄袭,缺乏创新研发能力,使得文化资源和高新技术结合的高附加值和高回报的品牌文化产品难于批量涌现。

        3.文化消费水平偏低

        从文化消费需求来看,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后,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社会文化产品消费将大大提升,但最近一两年,鄂尔多斯在给公众的印象是一夜暴富的神秘之地,这里的人们嗜好豪宅和好车消费,在城市中鲜见报刊亭和各种书店等文化消费场所。群众在本地用于文化娱乐消费方面的支出明显偏低,并且滞后于其他方面的消费支出。如何开发和释放居民潜在消费能力,更好地发挥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是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是农村牧区文化产业发展缓慢,文化水平不高,低质的文化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稳定。一是偏远地区的贫困农村,经济还相对落后,信息不畅,交通闭塞,电视报纸资源短缺,文化生活贫乏单调,文化市场启动乏力,文化产业基本还是一片空白。二是参与城市改造的城中村,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逐步升温,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与单调、滞后的文化娱乐形成强烈反差,与迅猛发展的城市文化产业相比,农村文化产业就显得有些稚嫩和脆弱。

        由于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扩大,政府频繁征地,农民在失去土地的同时获得了可观的经济补偿,富裕起来的农民的文化生活却十分贫乏,主要表现在文化品味不高,科技含量较低,由于自然经济形成的小农意识、传统文化的长期积淀,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加上地域的限制,农村文化产品在初始阶段难免具有低俗、落后的文化品味和文化内涵,缺乏具有时代气息、高雅格调和健康内容的文化精品,更为严重的是,“黄、赌、毒”等问题在农村就显得非常突出。

         二、 推进伊旗文化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如何大力发展我旗的民族文化产业,将浓郁的民族文化资源很好的开发利用,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完善、不断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保护民族文化“原生态”,不要让市场做“哈哈镜”

        利用市场发展民族文化,而是把市场当成了“哈哈镜”,为了赢利而随意改变、歪曲甚至捏造所谓的“民族文化”。其结果,不仅伤害了少数民族的感情,影响了民族团结,同时也损坏了民族文化在市场中的形象,破坏了它所应有的市场潜力。对一些有价值的民族文化遗址、景点,如果一时缺乏资金和充分的论证,宁肯暂时放一放,也不要轻易去做低水平的、粗劣的开发。由于一些民族地区大多是经济贫困地区,民族文化部门即使认识到某一文化资源的价值也往往无力做高水平的开发。于是,在利益的驱动下,当地对一些景点和遗址做急功近利的低水平开发,其结果,一些应保持原样的景点被不恰当地进行了“维修”, 我们反对民族文化在市场中的产生不恰当的“变形”,反对把市场当成“哈哈镜”,反对为了单纯的赢利而对民族文化进行不负责任的改变、歪曲,反对因为急功近利而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破坏性的开发。

        (二) 精心打造蒙元文化“旅游名片”

        目前,文化品牌建设已经在中国如火如荼的展开了,很多城市文化品牌大家已经耳熟能详,如“七彩云南”“好客山东”“大美青海”等知名文化品牌,文化产业以其可持续、绿色、低碳、高回报、环境友好的众多优点成为各个城市和地区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文化对城市营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做好文化品牌,是城市营销致胜的法宝。伊旗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长眠之地,素有“天骄圣地、煤海绿洲、和谐家园”的美誉。从全旗范围看,以成吉思汗为代表的蒙元文化是伊旗最具代表、最独具特色的文化特征,以这个文化品牌为基础,深入挖掘,不断创新,几年来一直致力于蒙元文化的开发,做好相关文化的景区、景点的挖掘、修缮、保护、重建等工作,正在重点建设了成吉思汗博物馆、蒙元陶瓷博物馆等项目。

        (三)让文化消费成为新的亮点

        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的文化消费量存在3000亿元到4000亿元的结构性缺口。专家分析,文化产业在强有力需求的带动下,有望迅速成长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伊旗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当前城乡居民文教娱乐等文化消费支出的需求逐渐上升,居民文化消费已经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目前伊旗已经进入消费结构升级期,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本区市场空间,让文化消费成为新的亮点。

        另外让文化消费要体现城乡同步发展,要丰富农牧民文化生活,重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要净化农村文化市场,宣传、文化、公安、工商等有关部门要齐抓共管、标本兼治,对农村的“文化垃圾”进行清除治理,提高农民警惕意识的同时强化农民对文化艺术的鉴赏能力,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袭。同时要转变观念,树立农村文化产业的意识。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城乡的同步协调,农村是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潜在的巨大市场。针对目前全市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层次较低,对层次、多方面的文化消费需求不能满足的问题,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首先要面向市场,突出重点,量力而行,以人为本,政策引导,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建设农村教育文化娱乐设施。

 

参考文献

[1] 吕瑛. 经济文化与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建设.北方经济,2005.
[2] 乔然. 西部大开发与文化产业.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01. 
[3] 明锐. 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方向. 实践,2005.

责任编辑:于 妍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