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动态 地方学研究 著作索引 鄂尔多斯学研 专家索引 学术研究 照片库 影视库 关于我们

《鄂尔多斯学研究》专刊

旗下栏目: 《鄂尔多斯学研究》专刊 鄂尔多斯日报专版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观” 促进伊旗节约型生态文明城市

来源:2011成吉思汗文化论坛入选论文 作者:王雅丽 人气: 发布时间:2011-11-17
摘要:【内容摘要】:生态文明城市发展已成为伊旗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经济环境、生态环境、法治环境、居住环境几个方面的有机互动出发,研究并分析构建伊旗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发展目标体系,提出伊旗

        【内容摘要】:生态文明城市发展已成为伊旗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经济环境、生态环境、法治环境、居住环境几个方面的有机互动出发,研究并分析构建伊旗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发展目标体系,提出伊旗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三个发展态势与发展道路:绿色发展的可持续道路、低碳经济的工业化道路和生态文明的城市化道路。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观”,加强城市规划科学性与权威性,促进伊旗节约型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通过生态环境的优化、空间资源的优化、经济结构的优化,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自然生态空间和人类生存空间的协调,加快构建生态经济体系,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建设低碳城市;不断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努力建设市民幸福的绿色家园,把伊旗打造成集园林城市、集约循环、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城市。引领鄂尔多斯市的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城市生态文明系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和城市发展的方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这不仅涉及到城市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和生态重构,更涉及到发展观、价值观、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根本性改变,己经成为我国城市现在和未来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和城市现代文明的发展方向。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是当前我们党和国家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的战略部署。环境严重污染生态服务功能下降,能源消耗迅速增长,水资源短缺且利用效率低下,防灾减灾体系脆弱城市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大城市交通拥堵汽车尾气及噪声污染严重,这五个问题正在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环境瓶颈。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随着十七大“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很多城市纷纷打出向生态城市转型的口号,如何加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也成为热门讨论的话题。此外,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还决定着中国能不能成功地由工业社会走向生态社会,由工业化发展模式转向生态化发展模式。因此,加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一、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深刻理解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古人云:天地间,莫贵于人。人类又是生态系统的主体。生态环境恶化,是当今世界性难题。人们研究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是试图找到从根本上遏制恶化趋势,求得生态平衡。生态文明是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之上的文明形态,是现代工业高度发展阶段的产物。这种文明形态追求有效的经济增长、公正的社会环境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本质要求是高效低耗、无毒无害、互利共生,通过改变人的行为模式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达到经济增长与环境相互协调、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脱钩、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利于人与人的和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相辅相成、相互联系。坚持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与坚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和实施工业强市、城镇化带动战略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不是要回到原生态状态,而是在现代化进程中选择更先进的生产方式,通过更科学的制度安排,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既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又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赢,使青山绿水与金山银山和谐统一;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绿色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建设生态城镇、生态文化,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减少污染排放,加强污染治理,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所以我们要努力提高对建设生态文明重大意义的认识。

        二、科学探索生态文明城市模式及其建设的有效途径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要坚持生态优先、倡导绿色崛起。在发展理念上,从传统征服自然的理念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在发展方向上,努力由外延式粗放型开发向集约化生态型方向转变;在发展模式上,加快推进从投资拉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生态城市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基本途径及如何体现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以人为本”?

        (一)从资源消耗型向生态友好型转变,科学规划,依法治市,加强城市规划科学性与权威性,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

        第一,要端正城市规划指导,避免城市定位超越经济发展阶段和资源及环境的承载能力,盲目追求高速度和高标准。要实事求是地分析城市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和有利条件,从宏观区域经济的高度界定城市发展的总体功能和发展定位,科学界定城市的人口规模、用地规模、环境容量、城市化速度、市场力量和城市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方向和重点。增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指导性。

        第二,城市规划要考虑城市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避免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

        第三,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过程中,要立足城市文化的挖掘,突出气候、人文、地理、历史、经济、民族特色,避免“千城一面”。

        第四,城市规划要注意与区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产业规划等有效地衔接。

        第五,积极推行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决策、实施、监督全过程。

        (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要做到两个优化,即生态环境的优化、经济结构的优化。

        一是,做好生态环境的优化

        1、加快伊旗现代生态经济型林业大市建设步伐,构建充满活力、富裕文明、和谐稳定、山川秀美新伊旗。

        全民动员搞绿化,要坚持以人为本,农民增收,生态先行的原则,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树立新的理念,因地制宜,集中连片,优化配置。始终坚持政府主导、群众参与、主管部门负责的原则。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必须要政府组织,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来参与。在城市园林绿化中要力戒浮躁的作风,摈弃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的短期行为和浮躁作风,城市园林绿化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福荫子孙、利在后代的长远的工程,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有长远行为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是最重要的。建议“十二五”期间,伊旗的生态园林城市总体规划应围绕:“以城市中心区域为重点,以荒山绿化为根本,以身边增绿为亮点,以通道绿化为骨架,以乡村绿化为基点,以平原绿化为网络,”积极推进干果经济林生态富民工程,生态林经济化,经济林生态化,形成点线面相结合,宽林带、多层次、立体化、城乡一体、田林交错、山川平原衔接、纵横交织的绿化新格局。

        2、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伊旗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就是改变过去不太注重生态效益,不太注重城市园林绿化内涵发展的模式,提高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完善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的机制,强化生态效益与综合功能协调发展。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具体可概括为“三节、两缓解、四减少”。“三节”即节地:推广立体绿化、广场绿地、停车场绿化。节水:要推广乡土树种、草种,引进干旱地区耐旱树种,防止大草坪、洋草坪。推广适用的滴灌技术。提倡中水回用。节财:防止浪费、防止到深山老林挖大树,引进昂贵的树种,防止出现塑料树、塑料花、火焰灯代替绿化的行为。“两缓解”: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要从“三节”出发,不断缓解城市发展与耕地资源保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短缺等环境承载力的矛盾;缓解城市中心区绿地建设滞后的矛盾;制止一些地方重复改造,高价建绿,对树种反复重建造成严重浪费的问题。“四减少”: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要和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结合起来。在节地、节水、节财的基础上,达到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减少城市空气和水体污染,减少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的耗能,减少城市交通和其他方面的能耗的目标。

        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以“维护生态安全、增加绿地面积、提升绿化水平、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伊旗在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上,一定要紧密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与资源,全面保护和系统利用已有的树木和植被,要优先使用成本低,实用性强,本地特色鲜明的乡土树种,形成具有地域特色与文化的生态环境;在植物配置上,要坚持以乔木为主增加绿量,注重植物的多样性,提高生态效果。同时,要尽可能选择节水耐旱植物。在养护管理上,注重雨水拦蓄利用,注重微喷、滴灌等节水技术的应用,积极利用处理的尾水或中水。在环境建设上,提倡简朴、经济、自然的环境建设,尽量减少硬质铺装,并采用透水砖铺装地面,原则上不建雕塑、小品、水池和喷泉,水体驳岸不要硬化处理。提倡简朴、经济的绿化模式,提高绿化的投资效益,降低建绿和养绿的成本,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财力等资源,最大限度地增加绿量、改善生态,在尊重生态、改善环境的基础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高了人居环境的质量,实现城市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做好经济结构的优化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另一个重点在于城市经济结构的优化。城市要大力推动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生态工业、生态社会、生态服务业等的建设,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之路。城市经济结构如何优化?第一,要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构建生态型产业结构。伊旗要把培育和发展绿色经济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心任务,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先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劳动生产率高、附加值高、低污染、低能耗的产业。从源头上削减污染负荷。以创建国际旅游城市为目标,大力发展生态服务业;依托区位优势和自身的旅游资源优势,发展以休闲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和集度假、疗养、休闲于一体的生态服务产业,加快建设“成吉思汗文化休闲度假区和草原生态度假带”;加快工业园区转型升级,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推动工业园区向生态工业园区转型升级,以产业优化升级减少环境污染,充分利用开发区企业集聚、产业集群的优势,建设生产再生产过程的产业链。要注重提升优化存量结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第二,优先引进环保、节约型项目,注重调整优化投资结构。以壮大清洁型能源产业为突破,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加快发展以清洁能源、新医药、新材料为主的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最大限度地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伊旗具备发展风能、光能互补新能源的优势。在生产生活中,引导人们运用高新技术如光电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在沙漠化土地上“多采光、少用水”的大农业生产,走生态经济的路子。其中包括系列化的产业链,这里动植物资源种类多,耐干旱抗风沙,生存能力强且有很高实用价值和加工增值的经济价值。如生产出植物成为草业,经过养殖业,再加工增值,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进入市场流通消费等经济发展过程。整个过程中有高新科学技术含量,既增加社会财富,又增加劳动者收入,提高劳动者消费水平。

         三、创新机制,开创生态城市建设新局面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体制方面要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作用的同时,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组织引导及综合协调,建立起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新机制。要切实解决地方保护、部门职能交叉造成的政出多门、责任不落实、执法不统一等问题,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形成合力,集中力量办大事。积极探索“绿色GDP”,加快伊旗现代生态经济型产业发展。要加强新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研究和建立科学性和操作性强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狠抓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调整这个根本,持之以恒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建设生态经济体系;深入谋划城乡布局优化这篇文章,做大城市、做优产业、做美环境;着力突破体制机制这一瓶颈,建立实施一套全方位、多领域的宏观环境政策,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加快开发推广节能、节水、节材技术,推行资源节约的市场机制。开发资源节约型技术,推广节约型新产品和新工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新型节水、节能产品的开发者及使用者实行政策倾斜,提供低息贷款或财政补贴。对当前已有的优惠政策进行清理、规范和合并。加大节能基金投入,扩大节能基金适用范围。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节能新机制,积极推行国外普遍采用的综合资源规划、电力需求侧管理、合同能源管理、能效标识管理、自愿协议等节能新机制。

        四、突出城市个性,树立城市生态文明风尚

        为有利于生态城市的建设及其成果的保护,管理者应建立制度,提倡良好的公众环境行为,形成生态城市的规矩和风尚。大力弘扬生态文化,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观”,要求人们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把生态文化渗透到城市建筑、市民行为、社会风气、城市精神等方方面面。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要采取适当措施,提倡使用环保车;提倡以自行车作为上下班交通工具;提倡使用布袋子、菜篮子、饭盒子,拒绝“白色污染”;提倡“绿色旅馆”、“绿色饭店”;提倡商店与厂家结合对商品实行全程绿色服务;提倡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绿色家庭;提倡使用洁净能源等方式。要尊重、研究、发扬自身的特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制定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态城市建设方案,体现城市个性特点;要融“山水城市”、“园林城市”、“花园城市”、“田园城市”、“森林城市”、“卫生城市”、“健康城市”、“绿色城市”等于一体,把伊旗打造成集园林城市、集约循环、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城市。

        总之,生态城市是一个由自然、经济和社会三部分组成,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一个全面的、长期的、系统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过程。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就是促进经济从资源消耗型向生态友好型转变,是促进城市及区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生态演变的过程。伊旗要努力构建城市生态文化体系这个基础,大力引导全社会建立起生态友好、绿色文明的消费模式、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打牢资源永续利用、城市永续发展的内在基础。在“十二五”期间,抓住机遇,发挥优势,抓住城市现代化这一牛鼻子,突出“宜居”、“生态”、“文明”三大特色,加快现代宜居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步伐。要以一流新城树立生态文明建设样板,抓好新城区规划的完善和落实,鼓励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创新机制和政策,并把最新理念和科技成果运用到城市建设中,真正打造出生态文明建设样板,引领鄂尔多斯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市民幸福的绿色家园。

 

参考文献:

[1]《生态文明构建:理论与实践》俞可平,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

[2]《温州市生态城市建设评价俞对策研究》翁士增,浙江大学公共管理硕士论文,2005年

[3]《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思考》作者:高鹏、魏发辰 学术期刊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0卷第3期

[4]《坚持生态文明理念 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贵州省省长赵克志在2011年生态文明贵阳会议上的演讲 2011-07 

[5]《建设现代生态文明城市任重而道远》——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叶文虎教授《节能与环保》2011-05

[6]《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几点思考》作者:刘净、陈昊宇 学术期刊 长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9卷第5期

 

 

责任编辑:王雅丽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