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动态 地方学研究 著作索引 鄂尔多斯学研 专家索引 学术研究 照片库 影视库 关于我们

论坛研讨

旗下栏目:

创新研究 服务建设

来源:未知 作者:□ 杨 勇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8-23
摘要:秋序九月,鄂尔多斯天朗气清。值此地方学的应用与发展座谈会召开之际,我谨代表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向专程前来参加会议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诚挚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在此,我代表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会长奇朝鲁先生向来自全国各地方学团体的领导、专家学者,就我

       

        秋序九月,鄂尔多斯天朗气清。值此“地方学的应用与发展座谈会”召开之际,我谨代表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向专程前来参加会议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诚挚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在此,我代表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会长奇朝鲁先生向来自全国各地方学团体的领导、专家学者,就我们的办会治学的体会感悟以及未来发展愿景作一简要汇报。
        一、13年办会治学历程的回顾
        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成立于2002年9月16日,到今天已经整整13个春秋。鄂尔多斯学研究会的成立,是我们尊敬的会长奇朝鲁的首创。2001年鄂尔多斯撤盟设市,临近退休的老盟长在那一年,出于对家乡这片热土的热爱与依恋之情,意欲创办一个研究地方经济社会和历史文化的社团组织。他首先找到了时任宁夏大学校长、书记,宁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的陈育宁教授,找到了时任全国政协常委、内蒙古政协副主席的夏日同志,又聚合了一批鄂尔多斯退休的党政干部、专家学者,经过近一年的调研考察,最后决定成立“鄂尔多斯学研究会”。
        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初创时期,对地方学学科构建的认识还处于朦胧状态。陈育宁教授提出了一个框架性设计,指导研究会一步步地将研究工作开展了起来。研究会在短时间内便取得了诸多成果,创立不久就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学术界的普遍认同和赞扬。研究课题很快从历史文化拓展到经济、社会、生态、人物、精神等诸多领域,鄂尔多斯学作为一门地方学初具规模。
        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为探索地方学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主动开展了横向联系。2005年联合温州学、泉州学、潮州学、扬州学、徽学共6家地方学团体,共同倡导发起创立了“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鄂尔多斯学研究会首任了两届四年轮值主席,于2008年底将这副重担移交给了北京学研究所,至此,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的学术研究、信息传递、成果交流更上一层楼。
        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到目前为止,共有会员214人,团体会员35个,专家委员会委员125人。13年来成功举办30多次各类学术论坛及研讨会,参加全国各地学术会议达48次,出版发行82部学术专著和论集,编辑发行《鄂尔多斯学研究》专刊53期,出版蒙文版刊物和汉文增刊共8期,编辑发行《鄂尔多斯日报·鄂尔多斯学研究》专版146期;与《光明网》连续多年合作专设鄂尔多斯学研究平台发表学术文章,自成立之初建立了《鄂尔多斯学研究会》网站,已成为鄂尔多斯乃至内蒙古社科类最重要的网站之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我们又及时开通了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微信、微博和博客平台。13年来,我们共为广大读者提供了近2000万字的精神食粮。其中,《鄂尔多斯大辞典》《鄂尔多斯学概论》《成吉思汗文化丛书》(与东联集团合作)成为鄂尔多斯学研究的标志性文化工程并获得多个奖项。
        总结13年的办会经验教训和研究成就,奇朝鲁会长将其概括为“五个初步”:一是初步对鄂尔多斯学的学科学理进行了概念性、探索性研究实践,出版了《鄂尔多斯学概论》,立起了鄂尔多斯自己的地方学品牌;二是初步发挥了鄂尔多斯学在鄂尔多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功能作用,立起了鄂尔多斯自己的城市名片;三是初步聚合培育了鄂尔多斯学研究的一支专家学者和感兴趣的爱好者队伍;四是初步创作积累了鄂尔多斯学研究的一批论文著作和研究资料;五是初步确立了鄂尔多斯学及其研究会“立足学术,服务建设,创新机制,着眼发展”的办会宗旨,“向心,奉献;低调,务实;节俭,高效”的会风和“创品牌地方学,建和谐研究会”的前景目标。进入第三个五年,从2013年起,适应进入新常态、转型发展的大势,我会果断地由数量积累向质量提升转变,努力经营特色,力争多出精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以人为本,为民造福,从而把鄂尔多斯学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鄂尔多斯学研究的体会与感悟
        研究会初创之际,立足于从本地区实际出发,首先,我们将“存史、立论、资政、惠民”列为研究会的主要工作方向和任务。其次,在体制上精心设计适合自己的模式。第一,采用公办与民办相结合的方式。从最初的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到市社科院的鄂尔多斯学研究所,将群众性学术团体与政府事业单位相结合,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旨在实现鄂尔多斯学研究的共同目标,我会还是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联的直属研究会。有学者认为,这种体制的优势在于,它既能调动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又熟悉体制内的规则与需求,因而能较好地发挥作用。第二,创新性开展会员制与专家制相结合的方式。按照社团组织原则,研究会会员必须是属地人员方可入会,而鄂尔多斯学研究队伍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外地专家,因此,我们在实行会员制的同时,建立了一整套专家委员会组织体系,专家委员会中既有当地专家,也有外地专家,这样既扩大了研究队伍,提升了专家层次,又放大了研究平台,创新了办会模式。十几年间,专家委员会人数由最初的30名增加到125名,不仅有国内专家,也有国外专家。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由原宁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宁夏大学校长、书记、博导,我国著名民族史学家陈育宁教授担任。这不仅对鄂尔多斯学的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研究方向界定和应用服务创新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作为鄂尔多斯学学科带头人,极大地提高了鄂尔多斯学研究会的学术声誉和研究水准。
        再次,在运行机制上,坚持“举社会之力,办大众之事”的原则。在建会10周年时,我们总结研究会事业发展的原因之一,就是紧紧依靠了“四力”:即党政部门对研究会的购买力,企业家对研究会的资助力,专家们对研究会的智慧力,带头人对研究者的感召力。我们开展的研究项目和学术活动,来源于4个方面:1.受政府委托或授权,例如2006年的全区草原文化研讨会,2008年的经济发展高层论坛,都是政府主办,我会承办;2.研究会自立大型攻关项目。像《鄂尔多斯大辞典》《鄂尔多斯学概论》等,成立专家小组,实行集体攻关,实现精品工程;3.专委会或个人提出研究课题,研究会资助或立项研究;4.应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要求,针对性调查研究,解决问题,辅助决策,规划战略。研究会与东联集团的合作可以说贯彻始终、相得益彰。东联规划、实施成陵景区项目中,研究会协助其策划、扫清障碍、打通关节。两家还共同编辑出版了《成吉思汗文化丛书》。而东联从办公场所到项目经费都给了研究会慷慨有力的支援。此外,研究会还与鄂绒集团携手、编辑出版了《鄂尔多斯品牌战略》,就《鄂尔多斯盐业史》与市盐业公司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还与新大地、蒙凯、蒙泰等企业集团开展过合作与互动。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举社会之力,筹社会之资,集专家之智,办大众之事,得到了政府重视,社会肯定,专家拥护,成为鄂尔多斯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历史使命感的一支学术研究队伍,成为敢打硬仗,能打胜仗,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一支坚强的学术研究团队。
        13年来的办会治学,概括起来有这样几点感悟:
        第一,强化政府意识,当好智库参谋。地方学组织要始终主动把自己的各项工作置于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与指导、管理与监督之下;要始终将研究会的重大学术研究和活动主动纳入党委和政府的战略部署当中;要始终将研究会当成为党委和政府决策理政最好的智库和参谋。
        第二,突出以人为本,致力为民造福。社会科学研究,人是关键因素,研究会必须紧紧依靠专家的智慧和力量,必须依靠专家队伍发挥整体作用和才能。我们通过专家队伍的建设和壮大,形成强大的研究阵容,开展地方学研究。同时地方学研究必须面向社会,服务大众,必须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实践所需要的应用产品,服务于社会不同领域,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
        第三,继承优良传统,发扬创新精神。13年的研究探索,我们对鄂尔多斯地方学身怀敬畏,使我们更具有了文化自觉,更增强了文化自信。但是,我们认为作为地市一级的地方学研究机构,在当前科学技术急速发展推动社会文化出现前所未有巨大变迁的时代,我们一方面需要构建地方学学科理论体系,同时还需要痛下决心,狠抓应用服务。就文化而言,以鄂尔多斯为例,蒙古族文化为主体的地方文化,具有成吉思汗帝王文化、祭祀文化和古老的游牧文化特征,然而,几十年的时代变迁,面目全非,抢救在即,刻不容缓。反之,也为我们研究会提供了极其广阔的学术研究舞台和应用服务空间。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大力开展创新发展与传承保护、实践应用与理论研究,促进鄂尔多斯创新创业、转型发展、再铸辉煌。
        第四,明确发展方向,找准工作坐标。抓住重点,突出特色,立足现实,服务社会是我们研究会的发展方向。而“务实高效”是我们研究会的会风之一,这就要求我们不图虚名、不务虚事、注重实效、追求高效。研究会开立课题,开展研究,不面面俱到,不平分力量,不堆砌文字垃圾,不积累庸碌见解,这些已经成为我们的工作坐标和行动指南。
        三、鄂尔多斯学研究未来十年的发展愿景
        今后十年,我们将始终坚持“立足学术,服务建设,创新机制,着眼发展”的办会宗旨,大力弘扬“向心,奉献;低调,务实;节俭,高效”的会风,始终沿着“创品牌地方学、建和谐研究会”的奋斗目标继续前进。
        首先,夯实鄂尔多斯学研究的基础平台。我们要加强地方学档案、图书和资料的挖掘整理、研究探索、应用服务。实现地方学+互联网的理论研究与社会服务,形成品牌地方学研究的基础平台,存史资政的服务平台,教育实践的应用平台。
        其次,深化鄂尔多斯学理论体系研究。鄂尔多斯学的理论体系主要从六个方面构成,即历史文化、祭祀文化、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社会软实力、鄂尔多斯精神。《鄂尔多斯学概论》对于鄂尔多斯学六大领域已经做了基础性研究,奠定了鄂尔多斯学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学术体系。在今后的十年,将要继续深化研究,探索创新创业、转型发展时期鄂尔多斯学新的理念、新的实践,为将鄂尔多斯学打造成为全国著名的地方学学科而努力奋斗。
        第三,规范研究方式和项目管理。鄂尔多斯学研究主要突出了理论研究和实践调查两个方面,对于理论研究必须要以鄂尔多斯学研究的范畴为出发点,实践调查必须以鄂尔多斯地区的案例史实为依据,从而规范鄂尔多斯学研究方式和方向。鄂尔多斯学研究的项目管理,按照研究会项目管理制度,对于不同项目来源及其不同项目要求,采用立项、实施、评审、验收的项目管理流程,由专委会全程负责管理,以利目标性跟踪服务、专家式指导研究、成果化应用发表。有力地促进研究领域的拓宽,研究方向的把握,研究质量的提升。
        第四,大力开展地方学研究应用服务的实践活动。鄂尔多斯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理论研究必须与应用服务相结合。从今年开始,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与内蒙古大学鄂尔多斯学院实施校会合作、研学结合,使鄂尔多斯学走进校园,走入课堂,走向社会。首期实施的教学计划分别是鄂尔多斯历史与民族文化、鄂尔多斯区域经济发展、鄂尔多斯学名家讲座。本月所有课程已经开始教学,深受广大师生欢迎。在今后的十年中,我们将会重点开展鄂尔多斯学的知识普及、实践应用、社会服务。同时要编制教材,统筹选题,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教学质量,扩大应用范围,面向大众服务。
        第五,加强地方学研究的横向联合。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作为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成员之一,十几年来,我们同各地方学和地域文化研究团体的紧密联系、互动往来,信息沟通、成果交流,从中受益匪浅。在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积极参加到全国地方学研究的行列中来,主动地开展地方学的交流合作、互动往来,与全国地方学研究团体共同将“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打造成为中国地方学最高学术研究平台,将当代中国地方学研究推向新的历史发展高潮。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与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几近同时创立,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与全国各地方学研究团队共同担负着历史使命,地方学将成为服务地方建设,着眼社会发展的重要研究基地,也将成为传承民族文化,创新保护发展的重要实践平台。我们相信中国地方学终将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体系屹立于社会科学研究之林,让我们为之而努力奋斗吧!
谢谢大家!

  作者: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专家委员会常务主任委员

责任编辑:□ 杨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