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动态 地方学研究 著作索引 鄂尔多斯学研究成果 专家索引 学术研究 照片库 影视库 关于我们

鄂尔多斯历史

旗下栏目: 鄂尔多斯论坛 鄂尔多斯历史 民俗、祭祀 鄂尔多斯生态 鄂尔多斯人物研究 鄂尔多斯经济 鄂尔多斯文化 鄂尔多斯精神 【南京知青在草原

鄂尔多斯蒙古族传统文化

来源:《鄂尔多斯学研究》专刊2011年第 作者:旺楚格 人气: 发布时间:2012-05-16
摘要:鄂尔多斯蒙古族文化,不仅是鄂尔多斯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鄂尔多斯市的主体文化。鄂尔多斯蒙古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扎根于这块神奇的土地,形成独具特色、珍贵的文化遗产。鄂尔多斯蒙古族传统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成吉思汗

  鄂尔多斯蒙古族文化,不仅是鄂尔多斯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鄂尔多斯市的主体文化。鄂尔多斯蒙古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扎根于这块神奇的土地,形成独具特色、珍贵的文化遗产。鄂尔多斯蒙古族传统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成吉思汗祭典为代表的鄂尔多斯祭祀文化

  成吉思汗传统祭典,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独特、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是蒙古民族原始文化的集中体现,鄂尔多斯祭祀文化的经典。包括成吉思汗祭典在内的鄂尔多斯传统祭祀,显示着祭祀内容的原始性,祭祀内涵的神秘性,祭祀形式的独特性和祭祀传承的唯一性特点。鄂尔多斯祭祀包括长生天祭祀、圣主成吉思汗祭祀、苏勒德祭祀、圣火祭祀、山水神灵祭祀;在祭祀形式上集中体现了古老的奶祭、火祭、牲祭、酒祭、歌祭,保持了蒙古王朝时期的宫廷祭祀礼仪,成为举世瞩目的蒙古族传统文化经典。

  2.以鄂尔多斯婚礼为代表的鄂尔多斯民俗礼仪文化

  鄂尔多斯婚礼,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集民俗礼仪、民间歌舞、传统祝颂、民族服饰、传统饮食为一体的民俗礼仪活动,成为民间艺术的殿堂,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包括鄂尔多斯婚礼在内的鄂尔多斯民俗礼仪礼俗渗透到民族民间文化和生产生活当中,使鄂尔多斯民俗文化具有独特的特点。鄂尔多斯祭祀礼俗,外迎(路途迎送)、内迎(门前迎宾)等迎宾礼俗以及问候礼俗、待客礼俗、敬酒礼俗、献全羊礼俗、宰畜礼俗、节庆礼俗、丧葬礼俗等多种多样,显示出鄂尔多斯蒙古民族民俗文化的魅力。

  3.以宫廷“古如歌”为代表的鄂尔多斯音乐文化

  古如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鄂尔多斯蒙古族从十三世纪传承的蒙古王朝宫廷“礼仪国歌”,在盛大庆典开始时所唱的长调歌曲,它与普通的长调民歌截然不同,可谓世界唯一。包括古如歌在内的鄂尔多斯民歌,有几千首,从韵律上分长调和短调。长调民歌悠扬、舒展、豪放;短调民歌欢快、热情、奔放。鄂尔多斯民歌内容丰富,包括赞颂、思念、诉说、讽刺等多方面,曲调优美、语言流长、幽默,流传面广。《圣主的两匹骏马》、《森吉德玛》、《敬酒歌》、《送亲歌》等诸多歌曲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

  4.以民间《筷子舞》为代表的民间舞蹈艺术

  鄂尔多斯民间舞蹈,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筷子舞》,鄂尔多斯人几乎无人不会跳。民间《筷子舞》,一般在婚礼等喜庆场合,兴高采烈的人们拿起身边的筷子、酒盅等,随着欢快的鄂尔多斯民歌,进行舞蹈。《筷子舞》、《盅子舞》、《盘子舞》、《珠岚舞》、《顶碗舞》等鄂尔多斯民间舞,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是鄂尔多斯民间文化之精华,蒙古族民间舞蹈之经典,社会上产生深刻影响。

  5.以民间祝赞词为代表的鄂尔多斯礼俗文化

  鄂尔多斯祝赞词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尔多斯传统祝赞词非常丰富,其曲调、韵律、语言等保留着蒙古民族古老文化特点,以口头文学形式世代相传。鄂尔多斯传统祝赞词有数百部,包括成吉思汗祭奠祭词、神灵祭奠祭词、婚礼祝赞词、祝福词、招福词、祝祷词、人物赞、物体颂、骏马赞、五畜赞等多种多样。其中成吉思汗祭奠祭词就有50多部,5000多行;婚礼祝赞词就有20多部。这些祝赞词,都是通过民间艺人“洪晋”来展现。除此之外,鄂尔多斯有丰富的民间故事、民间诗词等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了独特的民间说唱艺术。

  6.以“珠拉格”为代表的鄂尔多斯节庆文化

  珠拉格,亦称马奶节。是鄂尔多斯草原牧人庆贺丰收,祈求长生天的盛会。当年,成吉思汗在客鲁伦河畔拉起万群牲畜的练绳,用九十九匹白骒马鲜乳献祭长生天,举行“查干苏鲁克大典”,祈求草原人畜兴旺,大地平安。这一庆典活动,在成吉思汗陵以“查干苏鲁克大典”世代传承,鄂尔多斯各地以“珠拉格”(马奶节)形式一直在传承。

   每逢盛夏季节,草原风调雨顺、水草丰美、牛羊肥壮,鲜奶像湖水一样丰溢,呈现一派丰收的景象。经过一年辛勤劳动的牧人,在这丰收的季节里,聚集在一起,举办“珠拉格乃日”(马奶节)。珠拉格举办那天,牧人们从四面八方牵来带驹的骒马,系在草滩上准备好的练绳上。祝颂人捧起吉祥的哈达,念诵《马驹赞》,用鲜奶抹画马驹,并举行选好马仪式。一群男性牧马人提着奶桶挤马奶,然后将马奶洒祭苍天和大地,这时祝颂人念诵祝赞词。仪式之后,聚集在草原上的牧人痛饮酸马奶,庆贺牧业丰收。接着举行赛马、摔跤、射箭等“好汉三项那达慕”,使草原充满欢乐……

   珠拉格,是鄂尔多斯那达慕大会的原型,具有鄂尔多斯各地除珠拉格外,还有敖包盛会、庙会、骆驼圣火祭典等诸多群众性传统节庆活动,显示着草原原始文化特点。

  7.以宫廷“珠玛宴”为代表的鄂尔多斯饮食文化

  宫廷“珠玛宴”,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蒙元时期的“内廷大宴”,是最为隆重的宫廷宴会,融宴饮、歌舞、游戏和竞技于一体的贵族庆典娱乐活动。鄂尔多斯蒙古族传承的珠玛宴,集古老传统的礼仪、风俗、歌舞、祝颂以及传统服饰、特色饮食为一体,展现蒙古族宫廷礼仪文化、饮食文化风采。鄂尔多斯特色饮食非常丰富,分白食(奶食)、红食(肉食)等几大类。其中敬献“秀斯”(全羊)就有多种多样,其中包括“全羊宴”、“羊背子”、“半羊宴”(包括“哈嘎斯秀斯”、“呼古斯秀斯”、“斡热勒秀斯”)、“羊头宴”、“肩胛宴”、“胸叉宴”等等,显示出蒙古族古老宫廷饮食习俗。

  8.以妇女头饰为代表的鄂尔多斯服饰文化

  鄂尔多斯妇女头饰制作工艺等,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尔多斯妇女头饰,以金银、玛瑙、珊瑚组成,每个头饰约十多斤重,保留了蒙古族古代的装饰传统,制作工艺精湛,显示出高雅、庄重、华丽特点。包括妇女头饰在内的鄂尔多斯服饰,如蒙古袍、帽子、坎肩、皮靴、玛海、腰带、鼻烟壶袋、银碗袋、针扎袋、火镰、蒙古刀、耳饰等,色彩斑斓、做工精细,具有蒙古族宫廷服饰特点。特别是鄂尔多斯贵族服饰,更具有特点,成为蒙古族服饰文化之经典。

  9.以漫瀚调为代表的鄂尔多斯民族和谐文化

  鄂尔多斯东部盛行的漫瀚调,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漫瀚调主要流行地准格尔旗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漫瀚调)之乡”。鄂尔多斯是蒙汉民族交融的地区。特别是近现代以来,蒙汉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创造了独具风格的蒙汉交融文化。漫瀚调是蒙汉劳动人民在生产和生活的交往中创造的以蒙古族民歌为基调,以汉族唱法为风格,精妙地揉合而成的一个独特的鄂尔多斯歌种。是蒙汉两族人民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的象征,是共同创造的宝贵的民族民间音乐财富。这种文化形式,渗透到民族歌舞、服饰、饮食、习俗、语言文字等诸多方面。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并具有极强的群众性、娱乐性,形成民族和谐交融文化。

 

      作者系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责任编辑:旺楚格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