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动态 地方学研究 著作索引 鄂尔多斯学研 专家索引 学术研究 照片库 影视库 关于我们

《地方学研究信息》

旗下栏目: 地方学研究 《地方学研究信息》 联席会成员 地方学动态

现代地方学的使命——研究地方,挖掘文化,传承文脉,服务发展

来源:《地方学研究信息》2023年第1期 作者:张宝秀 * 人气: 发布时间:2023-07-18
摘要: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地方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地方学也蓬勃发展 起来。现代地方学是一门交叉性、综合性、服务地方发展的应用理论研究学科, 其使命可以概括为研究地方,深耕乡土;挖掘文化,凝练精神;传承文脉,增强 自信;服务发展,智库引领。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地方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地方学也蓬勃发展起来。现代地方学是一门交叉性、综合性、服务地方发展的应用理论研究学科,其使命可以概括为研究地方,深耕乡土;挖掘文化,凝练精神;传承文脉,增强自信;服务发展,智库引领。北京学在履行地方学使命方面做出了典范。
        关键词:地方学;北京学;研究地方;挖掘文化;传承文脉;服务发展
        一 、综合学科,蓬勃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在改革开放以后的长期持续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逐渐出现了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热的现象;自90年代中期起,在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基础上全面综合研究地方、保护文化遗产、挖掘地方文化的地方学开始兴起,称为“某某学”的地方学研究机构陆续建立;进入21世纪,各地地方学研究机构更是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数量越来越多,在全国的分布范围越来越广。 各地地方学不断发展的成果之一,是在 2005 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学研究会牵头和几个地方学研究机构共同发起创立了一个地方学研究的学术联盟组织———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The Association for Chinese LocalStudies),为地方学、地方文化的研究机构和研究者搭建了一个地方学研究信息分享、工作沟通、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地方学研究事业的发展。2017 年 10 月,在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基地召开的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工作会议决定,成立中国地方学联席会学术委员会,加大推进中国地方学学科建设的力度,并从 2018 年开始,组织编辑出版《地方学研究》辑刊,每年
出版两辑,作为联席会的系列出版物,汇集地方学与地方文化研究成果,促进相关系列成果的持续积累,推进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分享,不断提升学术研究水平,扩大地方学与地方文化研究的影响力,打造“中国地方学”特色品牌。《地方学研究》第一辑、第二辑分别由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和北京学研究所负责编辑出版。 这些地方学是现代地方学(local studies,Localogy),不同于清末民初出现的以地域划分经学不同流派的传统地方学,如鲁学、齐学、晋学等,也不完全等同于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先后出现、初期以整理和研究地方文书文献为重点的敦煌学、徽学、藏学近代地方学的“三大显学”(近些年也已逐步转向综合性研究)。现代地方学,既不是史,也不是志,不同于地方史和地方志,不仅对地方情况进行记述,更重要的是将某一地域作为一个有机综合体进行研究,研究地方的文化、思想和规律,研究一方水土是如何养育一方人的。地方学,也不是专门的政策研究或部门学科,它是一门交叉性、综合性、服务地方发展的应用理论研究学科,可以说是地方文化研究的“升级版”。 现代地方学,是研究地方的综合性学问、综合性学科,把某个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区域(含城市)甚至国家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将其作为人文、自然要素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地域综合体进行跨学科综合性研究,研究其地方性特色、演变过程及其相互关系,探究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其如同中医学一样,具有系统性、综合性、辩证性的思维和研究模式。 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中,一直都没有独立设置的“地方学”之类的综合性学科,但是北京市教委等有关省市的教育主管部门在组织申报、评审高校重点学科、“高精尖”学科等工作中,明确鼓励申报新兴“交叉学科”学科。现代地方学是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是多学科之间的一个交叉学科,涉及历史学、地理学、文学、艺术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相应地,地方学的分支学科主要包括地方史、地方文化、地方文献、乡土地理、地方文学、地方艺术、地方经济、地方社会等。现代地方学成熟的标志应该是发展成为一个跨越性、融合性学科,每位研究者和每个研究团队都有一主多辅的学科视角、学术情怀和研究
范式、研究方法。 如果要给现代地方学学科明确一个使命(mission)的话,似乎可以概括为“研究地方,挖掘文化,传承文脉,服务发展”。
        二、研究地方,深耕乡土
        “地方”(place)是文化地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地方”不同于“空间”space)。空间被赋予文化意义的过程就是空间变为地方的过程。现代地方学就是要深耕脚下的土地,系统性、多要素、立体化、全方位研究地方,研究某一空间变为某一地方的历史过程,揭示其地域综合体的发展规律,科学分析地方的形成机制,对地方的未来做出判断。现代地方学研究的空间范畴是地方所在区域(不一定是行政区域,但目前多数为不同等级的行政区范围)以及与其相关联的3周边地区;具体研究对象原则上可以包括该地方的自然、历史、文化、社会、政治、经济、人口等各个方面;研究时限上起发端,下至当今,既研究历史,也关注现实和未来;研究尺度是宏观、中观、微观相结合;研究方法是纵向比较、横向比较和采用跨学科的方法,时间与空间研究相结合,自然科学方法和人文科学方法并用,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可以说,现代地方学研究是连接历史与未来、地方与世界、时间与空间、理论与实践、自然与社会、宏观与微观、单体与整体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与其他研究地方的单一学科相比,地方学研究某个地方的任何一个要素,有着明确的综合性、历史性和地域的视角、文化的视角,并在此基础上总结、追寻、研究地方发展的阶段特征、发展规律、发展动力与特点。现代地方学既具有本土性,又具有世界性;既具有历史性,又具有当代性;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应用性。所以,我国的地方学研究应是具有国际视野、中国特色的地方实践。近几年,我们与韩国、日本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澳门的地方学、地方文化研究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逐步拓展、日益深入。
        三、挖掘文化,凝炼精神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也是一个地方的灵魂。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
神文化,呈现在一个地方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地方学研究地方的根本任务,在于提供地方知识、深入挖掘一个地方的地方性(placeness),即地方的特性,集中体现在挖掘地方的独特文化,梳理地方文化的内容、类别、故事,刻画地方文化的内涵和人的特点,认识地方文化“形”与“神”的关系,彰显地方文化的特色、意义和生命力,凝练地方的精气神儿。地方所在区域的尺度大小不同,小区域与大区域以及全国、世界文化区之间,存在不同尺度的空间套嵌关系。小区域的地方文化、地方性,构成大区域的地方文化、地方性,进而组成民族文化、国家文化、世界文化。一个国家、民族内部各个空间尺度的地方文化都是构建民族文化自信的地方支撑。我国各个地方的地方学都是中国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地方学研究应重视在本地区、更大区域、全国范围内加大宣传、交流与合作的力度,首先要让本地人、本国人了解各个地方的文化特色,同时也应走向世界,加强与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
        四、传承文脉,增强自信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
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地方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地方学研究一个地方的地方性,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凝练地方精神,旨在表达和传承地方的、民族的历史文脉,推动保存地方的历史文化记忆,强化地方文化认同,增强地方文化自信。传承地方的历史文脉,对于地方而言,是将地方的文化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推动地方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国家而言,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对于世界而言,是为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做出积极贡献。历史文脉是人类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精髓。人类的历史是不能割断的,地方的历史文脉是应当得到尊重和延续的。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地方是一个有生命力的不断发展变化的有机综合体,地方文脉既具有稳定性也具有变异性,传承历史文脉,就是要传承好、表达好地方的优秀文化基因,这是形成和延续地方特色的基础。同时,也要对地方历史文脉构成要素进行价值判断,在尊重历史文脉的基础上对其构成要素进行扬弃、取舍,传承具有积极意义的文化基因,使地方连接着历史与未来,既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又不断向
更高层次发展。
        五、服务发展,智库引领
        现代地方学是一门有着较为浓厚的经世致用色彩的学问,在很多地方都发挥着文化智库作用,为地方的文化、社会、经济、政治、生态发展提供地方知识支持和理论支撑。近些年,现代地方学之所以得到蓬勃发展,正是研究地方文化、服务地方发展的需要,是多学科参与、综合性研究、全方位认识一个区域(含城市),总结其诞生原因、演变规律、发展机制、系统性规划其未来发展的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地方学研究也应遵循这一精神要求,在地方经济、社会、生态发展中推动“+文化”和“文化+”理念,深度解读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这些资源的价值、内涵、意义、特色及其承载的地方故事、中国故事,系统梳理、活化提取其蕴含的文化元素,构建出系统的文化谱系,为地方文化创意产业活化利用这些历史文化资源、聚焦文化生产前端、加大力度推动其向文化产品和生活用品的创意转化奠定基础,努力推动地方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让品味传统文化、享受美好生活、强化文化认同、传承历史文脉成为人民的日常生活实践,从而形成坚定文化自信
的广大人民基础和生动地方实践。
        六、北京学案例
        1998 年 1 月,经北京市政府编制办批准,设立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是一个实体性科研机构。2004 年 9 月,经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与北京市教委联合批准,设立北京学研究基地,是首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之一,以北京学研究所为核心。2008 年 11 月,接替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担任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轮值主席单位。2016 年 12 月,北京学研究基地入选由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联合研发的我国首个智库垂直搜索引擎和数据管理平台“中国智库索引”(ChineseThink TankIndex,CTTI)首批来源智库名录。2019 年 5 月,“北京学”获批列入“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名单”。
        北京学以地理学、历史学、考古学、设计学和民俗学为主体学科,设有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北京城市空间格局与发展动力研究、北京文化特征与文脉传承研究等重点研究方向,坚持学科交叉、综合、应用,以“立足北京、研究北京、服务北京”为宗旨,重视中观到微观层次的调查研究,坚持“时—空—人结合”“过去—现在—未来贯通”的研究视角,研究北京、挖掘文化、传承文脉、服务发展,积极开展北京城市及周边区域发展的综合研究和应用研究,充分发挥文化智库作用,努力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为首都北京强化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努力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和世界级文化城市提供智力支持。
        北京学研究基地充分发挥科研平台的学术活动组织和学术交流作用,每年举办一次北京学学术年会、一次基地工作会、一次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经常主办或合作举办全国性、国际性学术研讨会以及丰富多彩的其他学术活动;坚持撰写、编辑、出版年度《北京学研究》辑刊、年度《北京学研究报告》、科普丛书《北京学丛书》、学术著作丛书《北京学学术文库》等北京学系列出版物,与北京联合大学学报编辑部合作共同建设《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北京学研究”专栏,该栏目于 2011 年 12 月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工程名单。
        北京学研究基地自成立以来,充分发挥科研平台的学术活动组织和学术交流作用,承担国家级、省部级、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等各级各类课题100 多项,基地自设开放课题 300 多项;出版系列文集、报告集、专著近百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数百篇,撰写研究报告近百份,在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北京西山文化带与运河文化带研究、传统节日文化、北京文化史、北京宗教史与宗教文化、北京城市空间结构、京津冀历史地理关系等方面取得了一批代表性研究成果。
        近几年,北京学研究基地在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和学术影响力提升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为北京市委市政府部门科学决策的智库咨询服务作用日益加强。北京中轴线、三山五园、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等保护与发展方面的部分研究成果直接服务于政府部门的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区域发展决策,部分研究成果直接服务于首都北京文化建设工程,获得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和评审专家的高度评价。此外,与市政协文史委合作完成的多份调研成果为市政协提出高质量、高水平提案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间接为政府部门提供了决策咨询服务,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贡献了力量。
        北京学研究基地和北京学高精尖学科将继续在北京市教委和北京市社科联、北京市社科规划办的领导下,在学校的支持下,坚持研究宗旨和“地域性、综合性、应用性、开放性”的特色,进一步聚焦重点研究方向,努力落实总体定位和各项建设任务,充分发挥链接学术与应用,链接高校、科研院所与政府部门、实际工作单位的作用,坚定不移地走服务政府、服务社会和服务广大市民的应用性科研道路,努力建设成为有特色、高水平、创新型的优秀社科研究基地和重要首都文化智库。

        *作者简介:张宝秀(1964—),女,博士,教授,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院长、北京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学研究基地主任,研究方向为历史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北京学。
     (文章来源:《北京学研究 2021》,张宝秀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2年 1 月出版。)


 

责任编辑:张宝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