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动态 地方学研究 著作索引 鄂尔多斯学研 专家索引 学术研究 照片库 影视库 关于我们

《概论》

旗下栏目: 《鄂尔多斯大辞典 《概论》 《成吉思汗文化丛 学术著作 鄂尔多斯学研究刊 报纸 最新成果pdf格式

第六章 敢为人先的鄂尔多斯精神

来源:《鄂尔多斯学概论》 作者:奇朝鲁 陈育宁 主编 人气: 发布时间:2013-11-05
摘要:第一节 鄂尔多斯精神的历史渊源 鄂尔多斯地区多民族共生、共存、共容的历史经历,草原、农耕等多种文化相互渗透和深刻影响的历史背景,使生活在鄂尔多斯地区的各族人民在长期的艰苦奋斗的社会实践中,勇于开拓,善于创造,共同创造了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丰

第一节 鄂尔多斯精神的历史渊源

        鄂尔多斯地区多民族共生、共存、共容的历史经历,草原、农耕等多种文化相互渗透和深刻影响的历史背景,使生活在鄂尔多斯地区的各族人民在长期的艰苦奋斗的社会实践中,勇于开拓,善于创造,共同创造了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
        从历史上看,鄂尔多斯自古就是多民族你来我往的活动区域。商周时期有土方、鬼方、严狁、戎狄、林胡、楼烦、匈奴等古代游牧部落活动。秦王朝统一中国之前,强大的匈奴是这方土地上的主人。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蒙恬带兵30万,北逐匈奴,把河套地区划入秦王朝的版图,并在黄河南岸设置了34县(一说44县)。公元前211年,又往榆中(准格尔旗一带)迁移了3万户内地人,充实这个地域。西汉初,匈奴重返河套。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汉武帝派将军卫青“收河南地,置朔方、五原郡”,采取移民实边的政策,连年把中原的灾民移至河套屯田,同时留驻守边部队军屯。汉元帝时,汉匈和好,在鄂尔多斯安置匈奴部众。汉廷选宫女王昭君嫁与匈奴呼韩邪单于,王昭君随呼韩邪单于经陕北、鄂尔多斯渡黄河北行。现达拉特旗昭君镇境内黄河渡口旁边就有传说中的昭君坟。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北方各民族纷纷南下入居中原的民族大迁徙与大融合的局面。公元407年,匈奴铁弗部赫连勃勃在鄂尔多斯西南建立了“十六国”之一的大夏国,其都城统万城遗址位于今鄂尔多斯乌审旗南部。魏晋至隋唐宋夏,鲜卑、敕勒、突厥、党项、吐谷浑等民族先后驻牧于鄂尔多斯。明代蒙古鄂尔多斯部的入驻并从此留守于此,直到清代,马市交易,移民垦殖,走西口,使鄂尔多斯地区再次出现了民族交融的局面。鄂尔多斯地区多民族长期交流和交融的历史,促成了鄂尔多斯各民族合和共生的文化形态和精神个性。
        在鄂尔多斯多民族共生共存的历史上,生活最长久和最稳定的是蒙古族。鄂尔多斯蒙古族由于承担着守护成吉思汗“八白宫”和祭祀成吉思汗的神圣历史使命,成为成吉思汗祭祀文化的最主要载体,也最忠实地继承了以成吉思汗文化为核心的精神文化,其内涵包括:
        恪守信仰。鄂尔多斯部从形成到今天,已经过了800余年的风云岁月。其间虽有大元一统的庇荫,也有北元溃亡、明末动荡和归顺清朝等历史经过,然而无论经历何种动荡、磨难、漂徙和政治纷争,鄂尔多斯蒙古族都坚定不移地恪守着自己的使命和信仰,忠诚地捍卫着自己的民族和精神,始终不渝地履行着祭祀成吉思汗的神圣职责。
        敬天畏地。鄂尔多斯蒙古族传承了成吉思汗时代萨满教文化的原始崇拜,并不断总结自己的历史体验,形成了敬天畏地的自然观,恪守对天、地、日、月、星辰、山川、树木、水、火、雷电及自然存在物的崇拜,从而适应了自然生态环境,形成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维系了赖以生存的草原游牧业。
        开放包容。开放包容的民族性格是鄂尔多斯蒙古族生存发展的宝贵精神支柱。在元末被迫大迁徙的过程中,利用成吉思汗祭祀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吸纳了来自各部的部众。这种不断的吸纳和扩充的过程一直延续到清代。与此同时,各种祭祀文化的表现形式也逐步汇入成吉思汗祭祀活动中。16世纪初,接受了成吉思汗黄金家族达延汗后裔的统治;16世纪中叶,接受了藏传佛教的传入,接受了明蒙通贡互市的政治举措。17世纪中叶归顺了清朝的统治。18世纪中叶以后,吸纳了大量的汉族农耕、手工业移民的进入。在开放包容的心态和环境中,鄂尔多斯蒙古族吸取了众多文化营养,壮大了自己。
        坚忍不拔。为了恪守自己神圣的使命和信仰,为了在复杂纷争的环境中保护自己部属的生存和完整性,鄂尔多斯蒙古族表现出了不畏艰险、坚忍不拔的精神品格。近代以来,坚持国家统一,抵制沙俄和哲布尊丹巴的分裂图谋,坚持反抗清朝统治者的放垦,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独贵龙”运动。抗日战争时期,坚决抵抗侵华日军的渗透阴谋,坚定不移地保护成吉思汗灵柩,顺利实现了向大后方的迁移,并从未中断对成吉思汗的祭祀。
        鄂尔多斯蒙古族精神文化的这些特征,也是历史上鄂尔多斯多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文化的体现。特别是到了近现代,共同的历史命运,使生活在鄂尔多斯地区各族人民的思想追求、精神品格、价值取向更趋一致。反侵略、反分裂的政治诉求,维护国家统一的强烈政治愿望,使他们的斗争性愈益坚定,各民族愈益团结。包括王公贵族在大是大非面前也坚定地和人民大众站在一起,坚定地捍卫各民族的共同利益。伊克昭盟的王公首领当得知外蒙古哲布尊丹巴活佛等宣布“独立”的消息,1913年初,联合内蒙古西部22部34旗王公在归绥举行会议,这次著名的西盟会议公开通电声明:“数百年来,汉蒙久为一家。我蒙同系中华民族,自宜一体出力,维持民国。”坚决主张捍卫领土主权,珍惜汉蒙团结,认同中华民族,拥护中华民族,表现出了维护大局、坚持统一的高尚精神风范。
        新中国建立直至改革开放初期,鄂尔多斯经济社会的发展进入历史的新阶段,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变化。但由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原因,发展缓慢,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贫穷落后的状况。直到1978年,伊克昭盟地区生产总值仅有3.46亿元,人均344元,财政收入只有1900万元,人均不足20元。全盟8个旗区中5个属国贫旗、3个属区贫旗,被称为内蒙古的“西部”。贫困、落后、生态恶化成了伊克昭盟的代名词。在日益沉重的经济压力下,精神压力带给鄂尔多斯各族干部和群众的困惑、痛苦更为严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因贫穷和落后而造成的长期压抑最终得以爆发和释放,淳朴、坚韧、智慧、勤劳的鄂尔多斯各族人民的思想得到一次大解放,内在的精神力量变成了渴求摆脱贫困、谋求发展、追求富裕的强大动力,终于实现了跨越发展的巨大变化,迎来了鄂尔多斯前所未有的经济迅速增长、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新面貌。
        鄂尔多斯凝聚着悠久历史传统的精神财富,集聚着众多民族创造的精神文化元素。这些精神财富传承到今天,增添了许多时代精神的新内容,内涵更加丰富,功能更加强大,成为新时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和谐、文化繁荣的源泉和力量。

第二节 新时期鄂尔多斯精神的内涵

        进入新世纪,鄂尔多斯这片古老的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鄂尔多斯奇迹般的发展变化,曾成为国内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现在越来越清楚的是,固然鄂尔多斯的资源优势起了重要作用,但从根本上说,真正推动改革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是鄂尔多斯人所传承和发扬的“鄂尔多斯精神”。
        今天,我们把历史的积淀和现实的表现结合起来,以鄂尔多斯学的视野,可以给“鄂尔多斯精神”的内涵作一个简明的概括,这就是“敢”“合”“放”三个字。
        (一)“敢”,敢为人先
        敢于抗争。鄂尔多斯历史上的各个民族,都曾经历过千辛万苦,但他们不怕艰辛,不畏压力,不甘屈辱,勇于拼搏,奋力争取自己的生存,保护自己的家园,传承自己的文化,书写着自己敢于抗争的精神历程。这种精神风范,在近代以来鄂尔多斯历经的重大历史事件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鸦片战争后,在鄂尔多斯掀起了多次群众性的反洋教斗争高潮,显示了鄂尔多斯各族群众反抗外来侵略势力的勇气和力量。乌审旗爆发的“独贵龙”运动,掀开了近代蒙古族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末以来反对开垦草原、奋力保卫家园的斗争持续不断。成吉思汗陵的西迁,粉碎了日寇的阴谋,再一次展示了鄂尔多斯人的勇敢和智慧。徐治民、宝日勒岱、沙木腾、王玉珊、殷玉珍等一代又一代治沙英雄,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将一片片沙漠变成了绿洲。
        敢于冒险。蒙古民族自古不乏敢于冒险的开拓精神。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摆脱贫困,鄂尔多斯人发扬了背水而战的精神,冲破各种束缚,敢于冒险,闯出了一条生存发展之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鄂尔多斯人在自治区乃至全国第一个实行了包产到户的农牧业生产责任制;1979年,鄂尔多斯人率先以补偿贸易的方式引进日本国先进的羊绒加工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为鄂尔多斯控股集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上世纪90年代初,鄂尔多斯又率先组建了鄂绒、伊煤、伊化三大企业集团,开始了又一次创业的历程。这诸多的“第一”和“率先”,是鄂尔多斯人“敢于冒险、勇于探索”精神的真实写照。
        敢于胜利。敢于抗争、敢于冒险,是因为有必胜的信念。在为争取民族解放的革命年代,鄂尔多斯人抱着必胜的信念,以不怕失败、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精神,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在和平建设的年代,为了摆脱贫困,为了建设美好家园,鄂尔多斯人更是敢于碰硬、大胆试验,对每一个发展中的问题,都会进行“自主思考”,从而给出一个自己的“答案”。对每一个发展中的难题、困难,都会以破釜沉舟、坚持到底、百折不挠的决心,一一解决。1999年,在共和国50周岁的生日礼炮声中,全长115公里、穿越库布其沙漠的一条穿沙公路在伊克昭盟杭锦旗建成。在历时两年半的时间里,支撑参与这条穿沙公路建设的2000多名干部、9000多名农牧民的精神动力,就是后来被中宣部誉为“不折不挠、敢于胜利”的“穿沙精神”。2000年春季,当时的伊克昭盟召开四级干部大会,为了彻底恢复生态,大胆调整生产方针,提出了“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舍饲精养政策。这种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变革在全市农村牧区推行的难度大,阻力多。但鄂尔多斯人没有退缩,而是顶着巨大的风险和阻力,坚持推行不松懈。到2010年,用了10年时间,终于改变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生态恶化的趋势,人们看到了实施禁牧休牧的成果:全市植被覆盖率由2000年的30%提高到了75%以上,草群高度由15厘米提高到了40厘米,每亩产草量由19.7公斤提高到了59.1公斤,可食牧草比例增加,草原开始向良性轨道迈进。农牧民逐渐适应了新的生产方式,禁牧休牧、舍饲精养带来了更高的收益:羊存栏数由舍饲养殖前的不足600万头逐年增加到了1351万头,翻了一番多;人均年纯收入从2000年的2453元提高到了2010年的8756元。
        敢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对于一个城市、一个地区来说,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创新,就是解放思想,就是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与时俱进、勇于变革。改革开放30年,鄂尔多斯走出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创造了自己的发展模式,其中最为主要的经验或精神动力就是敢于创新。可以说,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每个阶段,鄂尔多斯人始终把握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理,都会使出自己的“新点子”、“新招数”,取得打破常规的新效果。鄂尔多斯人坚持把中央精神与地区实际紧密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为框框所限,不去简单模仿照搬,而是坚持独立思考、批判思维,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探索富有地区特色的发展道路。正是这种可贵的创新精神,引导和激励着鄂尔多斯不断跨越、持续发展。
        (二)“合”,合和共生
        鄂尔多斯市是一个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多民族聚居的地区。鄂尔多斯的历史和文化,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结果,鄂尔多斯今天的历史变革是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千百年来,鄂尔多斯以包容、宽厚的胸怀,吸收外来文化,各民族之间交流交融、互相依存、共容一地,形成了和合共生的鄂尔多斯精神。
        合,作为一种精神特征,体现在经济活动、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和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1996年,准格尔旗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漫瀚调之乡”。漫瀚调又叫蒙汉调,是鄂尔多斯蒙汉之间民歌艺术交流融合的共生产物,既有当地汉族民歌的曲调,又有鄂尔多斯蒙古民歌的旋律。这一合和而生的民间艺术奇葩,深受蒙汉群众喜爱,在民间流传十分广泛。从秦以来,历史上多次实施移民政策,内地移民的一个主要方向就是鄂尔多斯。清代以后大规模“走西口”的移民潮,使中原农耕文化大量传入鄂尔多斯地区,形成蒙汉杂居、农牧兼营的局面,推动了鄂尔多斯农业经济的发展。通过不断的接触交融,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相互渗透补充,形成了蒙汉民族经济上互补、贸易上互通、生活上相助、习惯上相容的和谐关系。
        鄂尔多斯合和共生的精神孕育了鄂尔多斯人包容、宽厚的品格。这一品格在大开放的时代进一步得到发扬光大。今天的鄂尔多斯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更加真诚和包容的姿态,对外合作,对内凝聚,大胆引进资金、技术、人才,接受和吸纳各种文化形态,积聚力量和智慧,不断创造着新的奇迹。
        (三)“放”,放眼开放
        “鄂尔多斯羊绒衫,温暖全世界”这句流传几十年家喻户晓的广告词,让人们记住了鄂尔多斯这个神奇的地方。更主要的是,这句广告词蕴含着鄂尔多斯的一种创业气魄和奋斗精神——放眼世界,大胆开放。在这一精神鼓舞下,鄂尔多斯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城市,走进中国西部前列,走向全国,走向了国际舞台,以创造和实力展示出自己全新的形象。
        放眼世界,必须有大气精神和开放气度。大气精神需要的是胆略和远见,开放气度需要的是观念的更新。进入新世纪,鄂尔多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开放观,即坚持“跳出鄂尔多斯看鄂尔多斯、分析对比看鄂尔多斯、站在高处看鄂尔多斯”,强化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立足实际,依托资源优势,放眼全国全球,着眼产业高端,瞄准同业一流,从高点站位谋发展。通过实行一系列大胆走出去、积极引进来的政策,在和国际国内产业接轨过程中,创造了具有世界眼光的奇迹。如神华煤液化项目世界第一,苏格里整装气田项目亚洲第一,煤电联产循环经济项目世界第一,世界上最大的井工煤矿等等。

第三节 善于总结提升 不断弘扬鄂尔多斯精神

        鄂尔多斯精神源于历史积淀、民族品格以及时代的需要。以敢为人先、和合共生、放眼开放为核心的鄂尔多斯精神是鄂尔多斯各族人民的共同财富,是宝贵的精神资源,历史上是鼓舞鄂尔多斯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求得自身解放的法宝,今天是实现鄂尔多斯伟大变革的力量源泉。继续推进鄂尔多斯未来更好更快地发展,实现新的跨越,必须继续大力弘扬鄂尔多斯精神,同时要为鄂尔多斯精神注入新的内容、时代内涵,使鄂尔多斯精神成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源泉。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根据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鄂尔多斯的历届领导在不断总结来自群众的智慧和创造,结合鄂尔多斯精神的实质,适时地提出了有具体内涵和要求的精神文化建设目标。
        一、“团结奋进、走进前列”
        1990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视察伊克昭盟时题词“团结奋进”,表达了中央领导对伊盟人民的殷切期望。之后,伊盟盟委、盟公署借鉴江苏张家港等地区的先进经验,提出了“争名升位”的目标,初步形成了“团结奋进、争名升位”的鄂尔多斯精神的内涵要求。“九五”期间,在总结改革和建设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改述为“团结奋进、走进前列”,其精神实质就是团结一切力量,奋勇前进,只争朝夕,谋求发展。
        “团结奋进、走近前列”的鄂尔多斯精神要求,在当时有着特殊的深刻意义。“八五”期间,鄂尔多斯人解放思想,顽强拼搏,努力发展地区经济,到“八五”末,工业经济辐射带动整体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但此时,鄂尔多斯工业经济发展仍然是在低基数基础上的粗放式增长,经济总量很少,综合经济实力不强,同全区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差距,同全国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更大。于是,在“九五”伊始,大力实施“鄂尔多斯形象工程”建设,为传统文明融入了时代内涵,提出了“团结奋进、争名升位”的鄂尔多斯精神。在“团结奋进、争名升位”精神号召下,鄂尔多斯不甘落后,负重加压,顽强拼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1994年至2000年,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在自治区夺得“七连冠”;鄂尔多斯三大集团(鄂绒、伊泰、伊化)较早实现股票上市,形成“鄂尔多斯板块”;较早进行了中小企业改制,让民营经济坐正席,唱主角,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到“九五”末,鄂尔多斯完成了一次创业的各项指标,在全区12个盟市中,国内生产总值居第三位,工业增加值居第三位,财政收入居第三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第二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居第六位,以超常规的发展速度如期实现了走进自治区前列的目标。
        二、“战胜自我,推进文明,实现跨越”
        进入21世纪,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伊克昭盟改建为鄂尔多斯市,为鄂尔多斯二次创业提供了历史机遇。为了实现新跨越,根据自治区党委的要求,鄂尔多斯市党委政府陆续提出第一产业建设“绿色大市、畜牧业强市”;第二产业坚持“六高”(即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高产业链、高附加值、高度节能环保)和“四大”(即第三产业建设大城市、大旅游、大文化、大运输)和“四个超一”(即人均GDP超1万美元、人均财政收入超1万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新增1万元、农牧民人均收入超1万元)的发展目标。为了调动全市力量实现新的发展目标,2004年3月,市委提出了“战胜自我,推进文明,实现跨越”的二次创业精神。
        “战胜自我,推进文明,实现跨越”的二次创业精神坚持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基本原理,是对鄂尔多斯精神的继承和创新,是鄂尔多斯人对新实践、新跨越的能动反映。这三句话是互相联系、互为条件的统一体。
        “战胜自我”是“推进文明、实现跨越”的内在动力和基础,就是敢于辩证地分析问题,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清醒冷静地把握成绩和不足,敢于自我剖析、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只有不断修正自己,超越自己,才能超越别人。“九五”期间鄂尔多斯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的现实,容易产生自满情绪,不思进取。如何激发全市各族人民的昂扬斗志,再接再厉,再创辉煌,实现新跨越,关键在于能够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克服自满情绪、小农意识和小富即安思想。走出去,看先进,找差距,与当时的学习坐标江苏江阴市相比,无论是经济发展的总量、经济结构、外向化程度、“三化”进程,还是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和运作方式都存在明显差距。面对事实,迎接挑战,自加压力,战胜自我,就成为当务之急。这就要求要牢固树立创新精神,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各种过时的、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对传统发展模式和习惯套路进行扬弃、改造和更新,并通过突破自我,在新的实践中找到新的方法,总结出新的经验,以新的视角认识问题,以新的方式指导工作,推动发展,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推进文明”是“战胜自我、实现跨越”的质量保证。发展的目的在于推进经济文明发展社会文明进步。“战胜自我、实现跨越”,不仅仅是追求经济的增长、物质的富裕,而是要以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为发展的目的。也就是说,只有推进文明的跨越式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
        “实现跨越”是奋斗目标。发展是硬道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九五”期间,鄂尔多斯人不甘落后,奋发图强,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有了极大改善,这一切都源于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结果。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才能跟上全国和西部地区飞速发展的步伐,满足鄂尔多斯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站在世纪之交,发展未有终结,前程更加灿烂。面对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再创新辉煌、实现新跨越”是鄂尔多斯各族人民共同的愿望和奋斗目标。
        三、“三个崇尚”
        2009年,是鄂尔多斯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鄂尔多斯各族群众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力以赴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稳定,在逆境中创造了“鄂尔多斯模式”的新业绩、新亮点,实现了新发展。鄂尔多斯市委、政府先后作出“结构转型、创新强市”,“城乡统筹、集约发展”和实现城镇化“三年大建设、三年大变样”的决策部署。在全市科学发展现场会上提出要在城镇化建设中塑造“崇尚文明、崇尚荣誉、崇尚创新”的精神品格要求,赋予“三个崇尚”以新的内涵。
        在迎接“十二五”规划新时期,如何建设更为科学、和谐、精彩的现代化鄂尔多斯市,是摆在鄂尔多斯各族人民面前的新挑战。提升鄂尔多斯市发展层次,必须选择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当今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发展水平的战略选择。鄂尔多斯市领导者们着眼于立足提高城镇化建设水平、改善民生和富民强市,打造新的增长极,追赶全国最发达的地级市,融入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走势。既要加快城市硬件建设,也要提升文化软实力;既要注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以及公共服务,改善城市居住环境,更要注重市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要大力塑造城市品格,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所以要倡导和发扬“崇尚文明、崇尚荣誉、崇尚创新”的鄂尔多斯品格,让市民拥有更为良好的思想素养,更加高尚的道德品质,更加积极的生活态度,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让“三个崇尚”鄂尔多斯品格真正成为鄂尔多斯的人文底蕴、城市灵魂和精神支柱。
        崇尚文明。文明是一个城市应有的精神和品格。崇尚文明,就要倡导读书之风,提倡把读书作为提高个人素养和内涵的重要方式,革除各种陋习,摒弃低级趣味,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崇尚文明,就要在思想道德上不失控,把握住自我,超越自我。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吸取人类共同文明中的道德精髓,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对灵魂的侵蚀,引导、激励整个社会走向善良、宽容、阳光的境界,共建美好家园。崇尚文明,就要在身体力行上不懈怠。文明要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党员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要以良好的党风政风,树立和维护公信力,带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每个市民都要以主人翁的姿态,大兴崇尚文明之风,养成文明习惯,说文明话,行文明事,做文明人,树文明风,让文明真实体现在行动中,用千千万万个“小文明”,聚合成城市的“大文明”。
        崇尚荣誉。荣誉,是人的第二生命。荣誉作为“美德的影子”,对每个人都有重要的鞭策和警醒作用,它能够告诉人们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当面对艰难困苦心生畏惧时,荣誉召唤人们勇往直前;当需要奉献付出产生犹豫时,荣誉催促人们挺身而出;当走近错误的边缘时,荣誉提醒人们悬崖勒马。荣誉能够帮助人们做出正确的、符合道德要求的选择。一个崇尚荣誉的人,必定会充满上进心,能够战胜自我、完善自我,使自己勇敢、勤奋、忘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一个崇尚荣誉的城市,必定会是公平、公正、高尚、和谐的城市。崇尚荣誉,就要自觉践行“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崇尚荣誉,就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为创荣誉保荣誉传承荣誉而努力奋斗。
        崇尚创新。创新是社会发展之源,也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崇尚创新,就要敢为人先,奋力开拓,不拘泥现状,勇攀事业高峰。崇尚创新,就要力争上游,勇于正视差距,以差距为前进的动力,有“坐不住”、“等不起”的感觉,敢于和善于创新,有攀高比强、力争上游的勇气。崇尚创新,就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氛围,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让一切有利于创新的思想进一步活跃起来,让一切领域的创新潜能进一步发挥出来,让崇尚创新成为全民的价值取向。
        总之,鄂尔多斯精神既是历史上各民族传统精神财富的继承和发扬,又是凝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性地域性具体体现。这种融历史文化传统和时代风貌的精神力量,是鄂尔多斯取之不竭的前进动力,是鄂尔多斯真正的魅力所在。

责任编辑:奇朝鲁 陈育宁 主编

上一篇:第五章 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