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动态 地方学研究 著作索引 鄂尔多斯学研究成果 专家索引 学术研究 照片库 影视库 关于我们

【南京知青在草原】课题研究

旗下栏目: 鄂尔多斯论坛 鄂尔多斯历史 民俗、祭祀 鄂尔多斯生态 鄂尔多斯人物研究 鄂尔多斯经济 鄂尔多斯文化 鄂尔多斯精神 【南京知青在草原】课题研究

斯布扣那达慕与南京知青

来源:《鄂尔多斯学拾集》2023年第3期 作者:学言 人气: 发布时间:2024-03-15
摘要:8月的苏米图草原草长莺飞、牛羊肥壮,那达慕活动精彩纷呈,排球场内喝彩声此起彼伏,搏克比赛高潮迭起,射箭运动员鸦雀无声,赛马场上欢歌笑语好不热闹。 众多看客中,有几位古稀老人格外招人围观。他们是南京斯格腾札录(即知识青年)蒋富强、翁冶中、俞登
        8月的苏米图草原草长莺飞、牛羊肥壮,那达慕活动精彩纷呈,排球场内喝彩声此起彼伏,搏克比赛高潮迭起,射箭运动员鸦雀无声,赛马场上欢歌笑语好不热闹。
        众多看客中,有几位古稀老人格外招人围观。他们是南京“斯格腾札录”(即“知识青年”)蒋富强、翁冶中、俞登、李波、刘宁义等。
        55年前,他们响应国家关于“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自愿报名,经组织批准,乘专列来到当时的伊克昭盟鄂托克旗额尔格图公社斯布扣大队插队落户。
        55年来,他们与草原牧人心连着心、手拉着手,你来我往,谁也离不开谁。近年来,随着年龄增大,他们之间的来往更加频繁。今年,那达慕活动的时间虽有更改,但南京知青总是随时调整出发的时间。
         “南京知青在草原”课题组研究人员也应邀参加了他们的各种活动。
        各方亲朋好友一起在特大毡房中共同享用丰收喜悦的民族文化早餐,蒋富强们也和当地牧人一样,大块吃肉、大碗喝茶。
        开幕式讲话中,曾在鄂托克旗多个学校担任过教师的蒋富强激动万分,几次热泪盈眶,用汉蒙两种语言表达着南京知青的肺腑之言、感激之情、赞美之词、祝福之愿。
        我们一行到翁冶中“牛倌”曾住过的“干打垒”旧址时,翁冶中告诉在场人员,当时小队准备斥资60元,雇用榆林工匠盖一处“牛倌”住房,他和俞登商量后,提出给小队节省这60元资金,由他俩自己来盖这个“牛倌”住房。他们从“打墙”到“脱坯”,从“上梁”到“压栈”,从“门窗”到“炉灶”,样样都是他俩自己完成的。
        翁冶中一直强调,细活是俞登承担,粗活由他来干。40多天后,他俩的杰作就矗立在斯布扣草原上啦。他在这间房里一直住到招工离开。
        翁冶中还告诉我们,1968年10月他来到斯布扣后,在草原牧人李成成家过了三个大年。他在牧人中间有个好听的雅号“小喇嘛”,他喜欢骑马,因“牛倌”当时配备一匹马,但他舍不得骑,后来买了一头毛驴用来骑。
        翁冶中们至今与当地牧民仍然像兄弟一样来来往往,已经有称呼他们叔叔的年轻人接续着南京知青与草原牧民的守望相助之情。他们也在南京接待过多批次到访的斯布扣草原牧人。
       年长的草原牧人说,那个年代,毛主席给我们派来了“斯格腾札录”,与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给牧区带来了先进生产和生活方式,活跃了牧区文化,当老师的带领孩子们学习文化知识,当“赤脚医生”的给牧人治病救伤。后来,他们离开牧区,但是我们之间始终是你来我往,情谊深厚,我们也应邀去过南京,他们不仅领我们观光旅游,还帮助我们看病治病。
       现代牧人说,南京和草原上老一辈子牧人们的情感深得很,他们的情感也感染了我们这些年轻人,南京知青家的后代与我们也开始来往上了,我们会将这种守望相助代代相传下去。 
       来源:《鄂尔多斯学拾集》2023年第3期
责任编辑: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