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动态 地方学研究 著作索引 鄂尔多斯学研究成果 专家索引 学术研究 照片库 影视库 关于我们

【南京知青在草原】课题研究

旗下栏目: 鄂尔多斯论坛 鄂尔多斯历史 民俗、祭祀 鄂尔多斯生态 鄂尔多斯人物研究 鄂尔多斯经济 鄂尔多斯文化 鄂尔多斯精神 【南京知青在草原】课题研究

吴小江与插友们“不忘初心”的故事

来源:《鄂尔多斯学拾集》2023年第3期 作者:孙国光 人气: 发布时间:2024-03-05
摘要:为纪念南京知青插队草原50周年,伊克布拉格嘎查(蒙语:大队)的乡亲们张灯结彩,呼朋唤友,喜迎当年的南京娃重返第二故乡。 而吴小江等老知青则手捧散发出油墨香味的精美画册《我们的伊克布拉格乡亲》赠送给农牧民,乡亲们接过沉甸甸的画册,仿佛看见老知青
        为纪念南京知青插队草原50周年,伊克布拉格嘎查(蒙语:大队)的乡亲们张灯结彩,呼朋唤友,喜迎当年的南京娃重返第二故乡。
        而吴小江等老知青则手捧散发出油墨香味的精美画册《我们的伊克布拉格——乡亲》赠送给农牧民,乡亲们接过沉甸甸的画册,仿佛看见老知青一颗颗沉甸甸的心,个个爱不释手,如获至宝。
        吴小江也激动不已:“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画册的封面‘乡亲’的题词者是著名的书法家、中国民族出版社的副社长杨连福先生。画册的蒙文题词者是内蒙古蒙文书法传承人、自治区蒙文书法学校校长包金山先生。22位知青的校友、知名军旅一级作家铁竹伟热情地为画册撰写了序言。画册共分四个部分:第一篇血脉之源;第二篇思念之泉;第三篇如歌如诉;第四篇融入苍茫。”
        画册《乡亲》收集了伊克布拉格93户乡亲各家的家谱、照片和回忆文章,都是原汁原味的珍贵资料,还有一部分知青写的对乡亲们的回忆文章。为了收集乡亲们的照片,嘎查书记王突格苏巴图、嘎查长其劳、嘎查委员吴巴图、苏都毕力格尽心尽力为画册翻译蒙文名字,花费了大量时间和心血。画册《乡亲》洋溢着乡音乡情,讴歌了乡里乡亲,充满了正能量,我们要将这无价之宝一代一代传承下去!风雨人生路,最忆草原情。转眼知青插队已半个世纪了,往事如烟。岁月的消融极容易湮没人们的记忆,但有些事却刻骨铭心让人终生难忘。
        1969年秋,大队干部白世仁通知后任南京市第五中学党委书记的过小我,让她去千里山小学任教,至今她还清楚地记得去报到的第一天。
        那天,过小我背着铺盖行李步行了8里路才到那个名叫那林桃亥的火车站。原打算乘火车到碱柜站,再搭运煤的拖拉机去千里山小学。不料当日火车晚点半夜才来,当到了碱柜时,已是次日凌晨。等搭乘上拖拉机,再找到千里山小学时,已是九点多。利勒布是大队驻学校的贫下中牧代表,见面后,他要过小我先去找陈汇(她是南京十中同去插队的陈沪的姐姐),陈汇将她手上的两个班分了一个班给过小我,就这样,过小我开始了近四十年教师工作的第一天,接手了一生中无数个班级的第一个班。
        这是当时的三个大队(即伊克布拉格、巴音温都尔和苏亥图三个大队)联合办的学校。初创时期小学办学条件十分简陋,教室里用泥坯砖垒起来当支架,再架上木板条当桌子板凳;黑板用木板泼墨而成;连用于上下课的钟都是吊在木架子上的半截铁轨。大队拨的资金不多只够买粉笔和必不可少的语文、算术课本。至于住校生吃饭问题则需要靠学生自己解决。
        校内的资金、教学人员、学生都来自三个大队。过小我接手的这个班是四年级,也是学校中的最高年级,全是住校生,也都是十一二岁的娃娃。学校没有工友,因此老师不仅要包一个班的语、数等全部课程的教学,还要兼顾孩子们的吃饭睡觉,甚至还要担负学校的生活用水、杀羊、腌菜等事务。每班每周拉一车水是过小我最紧张的事,井有十几米深,一桶水足有十多斤,打满一车水,要费不少劲,每到这时候,班上的男孩总是安慰过小我,不用担心,我们包了。不管是个子高的还是个子矮的,好像力气都比过小我大。还记得有一次,过小我独自一人带全班去离校五里地的学农基地学农半个月,边教学边种菜,吃饭问题还要她们自己解决。这时班上的女生义不容辞,主动担负起烧饭、烧水的任务,不需要过小我操心,过小我十分感慨:“文化上,我是他们的老师;而生活上,他们却是我的老师!”
淳朴的乡亲,身体力行,时时处处展现马背民族博大的品格。
        牧驼人六十三,还是一位打踪跟踪的高手,打踪本领方圆百里无人能及。他能根据骆驼的足迹说出是哪一只骆驼,这只骆驼朝什么方向去了。据说有一年他放的骆驼少了一峰,让他心疼得不行,于是拿出看家本领循着驼踪一步步打踪寻去。这骆驼翻过长满野草的圪梁,走过布满乱石的河滩,直到黄河边没了踪影。六十三估摸骆驼被带上船只,拉到黄河对岸去了。
        不死心的六十三也雇了船过了黄河,在对岸转悠了多时,终于发现了丢失的骆驼的踪迹。他跟着驼踪又走了多时,看着驼踪进了一家人的院子。六十三围绕院子转了一圈,没有看到骆驼出来的踪迹。他想,坏了,骆驼一定是被这家人宰杀吃掉了。  
        他回头找来帮手再次找到这家人理论,说根据驼踪,丢失的骆驼进了他家就没有再出去过,人家当然不认。六十三又说出了丢失骆驼的特征,人家还是不认。突然,六十三发现院墙上挂着骆驼绳子,他一把拽了下来,厉声说:“这是我亲手搓的绳子,你从哪儿来的骆驼绳子啊?”在充分的证据下,那家人只好认错了。这件事在当地被传为佳话,六十三够能的吧?不过有一件事他却很挠头,就是每到收获驼绒的季节,他都得很辛苦也很无奈地跟着骆驼跑,一边跑一边将被笈草钩扯下来的驼绒捡拾起来。骆驼绒当时很值钱,看着随风飘荡的驼绒,他也心疼得不行。每到这个时候,一年一度的笊骆驼就开始了。
        女知青吴燕身高力大,先后任鄂托克旗女篮队员、江苏装饰装修发展中心主任,当时在一小队放羊。初夏的一天,天气晴朗,队里有人通知她去帮助笊骆驼。吴燕每年都参加笊羊,笊骆驼却还是第一次。
        大队干部李接河子是骆驼队队长,成年累月地赶着驼队为大队每户人家的吃粮烧煤辛苦奔波,他对骆驼的脾气也是摸得透透的。李接河子和六十三是这群笊骆驼的主心骨。只见几十峰骆驼被赶进一小队的一条那林(蒙语:细窄)沟里。李接河子吩咐吴燕她们七八个人分头守住沟的两头,挥舞着绳子大声吆喝,堵住沟口,不让骆驼逃出沟去。另外十几个棒小伙子负责套骆驼,就是用绳子套住骆驼的头和腿,众人合力放倒骆驼,在骆驼倒地的同时,两三个人飞快地压住骆驼的头和脖子,四五个人快速压住骆驼的四条腿,又有两三个人挥动着大铁爪子和大铁剪子飞快地笊起骆驼绒来。一瞬间,朝上的一面笊完了,众人又合力将骆驼翻过来,飞速地笊另一面。
        要知道,那骆驼力大无比,看似老实,实则心眼很小。你若不强,它会欺负你,喷你一身臭口水,或者趁你不注意给你一脚。所以,大家一点也不敢含糊。小伙子们在李接河子和六十三的带领下,既勇敢大胆,又机智灵活,既要完成笊骆驼的活计,又不能让骆驼伤着。只见那林沟里尘土飞扬,骆驼的哀嚎声,人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一片沙场征战的景象。
        笊了十几峰骆驼后,李接河子吩咐有些乏力的小伙子们去守沟口,让原先守沟口的人换过来笊骆驼。吴燕跟接河子说:“我也想试试!”李接河子问:“你不怕?”吴燕斩钉截铁地回答:“不怕。”于是吴燕也加入了笊骆驼的队伍。当然,她的任务主要是和大家一起压住骆驼腿,而压头的任务更重要,一压住头,骆驼就起不来了。这事让吴燕干,他还不放心。每套住一峰骆驼,小伙子们就立即翻倒它,吴燕则和大伙赶紧冲上去,扑倒在地,压住骆驼。吴燕几乎是用尽全身的力量来对付它。大家就这样跟打仗似地完成了笊骆驼的任务,每个人都灰头土脸,吴燕也不例外。但大家的精神都是亢奋的。看到为大队笊下的上百斤骆驼绒,吴燕她们都很开心。虽然吴燕只笊过一次骆驼,但她却“看到了大队牧民的勇敢精神,看到了他们的合作精神。”这种精神深深感染了吴燕,使她受用终身。
        1985年,高维立(后任南京化工技师学院教师)从内蒙古乌海市调回了阔别18年的南京,离开内蒙古前,他回了一趟伊克布拉格嘎查同乡亲们话别。乡亲们对他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别忘了我们,别忘了草原。”高维立对乡亲们说:“不会的,我会常回家看看的。”18年的内蒙古生活、学习和工作,已紧紧地把高维立“拴”在了那里。从1985年到2017年高维立已经回内蒙古42次了,实现了他“不忘乡亲,不忘草原”的诺言,也见证了第二故乡的发展和变化,同牧民建立了鱼水之情。
        1971年高维立被抽调到内蒙古煤炭基建公司当工人。他虽然离开了牧区,但工作的地方却离伊克布拉格大队不远,每逢节假日,高维立就会到大队转转,看看经常挂念的乡亲们。有时在海勃湾巧遇进城办事的乡亲,能站在路边聊上好长时间。
        1999年秋天高维立遇上车祸,受伤严重。听到消息后牧民们不断地打电话问候,邀请他回嘎查(大队)养伤,阿尔巴斯苏木(公社)的党委书记吴耀靖也发来慰问电嘘寒问暖,使高维立久久感动不已。在他们的一再邀请下,高维立拄着双拐回到了伊克布拉格。先在班德格代家养伤,又去宝山家小住。还去过达赖家。因在巴书记家待长了,许多牧民不愿意了,每天开着车子到巴书记家接高维立,并说,“我们家也有羊,他给你宰羊,我给你杀牛!”高维立非常感动,多么朴实可爱的乡亲!
        夏天的内蒙古草原十分凉爽,非常惬意,而内蒙古的冬天很冷,白毛风吹得人透心凉。但住在牧民家里又很暖和,他们尽量把炕烧得暖暖的,高维立躺在温暖的炕上心情十分舒畅,他在2000年至2002年两年多的时间里,数次回嘎查养伤,那时左腿经常肿得厉害,赤脚医生色楞高用白酒帮高维立揉捏、推拿、按摩,一做就是几十分钟。嘎查食堂的大师傅给他做可口的饭菜,嘎查还派了最好的司机为他服务……
        在乡亲们的悉心照顾下,原本可能截肢的腿得以保留。2004年春季埋在腿里五年的钢板终于取出来了,高维立扔掉了双拐。南京的专家都很惊奇,开玩笑地说,“再遇到同样的病例,建议送到内蒙古进行康复治疗!”当高维立迈着矫健的步伐又一次回到草原时,乡亲们一窝蜂团团围上,嘘寒问暖,好不亲热。
        风雨五十二载,吴小江等老知青们与伊克布拉格的乡亲们心贴得更紧,情凝得更浓,不断谱写蒙汉情深的新篇章:
        ——他们在南钢宾馆连续举办两届鄂托克旗文化节暨阿尔巴斯羊肉展销,鄂托克旗人大常委会主任、蒙古族干部单立新亲率乌兰牧骑前来助兴,以文会友,以羊搭台,牵线搭桥,广泛宣传,极大地拓展了农牧民们致富的道路;
        ——他们牵头组织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乌审旗等19个公社的千名老知青,用当年的500余幅老照片和新写的12万字,出版了文图集《情系鄂尔多斯》,得到了曾经同甘苦共患难的老知青们的热情支持,他们通过多方收集、整理,为本书提供了许多极为珍贵的资料;他们撰写的每一篇稿件,字里行间都流淌着真挚的情感;
        ——他们盛情接待一批又一批农牧民乡亲,让许多从未走出过大草原的乡亲们,领略了十里秦淮的繁华,观赏了江南风光的秀美,又包了个豪华大巴,直奔大上海,登上东方明珠塔,饱览神州翻天覆地的巨变。他们频频举杯,纵情讴歌多元一体的共和国,衷心祝福手足相亲的大家庭;哦,钟山阴山巍巍立,黄河长江滚滚流!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根”,这就是炎黄子孙的“魂”,这就是各民族兄弟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来源:《鄂尔多斯学拾集》2023年第3期
 
责任编辑:孙国光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