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动态 地方学研究 著作索引 鄂尔多斯学研 专家索引 学术研究 照片库 影视库 关于我们

鄂尔多斯日报专版

旗下栏目: 《鄂尔多斯学研究 鄂尔多斯日报专版

元太宗窝阔台汗灵箱之说

来源:未知 作者:那银太 人气: 发布时间:2015-12-18
摘要: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出版的《绥远通志稿》卷十四陵墓一册中记录:窝阔台哀金在达拉特旗治西南三十里哀林滩。系一蒙古包,内供一箱,箱中所藏不知何物(相传内藏窝阔台汗之骸骨),用黄缎蒙罩,人不得启视也。存于治西北二十五里喇嘛赏。清光绪三十年间被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出版的《绥远通志稿》卷十四陵墓一册中记录:“窝阔台哀金在达拉特旗治西南三十里哀林滩。系一蒙古包,内供一箱,箱中所藏不知何物(相传内藏窝阔台汗之骸骨),用黄缎蒙罩,人不得启视也。存于治西北二十五里喇嘛赏。清光绪三十年间被水冲后,始移于现址。每年于一月、四月、七月、十月初三日,以五义公祭之。不设达尔哈特,由附近一蒙户守祭之”。
        稿中记录的“哀林滩”就是指现今展旦召庙以西的寸草滩。当地人俗称乌林滩,乌林是蒙语,意为竹笈丛生的地方,“喇嘛赏”指现今树林召乡五股地以南的罕台河西岸。此地民国时属展旦召喇嘛的善地,也就是征稽粮食的地方。“由一蒙户守祭之”就是指我祖父那顺乌力吉家。
        听父亲孟和巴图(1908~2001年)讲,很早以前窝阔台伊金在达旗(当时称鄂尔多斯左翼后旗)巴拉格森·腾格斯(恩格贝),丰茂城,喇嘛赏三地先后供祭过。巴拉格森·腾格斯的祭户属柴登乌力吉那顺老先生的先祖,丰茂城的祭户不太清楚,喇嘛赏的祭户名叫朝克图布仁。清光绪三十年间(1904年)因罕台河洪水泛滥,由达拉特札萨克图门巴雅尔决定,窝阔台伊金迁移到展旦召乌林滩,由我祖父那顺乌力吉守护祭祀。那时的乌林滩,是个草极丛茂、泉水纵横、牛羊成群、鸟语花香的好地方。乌林滩上居住着十来户蒙古人家,他们过着以放牧、拉骆驼、驮咸盐为主的富裕平静的日子。在离我祖父家西南一里处,有祖父守护供祭着窝阔台伊金的大型蒙古包一座,四周用乌柳木栅栏围着,前方立着手腕粗,仗许高,顶端用白色公马鬃为缨的、铁矛哈日苏勒德一杆,气势伟严肃穆,绝对不许任何牲畜和闲人靠近。每日清晨祖父领着长子沙拉布朋斯克、次子却金扎布、三子嘎拉增耶希、四子孟和巴图,孙子阿拉腾敖其尔,躬临包内履行祭祀仪程:首先清理卫生,给海灯增添黄油,焚烧柏叶,转圈熏香,然后跪拜念诵祭词,朝天扬撒圣水等各项严谨的祭祀礼仪规程。一年四季,从不间断,海灯不论昼夜燃点不熄。每年于正月、四月、七月、十月初三日在野外安锅宰羊以五义公祭祀窝阔台汗伊金。每逢龙年八月二十四日(可汗继位日)苏勒德威猛大祭时,以达拉特札萨克贝勒为首,带领各旗札萨克黄金家族、达官贵人,骑马气势浩荡地躬临窝阔台伊金前拜祭典礼,同时喇嘛群聚诵经,牧民举行赛马、摔跤,其场景十分壮观热烈。
        祭祀窝阔台伊金的费用和供品,由旗各区章京承担负责。每年供品有黄油100斤、毛毡21块、公羊20只、马8匹、银元30块,另外,旗札萨克逊布尔巴图赐封祖父善地二十顷。
        每年大年初二,祖父拉着公驼领着父亲大早到三十里外的王爷府领取供品,不论年景好坏,满足供应,从不间断。
        1919年(民国八年),达拉特札萨克逊布尔巴图,封爵和硕亲王、伊盟盟长兼任成吉思汗八白室济农后,对窝阔台伊金尤为重视,拨银元500两,从榆林请来工匠历时半年,在窝阔台伊金大型蒙古旁建起一座两仗高、一仗圆,有二层台阶的青砖结构,紫铜盖顶的蒙古式陵塔,从此窝阔台伊金的灵箱安放在灵塔的腹龛中。
        值得一提的是:听父亲讲,他大约在七八岁的时候,有天乘祖父不在家,领着侄儿阿拉腾敖其尔(比他小一岁)在一个电闪雷鸣的雨天,曾偷看过用黄锻蒙罩的窝阔台灵箱和里边的藏物。灵箱约二尺长、一尺高的纯银箱,箱四角镶嵌着用象牙雕刻的龙、凤、狮、麒神物图腾像。其做工精美绝伦。
        他们的行为后被祖父发现后,用马鞭劈头盖脑的赶到窝阔台伊金前,跪拜赎罪,发誓改过。此事他多次讲过,终生难忘。
        1934年,伊盟东部地区的杨猴小、邬四儿等匪首,勾结区内外土匪在达拉特一带抢劫肆虐,四处成灾。为防止土匪把窝阔台可汗的灵箱抢走,祖父孑然一身悄悄地将灵箱埋藏在银肯敖包脚下的银肯沙里。果然不出所料,是年秋天,杨猴小带领一股土匪抢劫扑空,找到祖父家,拷打审问过银箱的下落,但祖父始终拒绝说出真相。佯说,银箱已被王爷拿走,杨猴小脑羞成怒,令其手下,用绳索把陵塔的紫铜顶硬拽下,用牛车拉走,同时赶走了祖父的一群羊和两只骆驼。
        当时,陵塔被破坏的极为严重,只剩下了底座。翌年秋天,祖父病危临终时,父亲从包头(当时任包头麻王庙老师)星夜赶回老家,看望祖父,同时询问过银箱的下落,老人只说:“我已把窝阔台伊金的银箱安全地埋藏在银肯沙里,如今兵荒马乱,你们不必寻找,今后把查干,苏勒德祭好就是了。”同时,他还隐隐约约讲了埋藏银箱的地点标记。
        父亲遵照祖父的遗言,把窝阔台汗的哈日苏勒德矗立在陵塔前,供祭到1956年成陵管委会在邬增德旗长的陪同下请走为止。随后他又仿造一杆供立在住家门前,直到2001年去世为止。
        我记得小时候,和同村的孩提朋友雷·额尔德尼、云朝克等常到陵塔前玩耍捡沙葱。那时的塔身还遗留有二层圆形台阶。1958年夏天,在一场大雨后塔身完全坍塌。遗址现依然留存在哈拉扎岱营吉日嘎拉住家正南百米处。
        再说,埋藏窝阔台伊金银箱的标记,由于斗转星移、沙海变迁,标记消失等原因,父亲在浩瀚的银肯沙里默默地寻找了几十年,但始终未能找到。为此,老人家付出的鲜为人知的心血和所承担的责任,用语言是难以形容的。诚然,他问心无愧地做出了对先祖应该做的事情。完成了他祖辈为之付出艰辛的神圣之举。传承和广大了达尔哈特人的神圣义务。
        综上所述,事实可证明元太宗窝阔台可汗伊金曾在达拉特旗展旦召乌林特拉草滩上供祭过,这已是无可非议的铁的事实。据我父亲孟和巴图(当地人称孟先生)讲,达拉特旗的旗名,就是来源于历史上曾在达旗境内安放供祭过元太宗窝阔台可汗伊金暨肩胛骨(银箱内放的两块肩胛骨),肩胛骨(蒙语的意思称为达拉),由此而来。
 
 
       作者:窝阔台汗陵第三代守陵人
 
责任编辑:那银太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