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动态 地方学研究 著作索引 鄂尔多斯学研 专家索引 学术研究 照片库 影视库 关于我们

学术著作

旗下栏目: 《鄂尔多斯大辞典 《概论》 《成吉思汗文化丛 学术著作 鄂尔多斯学研究刊 报纸 最新成果pdf格式

鄂尔多斯敖包祭祀

来源:鄂尔多斯晚报鄂学专刊2013年第6 作者:龚萨日娜 人气: 发布时间:2013-06-17
摘要:敖包祭祀,历史悠久,体现了蒙古民族原始文化特点。敖包祭祀在鄂尔多斯各地每年都要举行,各地均有祭祀主持人和祝颂人,并一代代传承,具有广泛的群众基

        敖包祭祀,历史悠久,体现了蒙古民族原始文化特点。敖包祭祀在鄂尔多斯各地每年都要举行,各地均有祭祀主持人和祝颂人,并一代代传承,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敖包祭祀是祭祀活动和民俗文化活动相结合的盛会,以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世代相传。鄂尔多斯地区地处游牧文化的南缘,也是中国唯一跨越黄河南岸的游牧领域,隔长城与中原农耕文化长期交界,这样优越的地理位置,使鄂尔多斯地区成为历史上每个游牧民族强盛时期的栖息地,重要的是各民族同时又把最高层次的文化带入了这一地区,因此,敖包文化,也就从未间断地在这里深深地扎根。

 

        一、什么是敖包

        敖包,蒙古语,意为“堆子”,是用石头堆成的圆锥形的实心塔,顶端插上神矛或树枝,系着经文小旗或哈达,通常立在丘陵之高处和风水之地。祭祀长生天和神灵的圣物。

        敖包作为一种游牧文化现象,最早出现于匈奴时期,在鄂尔多斯青铜器中有一种器物是圆形蜗纹状牌饰,它极像一个敖包的俯瞰图。据《魏书》记载,敕勒族在丰收之年,载歌载舞,赛马娱乐之时,必然要选高高的地势进行,并在此对天顶礼膜拜,诵颂祭祀,上下一体共同参拜,祈求苍天保佑人畜平安。成吉思汗时代承接了这种文化节,每遇大事或发动大战,成吉思汗必然要亲自到高山之颠摘帽挂带,对天祈祷,以求苍天佑助,之后随着其大业的成功,敖包得到了大力的发展。

        敖包的样子,基本都以圆形为主,突出反映了蒙古族“独贵”(圆)的崇拜观念。敖包一般是用石块、泥土、柳枝等堆砌而成的圆形建筑,近代也有用砖石水泥、琉璃瓦等材料建造的。蒙古族的敖包在形式上虽然各地有所不同,但基本特征大同小异。较传统的样子主要有:单体敖包和十三个一组的敖包两种。

        敖包按祭祀规格分为:阿拉坦敖包,即黄金敖包,是属于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敖包,如成吉思汗陵的阿拉腾甘德尔敖包。诺颜敖包,即官敖包,或者叫王爷敖包。例如鄂托克扎萨克诺颜敖包祭祀的十三座敖包,分别建在全旗的十三个地方。族属敖包,即氏族、宗族敖包,这些敖包都是以某个氏族或宗族为主建立的敖包。祭祀时由氏族首领或者宗族长辈主持进行,这些敖包往往以苏木(乡)、嘎查(村)为基础来确定祭祀者的范围。家庭敖包,是一些大户人家自己在居住地附近建立的敖包,只有自己的家人参加祭祀敖包。寺庙敖包,佛教传入后其活动中也融入了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内容,其中表现的一个方面就是建立属于每一个寺庙祭祀的敖包,每次祭祀由寺庙的活佛率领众喇嘛举行祭祀。

        除此以外,还有成吉思汗十三胡日呼敖包、英雄敖包等特殊意义的敖包。

        敖包,在蒙古人心目中是神圣的,在行程中遇见敖包, 须下马敬献哈达、 美食等,以示敬仰。每个敖包祭奠有固定日期, 人们敬献哈达、全羊、圣酒,并泼洒鲜奶、圣酒,念诵敖包祭文, 祈祷家乡风调雨顺,人民安康幸福。

        二、鄂尔多斯敖包的特点及分布情况

        鄂尔多斯敖包文化中以蒙古族文化为主体,兼融了部分藏传佛教文化和汉文化的内容。主要特点有:1.建筑形式主要为圆形锥体,建筑材料是以蒙古族居住地区常见的石、柳、泥土为多;2.数目上以单数为尚,通常以一、七、十三等数目的敖包为多;3.祭祀对象是苍天诸神,这是蒙古族传统的习惯;4.祭祀形式中有奶祭、酒祭、牲祭、火祭、柏枝熏祭、为特殊对象抹画方式等等;5.参加祭祀人员结构中,以当地生活居住的蒙古族为多数,有少数汉族等其它民族的参加;6.敖包活动,除了祭祀以外,其它活动主要以蒙古族三项竞技(赛马、摔跤、射箭)、放歌起舞为主。

        鄂尔多斯地区的敖包通常有独立敖包和十三敖包之分。 敖包通常立在山顶丘陵之高处。 敖包的种类包括祭祀长生天的祭天敖包,象征山水神灵的神灵敖包, 祭祀祖先的氏族部落敖包,纪念英雄人物的纪念敖包,纪念聚会的“胡日呼” 敖包, 宗教性质的寺庙敖包, 显示道路方向地界的标志敖包等等。过去, 根据管理权限, 分别建立盟敖包、旗敖包和哈然敖包,分别由全盟、 全旗和各哈然进行祭祀。

        鄂尔多斯的敖包,分布在全盟各个旗(市),分布范围极广,从地貌上来讲它散落在北部的库布其沙漠,南部的毛乌素沙漠之中和边缘地带,也散落在西部的鄂托克草原和准格尔的沟壑地区,中部的伊金霍洛更因为有成吉思汗陵而分布更为稠密。鄂尔多斯敖包的建筑形式也有与众不同的特点,传统的敖包最主要的是因地用材特点比较明显,在东部山梁地带,石头遍地,俯首而来,堆成敖包,叫做石头敖包;在南北两方沙漠地带,无石可寻,往往以柳枝堆成庞大的敖包,叫做柴敖包;在其它一些地区除了这两种形式以外,也有二者兼融的敖包,即底部用石头堆砌,上部插上鲜嫩的柳枝,叫做柴石敖包。

        鄂尔多斯较有影响的敖包有:阿拉腾甘德尔敖包、成吉思汗十三个集会地敖包(阿古拉敖包、札拉嘎敖包、都岗敖包、吉如合敖包、德力格尔敖包、瓦其尔敖包、阿道海敖包、芒哈图敖包、铁木耳敖包、珠兰敖包、阿巴海敖包、高中敖包、石砭敖包)、查汗敖包、席尼喇嘛敖包、点尔素敖包等。

 

        鄂尔多斯敖包文化继承了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数千年来遗留下来的文化传统,在原有的祭祀活动充分保留继承的同时,近现代的敖包祭祀,又加入了物资交流、牲畜交易和那达慕、唱歌跳舞等文化娱乐活动,从而更加丰富了敖包活动。

  

 

 

 

责任编辑:龚萨日娜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