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动态 地方学研究 著作索引 鄂尔多斯学研 专家索引 学术研究 照片库 影视库 关于我们

地方学研究

旗下栏目: 地方学研究 《地方学研究信息 联席会成员 地方学动态

关于广州学的整体文化背景与个体文化体验

来源:“地方学的应用与创新”座谈会 作者:李明华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3-28
摘要:首先非常感谢鄂尔多斯学研究会盛情邀请我们参加这次座谈会,使我们有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我代表广州来的几位同志,向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成立13周年表示衷心的祝贺!改革开放以来,鄂尔多斯开创了地方学研究的先河,十分钦佩。当然在历史上,从宋代以来典籍上
 
     首先非常感谢鄂尔多斯学研究会盛情邀请我们参加这次座谈会,使我们有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我代表广州来的几位同志,向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成立13周年表示衷心的祝贺!改革开放以来,鄂尔多斯开创了地方学研究的先河,十分钦佩。当然在历史上,从宋代以来典籍上就有地方学的研究,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学的研究的再次提起,鄂尔多斯走在了前面,取得了很卓越的成就。

     刚才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勇先生介绍了13年来所做的工作,包括2千万字的成果,这对我们各地的地方学研究将产生很深远的影响。特别是鄂尔多斯的一批老同志关心地方学的研究,给予大力支持,使鄂尔多斯的地方学研究成果成为全国的一枝独秀,发展很好,也值得各地学习。

     今天这个座谈会,我想不仅是肯定、总结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成立13年的成果,而是还会进一步推动各地地方学的研究。我们广州地方学研究起步比较晚,当然现在也都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今年7月份广州市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召开了地方学、城市学、广州学的研讨会,在座有一些兄弟省市地方学研究单位也都参加了,包括我们鄂尔多斯的有些同志也都参加了,对我们广州学的研究是一个很大的支持,我们非常感谢。

     我个人认为,地方学的研究是以地方文化作为背景。首先是一个整体的文化背景,其次是个体的文化体验。从整体的文化背景来讲广州是属于岭南文化。中国的地域文化当中有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岭南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青藏文化等等,广州文化是岭南文化的一支。岭南文化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个是广府文化,一个是潮汕文化,第三个是客家文化。广府文化在岭南文化里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岭南文化几个大的特点:首先是它的开放性。岭南文化发轫之初就是面向中原地区、面向海外开放的。地域本身的文化发展起步比较晚,按照屈大均的说法是发轫于汉代,到后来发展得比较快。主要是因为它的开放性,它吸收了内地和海外的文化先进成果。

     第二个是务实性、平民性,它是一种平民文化,远离政治中心,不是像北方那些靠近首都的一些地方,岭南文化是老百姓的文化,市井文化,十分重视日常生活,是乐生文化,平民文化。

     第三个是重商性,广州一直被称之为千年商都,从汉代开始就有跟海外的贸易往来,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清代还有“一口通商”,是一个着名的商城,有重商的传统。

     这些特点决定了作为岭南文化其中一支的广府文化,也具有这些特点,这是文化的整体背景。

     从个体的文化体验方面,生活在广州这个地方的人,有非常独特的生活习惯。我们经常说广州人淡定,就是对任何大的风波,哪怕是泰山压顶,都很淡定,不惊不慌,从容不迫。同时也有生猛的一面,就像广州人经常说的“生猛海鲜”,“生猛”也是广州人的一个性格。另外广州人有“乐生”的性格,就是对自己的生活,对自己的生命非常的热爱,很快乐,广州人那种茶楼生活,饮茶的生活,叫做“两件一盅”,“两件”就是早上两个点心,一盅是一杯茶,加上一张报纸,他可以喝一上午。还有广州的“私伙局”,是一些热爱粤剧的发烧友,自组团队,自配戏服道具乐器,在公园、广场、祠堂自弹自唱,自娱自乐,成为习俗。这些都是“乐生”。

     我看到陈育宁老师写了一篇文章《永远的牵挂——我与鄂尔多斯研究》,里面谈到个人为什么对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有这么深的感情,这也是一种个人的文化体验。陈育宁老师经常在考虑,为什么鄂尔多斯有这么强烈的吸引力?吸引这么多人来思念它,来研究它。这里很富吗?是一座金山吗?不是,它曾经是非常的贫穷。你说它是优美的田园吗?也不是,原来是荒凉的沙漠。那为什么大家会留恋这个地方呢?这跟个人的情感体验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最近我主编了一本书,叫做《风口中的乡愁》,谈乡愁这个话题。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2014年、2015年连续三年提到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近几年全国各地出版乡愁的书籍大概有将近30本,还有大量关于乡愁的文章发表,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乡愁。乡愁让我们回忆什么,我们牵挂的是什么东西?我觉得我们牵挂的是我们民族的根,民族的魂魄,我们精神的家园和精神的原点。我们从这里出发,还要回到这里。从个人的情感体验方面,我就感到,地方学往往是带着一种很深厚的对地方文化的留恋、认可,推动我们去研究它。陈育宁老师在《永远的牵挂》这篇文章里面把这个道理说得很透,我觉得确实是这样的。

     以上就是从大的、整体的文化背景和个体的文化体验来谈到我们在研究地方学时的一种文化的基础。

     研究广州,一定要考虑它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基础。广州是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建城有2200多年的历史。历史上,秦始皇派兵南下,派了任嚣、赵佗去收复岭南,那个时候就开始有了番禺(广州)。一座城市有2200多年的历史,这在中国是不多的。广州这个城市,历史上文化昌盛、名人荟萃,所以我们今天研究广州学,有非常好的基础。对于广州的研究,我们曾经就归纳出四个“地”的概念。

     第一个“地”,广州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地。岭南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形式,从广府开始发源。以广州为核心的广府文化,包括所有说粤语的地区,都是广州学的研究范围。

     第二个“地”,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跟泉州的专家们有一些分歧,有一些不同意见。现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在争海上丝绸之路发源地,泉州走得快一些,比我们广州走得快,他们很早就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博物馆。现在宁波、徐闻以及其他地方都说自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我想我们可以联合几个地方一起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现在“一带一路”已经成为我们的国策,国家的战略,这个研究很重要。

   第三个“地”,广州是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大家知道辛亥革命的策源地在广州,广州有孙中山活动的很多遗址,有大元帅府。涉及近现代革命,还有黄埔军校、农民运动讲习所的旧址、北伐军的大本营等,这都是近现代革命的见证。

     第四个“地”,广州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地。这一点大家都比较了解,就是近30多年来广州一直在改革开放的前沿,这是按照中央的部署,率先进行各个领域的改革。

     我们用四个“地”的描述来表述广州这座城市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刚才大家谈到关于地方学的学科与学问的关系,我感到目前不光是广州学做学科不够,做学问也还不够。广州学和地方志不一样,刚才汤老师解释得很明确,地方志当然也研究地方问题,但是地方志的研究主要是一种收集整理、核实、记录地方的历史资料。地方学主要是研究成果,纵论古今,是可以穿越的,从古代穿越到现在,都是可以的。它是以思想和理论的成果为现实服务的。对于广州来讲,我们研究广州学,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着手?我想主要是从城市定位来看这个问题。

     广州一直是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前几年国务院发了一个文件,关于珠三角的规划纲要,把广州定位为全国的中心城市。根据中心城市这样一种定位来研究广州,那就要考虑如何站在历史和现实结合的高度,来实现我们高端的辐射和高端的控制。比如广州的制造业要做“高端控制”,就是要做上游,做研发,做总部,做自主品牌,至于加工、配套、零配件,可以转移到周边地区。这才叫做中心。再比如广州的文化也是如此,“高端控制”就是出思想,出创意,出布局,出品牌,出领军人物,做文化地标,做大手笔的策划。至于文化加工业、配套业,非中心也能做的细节,可以转移出去。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腾出手来做高端,另一方面也培育了文化腹地,产生了影响力。

     总之,从地方学的角度,关于广州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它不同于广州历史、广州经济、广州社会、广州文化等具体学科的研究,广州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研究,时间维度是纵贯古今,学科维度是跨越各界,功能维度是学术价值与对策应用并举。在这些方面,我们还要向各地的同行们学习,把研究推向深入。

     作者:李明华,广州市人民政府参事,研究员,哲学博士


责任编辑:李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