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动态 地方学研究 著作索引 鄂尔多斯学研 专家索引 学术研究 照片库 影视库 关于我们

地方学研究

旗下栏目: 地方学研究 《地方学研究信息 联席会成员 地方学动态

鄂尔多斯学研究会考察温州学扬州学的报告

来源:《鄂尔多斯学研究》 作者:鄂尔多斯学研究会考察 人气: 发布时间:2014-07-08
摘要:2004 年 4 月 13 日至 4 月 25 日, 鄂尔多斯学研究会秘书长杨道尔吉带领齐凤元、 乔布英、 郝至远一行 4 人, 先后在浙江温州、 江苏扬州考察了温州学和扬州学。 这是我会自 2002 年 9 月成立以来第一次外出考察。 这次考察时间虽短, 但收获颇丰。这将对今
        2004 年 4 月 13 日至 4 月 25 日, 鄂尔多斯学研究会秘书长杨道尔吉带领齐凤元、 乔布英、 郝至远一行 4 人, 先后在浙江温州、 江苏扬州考察了温州学和扬州学。 这是我会自 2002 年 9 月成立以来第一次外出考察。 这次考察时间虽短, 但收获颇丰。这将对今后我会的研究工作起到推动、 激励、 拓展以及进一步深化的作用。
        考察期间, 考察人员受到温州市委宣传部、 市社科联、 《温州社会科学》 杂志社、 温州师范学院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扬州市社科联以及扬州文化研究中心的热情接待。他们分别就温州学、扬州学近年来研究、 发展状况及主要成果, 向我们作了较为翔实的介绍, 现就考察情况做如下报告。
        一、 赴温州、 扬州考察的动因
        鄂尔多斯学研究会自 2002 年 9 月 16 日成立以来, 在市委、 市政府以及市社科联的领导与指导下, 18 个月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影响。 社会各界对鄂尔多斯学这门尚待探索的学科, 由不认识到相对较为广泛的认知; 对鄂尔多斯学今后的研究、 发展走向, 由不关心到相对比较关注并寄予厚望。特别是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联, 为鼓励鄂尔多斯学研究会的健康发展, 并根据其取得的成果, 于 2004 年 1 月吸纳为自治区社科联直属学会, 这在全区是绝无仅有的。从这几方面说, 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可谓起步矫健, 前景有望。
        但我们也深深感到,面对当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对于文化多样性的着力维护与普遍关注,我们国家对于地域性很强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 日益受到广泛的重视。 跨学科研究往往成为取得显著成果的领域, 而我们地处塞外, 偏居一隅, 在学术信息、 学术研究动向等方面对外知之甚少,长此下去势必影响我会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拓展与深化。据我们前一阶段的了解, 在地方学研究领域, 较有成就者为温州学、 扬州学。为此, 今年初, 研究会决定到上述两地考察。
        二、 温州学的创建及其发展现状
        温州学研究中心成立于 2003 年 9 月。从成立时间上讲, 比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成立时间整整晚了一年。 但他们在研究中心成立之前, 已经作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重点是做了舆论和理论上的准备。上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 由于温州经济的迅猛发展, 形成了著名的 “温州模式” 和 “温州精神” , 在全国颇有影响。 温州经济社会的发展, 需要认真总结经验, 使之条理化, 上升为理论, 从而给人们理论说明
和指导。因此, 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 呼唤着温州学的刨立。2002年 5 月 13 日, 在纪念 “温州模式” 不凡的 17 年之际, 温州人就在酝酿创立温州学的问题。同年 7 月, 温州市委八届十一次全体 (扩大) 会议上,温州市委书记李强正式提出“抓紧建立温州学” 、 “深入开展温州学研究” 的要求。 自此之后, 相继召开座谈会, 广泛听取创立温州学的意见和建议。8 月 14 日 《温州日报》 推出 《创立温州学》 专栏。为了开展温州学研究, 市委宣传部、 市社科联拟定了第一批选题征求意见, 同年 11 月 1日市委书记李强在 《光明日报》 上发表了 《关于温州学的思考》 一文, 产生了很大影响。 紧接着于 12 月召开 “温州学研讨会” 。 两个月后的 2003年 2 月 25 日 《光明日报》 发表 《深化温州研究需要创立 “温州学” 》 的研讨会综述。 同年 9 月温州学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温州学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应运而生。
       温州学研究中心成立之后, 他们瞄准中央各大新闻媒体, 向外界传播信息, 从而扩大影响。先后于 2003 年 12 月 30 日、 2004 年 1 月 6 日又在 《光明日报》 连续发表 2 篇重点文章, 即 《温州学研究的新进展》 上下篇。 上篇为历史文化部分, 下篇为经济发展部分。 并配发了 《温州文献丛书出版书目》 。 这些文章的发表, 立即在全国学术界、 舆论界引起广泛的关注。
        三、 考察给我们的几点启示
        以温州为例。由于温州地域环境、 历史文化传统的自身特点, 长期孕育了温州人, 创造并不断发展具有温州特色的地域经济与文化, 特别是近 20 年来, 改革创新, 走自己的路, 迅速发展温州经济, 其势生机勃勃, 引起国内外的瞩目。 了解温州、 研究温州, 成为我国学术界的一个重要课题, 成为一门学问, 所以被称之为 “温州学” 。 开展温州学的研究, 不仅将更好地认识温州, 推动温州现代经济、 现代文明的更好发展, 而且对探索全国经济文化发展的路子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理念, 我们通过座谈、 观察、 研究、 分析, 综合起来对地方学的发展路子, 有如下四点启示。
        启示一 党政领导重视并积极倡导, 是创立地方学、 发展地方学的关键。前文已经提到, 进入新世纪之初, 在民间广泛酝酿创立温州学的基础上, 温州市委、 政府顺应民意, 不失时机地在市委扩大会议上, 果断作出了创立 “温州学” 的决策, 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知。 市委书记李强在《光明日报》 上发表的文章 《关于温州学的思考》 , 从历史和现实、 温州文化和温州人、 区域性和世界性等几方面, 从理论与现实的结合上阐述了创立温州学、 研究温州学、 发展温州学的现实意义、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这篇文章不仅在温州, 而且在全国学术界、 舆论界引起关注与思考。 这对后来温州学自身的研究与发展, 开辟了道路, 指明了方向。
        启示二 要有一批懂得地方历史、 了解地方现实、 热心研究地方学的专业人才, 这一点非常重要。之所以重要, 是因为大凡一个地方学的创立与研究, 说到底是要具体人去做的。 而这个 “人” 必须有 “研究” 的能力, 并明白其研究对象是什么?我们通过这次考察, 更进一步明确了地方学研究的对象,是地方经济文化与这个地域的人,这是地方学的精髓。温州恰恰有这方面的研究人才。他们既有研究温州文化、 温州经济的人才, 也有研究温州人与温州社会的人才。在研究温州文化方面, 近年来, 他们在当地报刊连续发表多篇关于温州文化、 温州经济、 温州人文等方面的文章。诸如温州文化发展的历史研究; 永嘉学派研究; 南戏研究; 瓯文化研究; 温州文化特点研究以及温州文化与经济互动研究,等等, 取得了一大批有价值的科研成果。自 1995 年至 2003 年, 8 年间仅著作类就出版了温州研究 81 部、 2518.6 万字。平均每年出版研究专著 10 余部、 314 万字。同时他们还分三批陆续编纂出版 《温州文献》 丛书书目 31 集。这些成就的取得不仅得到当地领导的首肯, 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与支持。
        启示三 地方学的研究切忌就限于地区人研究地区学。要一只眼向内, 一只眼向外, 与区外取得广泛的联系, 求得外界的学术界、 舆论界的支持与合作。例如温州, 在创立温州学的过程中, 温州学人在发挥本地专家、 学者优势的同时, 与北京、 上海、 南京、 浙江等地 30 多所高等院校、 科研机构 110 多位专家、 学者、 教授建立了协作关系。 他们不仅就温州学研究发表论文, 还就温州学的发展进言献策, 这对温州学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经济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 世界性文化交流日益扩大的今天, 任何一个地方的文化, 不可能是孤立的、 封闭的, 而是相互联系的、 开放的。 因此, 地方学的研究必须坚持开放性。 研究的视野是开放的, 研究的力量是开放的, 要借区内外、 甚至海内外各种研究人员, 整合现有各种研究资源和研究成果, 为我所用, 以提高地方学的研究水平。
        在与温州学人座谈时, 方知尚有徽州学、 潮州学、 泉州学、 闽南学以及藏学等地方学多家。 与温州学一样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学术研究。 这给我们大开了眼界, 使我们拓展了思路, 为鄂尔多斯学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外界信息。
        在座谈中我们还注意到, 温州学人很重视舆论界的支持与合作。 他们不仅在地方报刊上开辟专栏研究温州学,而且在全国有影响的大报
和央视发表文章、 摄制专题。 我会之所以首赴温州考察, 也是从报刊、 电视上获得信息并与他们取得联系而成行的。
        启示四 地方学的研究对象, 要坚持研究历史与研究现实相结合;研究文化与研究经济相结合; 普及地方学知识与课题研究相结合。 这是
温州学人的经验, 也是我们的感受。地方学的研究, 无疑要着重研究文化, 但不能局限于文化。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切现象, 都有其文化的痕迹。地方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 应当把地域文化作为其主要研究对象。 然而文化和经济从来就是相互融合、 相互联系、 相互促进的。 研究地方学,不能单纯就文化说文化, 就文化研究文化, 而是要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全方位视角、 多学科交叉的科学视角, 研究文化与经济互动, 研究文化力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这点不可忽略。
        受温州学的启发, 我们返程中拜访了 《光明日报》 社总编辑袁志发、原 《光明日报》 驻内蒙古记者站站长杜弋鹏, 以及内蒙古日报有关编辑。他们认为: 鄂尔多斯在中国西部无疑是一面旗帜、 一个样板。鄂尔多斯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经济现象之上应该有一个高度提炼。 他们表示:将尽可能地宣传鄂尔多斯学的科研活动和研究成果。
        四、 创立鄂尔多斯学顺应时代潮流
        鄂尔多斯学的创立与研究, 是时代要求, 是客观必然性。开展鄂尔多斯学研究, 是推进鄂尔多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推进鄂尔多斯地域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推进鄂尔多斯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这三个 “必然” 要求, 客观上孕育了一个研究社会、 文化、 经济各种现象及其互动关系的学术团体的诞生。
        鄂尔多斯学不仅对地域某些历史进行定义和研究,更要对现实的某些事物进行鉴定和研究; 既要研究文化, 更要研究经济。在这个过
程中, 它将一个地区的所有价值信息高度浓缩化, 这就是地方学广义概念。
        众所周知, 鄂尔多斯有几千年的灿烂文化, 有丰厚的人文资源, “鄂尔多斯文化” 享誉海内外; 近年来, 鄂尔多斯经济迅速发展, 令人称道,被人们称为 “鄂尔多斯现象” 。 然而, “鄂尔多斯文化” 与 “鄂尔多斯现象”这两个名称的凝聚力似乎都不够,无法囊括鄂尔多斯地区经济与文化的互动关系, 无法表征鄂尔多斯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嬗变关系。 只要一个“鄂尔多斯学” 就可以将鄂尔多斯地区丰富的经验理论、 历史沉淀、 区域品格等等非物质信息阐发出来。利用地方学的研究来实现地区形象的铸造, 来实现地区形象的弘扬, 是再恰当不过的机制了。
 
        原载 《鄂尔多斯学研究》 2004 年第 3 期
责任编辑:鄂尔多斯学研究会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