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动态 地方学研究 著作索引 鄂尔多斯学研究成果 专家索引 学术研究 照片库 影视库 关于我们

鄂尔多斯历史

旗下栏目: 鄂尔多斯论坛 鄂尔多斯历史 民俗、祭祀 鄂尔多斯生态 鄂尔多斯人物研究 鄂尔多斯经济 鄂尔多斯文化 鄂尔多斯精神 【南京知青在草原

《人民日报》中的鄂尔多斯(1981年-2011年)

来源:《鄂尔多斯学研究》2019年第3期 作者:甘宜汴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3-18
摘要:1981年10月3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张瑞生、傅旭题为《以林牧为主 加速草场建设 伊克昭盟大力种植柠条》的文章,文中介绍了伊克昭盟为恢复被破坏的植被,扩大草场,坚决贯彻自治区党委提出的以林牧为主的方针,根据当地自然条件,把种植柠条作为主要方向,伊
        1981年10月3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张瑞生、傅旭题为《以林牧为主 加速草场建设 伊克昭盟大力种植柠条》的文章,文中介绍了伊克昭盟为恢复被破坏的植被,扩大草场,坚决贯彻自治区党委提出的以林牧为主的方针,根据当地自然条件,把种植柠条作为主要方向,伊克昭盟原计划今后10年种柠条1000万亩,今年在严重干旱情况下种柠条100多万亩,相当于以前21年种植柠条总和的44%。
        1981年10月5日,《人民日报》报道,中日合作扩建的内蒙古伊克昭盟羊绒衫厂正式投入生产。设计年产500吨无毛绒,30万件羊绒衫。
        1982年1月30日,《人民日报》刊文《文化车给牧民带来欢乐——记内蒙古伊克昭盟哈劳柴登公社文化站》,伊克昭盟杭锦旗境内的哈劳柴登公社文化站的文化车深入交通不便的草原上,为群众提供图书、幻灯片、播放录音、放映电影、演唱好来宝,后来还根据群众的需求,照相、理发、修理收音机、画玻璃画、布置新房、代售图书和生活日用品,并给牧民看病。文化站连续两年被评为旗、盟文化先进单位,最近还光荣地出席了全国农村文化艺术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
        1982年8月18日,《人民日报》刊登《克服“左”的思想影响,实事求是发展农牧业;伊克昭盟抓好三件事适地利顺民心,沿着党指引的道路前进》,文中叙述了长期贫困落后的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一是实现了全盟农牧区90%多的生产队实行农牧业“大包干”责任制;二是提出“林牧为主”的生产建设方针,纠正过去片面强调开荒种地,造成土地沙化的做法。三是及时把1000多万亩荒山、荒沟、荒坡、荒沙划给农牧民,支持他们开展小流域、小水利、小草库伦建设,并由旗县发给证书,土地归集体和国家所有,林草归社员所有。近三年来虽然连续干旱,但农牧业生产连年发展,农牧民收入连年增长。今年,全盟畜牧业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牲畜总数达到648万头(只),牲畜出栏率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绒毛总产量超过1500万斤,较三年前增长30%。在耕地压缩500万亩的情况下,今年夏粮较三年前增长50%,第一次突破1亿斤。
        1985年6月2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伊克昭盟两种做法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昔日滥垦牧场,形成沙进人退衰败局面;如今建设草原,出现人进沙退喜人景象》一文。改革开放前,伊克昭盟是我国有名的“三化”(沙化、退化、盐碱化)贫困地区之一,其草原受害程度是惊人的。截至1972年,该盟四次开荒达1000多万亩,沙化600多万亩,加上风吹流沙1200万亩,沙化面积共达1800万亩,占全盟总面积的1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伊克昭盟清除“左”的影响,认真贯彻“以牧为主”方针,通过退耕还牧、贯彻执行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以及实行“包畜到户、牲畜作价,卖给社员”的生产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牧民保护、建设草原的积极性。截至目前,飞播,种草面积达1200多万亩,已建畜群草库伦23000多处,面积达300多万亩,更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985年7月12日,《人民日报》刊文《伊克昭盟育成鄂尔多斯细毛羊》,内蒙古自治区科研人员与牧民经过三十多年辛勤劳动培育成功“鄂尔多斯毛用型细毛羊”新品种(简称鄂尔多斯细毛羊),并已发展到1254000多只,占这个地区绵羊总数的87%。
        1986年1月24日,《人民日报》刊发《振奋精神 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伊克昭盟各族党员帮助贫困户勤劳致富》,在1985年整党中,伊克昭盟盟委把教育党员带领各族群众治穷致富,做为整党工作的一个重点,他们深入基层,分别选择贫困地区建立自己的联系点,调查研究。去年,全盟种树种草300多万亩,牲畜纯增了40多万头(只);小碱矿、小芒硝矿、小煤窑、砖瓦厂、采石厂、柳编厂和水果、皮革、饲草料加工厂等小型乡镇企业由1984年的3000多个发展到7900个,总收入达8000多万元。
        1987年8月8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乌兰夫在伊克昭盟考察并谒成吉思汗陵》,8月6日上午,国家副主席乌兰夫在结束了内蒙古自治区成立40周年大庆的慰问活动后,前往伊克昭盟考察工作。乌兰夫副主席在参观了成陵的正殿、西殿和寝宫后对当地干部说,你们不仅要将成陵建成旅游点,还要发展民族文化。你们准备在这里搞研究蒙古史中心,这很好。要一边研究,一边建设。
        1990年7月14日,《人民日报》刊文《伊克昭盟涌现家庭牧场》,文中描述了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高原的伊克昭盟近年来涌现出5000多个家庭牧场。他们改变了“靠天养畜”的旧习惯,大大提高了畜牧业的生产水平。据对毛乌素沙地腹地的341户家庭牧场的调查统计,6年来这些户建设草原共投资130多万元,是承包前的几十倍。   
        1995年9月11日,《人民日报》刊文《伊克昭盟开发沙生野菜》文中描述了伊克昭盟毛乌素和库布其两大沙漠,无污染、无公害、具有较高药用与营养价值的沙生野菜资源。以伊盟天然食品开发公司为龙头的东胜市、乌审旗、达拉特旗的6家民营企业成立了伊盟天健沙生野菜民营企业开发集团。集团公司负责统一收购、统一商标、统一销售,提高了参与市场的竞争力和应变力。
        1996年7月21日,《人民日报》刊文《伊克昭盟十七万农牧民脱贫》,文中描述了内蒙古伊克昭盟已有4万多户、17万多农牧民走出贫困,脱贫率逾34%。伊克昭盟地处内蒙古西南部的鄂尔多斯高原,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盟内地形复杂、风大沙多、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8个旗市中有5个是国务院确定的贫困旗市,贫困人口占农牧业人口的53%。
        1998年4月7日,《人民日报》刊文《改善基础设施 加大科技投入 伊克昭盟十八万人脱贫》,文中描述了伊克昭盟盟委、行署通过狠抓电路林草为重点的基础设置建设、包扶单位鼎力相助、提高农牧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全盟干部群众苦干一年,终于使全盟24万贫困人口中的18万贫困人口脱贫。 
        1998年7月5日,《人民日报》刊文《培育支柱产业 实施集团带动伊克昭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报道说:“八五”以来,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通过培育煤炭、畜产品、天然气、化工、建材、药材、水土、旅游等支柱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并通过联合、兼并、收购、嫁接、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将一批低效益或无效益企业聚合在优势企业集团中,实施集团带动战略,探索出一条中西部贫困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成功之路。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年递增速度分别达17.56%、34.7%。今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再创新高,比上年同期增长23.3%,成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名副其实的一匹“黑马”。 
        1999年4月22日,《人民日报》刊文《伊克昭军分区积极参加“保护母亲河行动”》,报道称,近日,曾被北京军区评为“治沙绿化先进单位”的伊克昭军分区,随着政委宁新平一声令下,军分区机关保护母亲河行动正式启动。40名官兵挥锹舞镐,经过鏖战,仅用一天时间就将原计划三天的任务1200个树坑开挖完毕。据介绍,全分区所属人武部有16000名民兵参加了此项活动。
        2001年2月14日,《人民日报》刊发《“鄂尔多斯”3年出口20亿元》,我国羊绒行业的龙头企业鄂尔多斯集团,凭借品牌、技术、资源、资金优势,逐步建立全球性生产销售网络,在36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跨国经营,出口创汇呈现连年大幅增长的喜人局面。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鄂尔多斯出口羊绒制品200万件,创汇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2%;1998年至2000年3年的出口销售额达20亿元人民币。 
        2001年11月5日,《人民日报》刊文《鄂尔多斯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鄂尔多斯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深化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在连续4年遭受特大旱灾的情况下,实现了全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截至9月底,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99.9亿元,同比增长12.9%;财政收入完成12.41亿元,同比增长11.5%。 
        2004年1月24日,《人民日报》刊文《鄂尔多斯成为内蒙古经济增长热土》,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从建设“学习型、创新型、竞争型、服务型”机关入手,全面提高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政效能。有效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国民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通过科学开发利用资源不断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了以农牧业经济为主导向以工业经济为主导的历史性跨越,200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71亿元,财政收入28.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04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090元。连续5年经济总量稳居内蒙古第三位。 
        2004年6月17日,《人民日报》刊文《鄂尔多斯掀起绿化高潮》,近年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紧紧依靠政策带动和机制调动,极大地激发了社会各界投身生态建设的积极性,荒漠化防治速度明显加快。到目前为止,全市森林资源面积达到1799万亩,森林覆盖率由解放初期的0.6%提高到了13.78%,植被覆盖度由20%增加到70%。毛乌素、库布其两大沙区治理初见成效,沙化扩展速度明显延缓。 
        2004年7月28日,《人民日报》刊文《关闭小煤矿小煤窑 遏制高污染高耗能——鄂尔多斯重新筛选引进项目》,鄂尔多斯市坚决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各项措施,果断关闭近千座小煤矿、小煤窑,对神华准格尔露天矿和神东公司上湾矿、补连塔矿、乌兰木伦矿、黑岱沟露天矿等一批特大型煤矿进行技术改造,招商引资新建一批年产超千万吨的大型矿井,实行煤电整体开发。
        2004年11月24日,《人民日报》刊文《鄂尔多斯开发成吉思汗陵景区》,鄂尔多斯市与东联集团合作,引入资金4亿元,开发成吉思汗陵旅游景观区。今年,首期工程已投入资金1.83亿元,修建了入口门景、铁马金帐、蒙古历史博物馆、亚欧版图广场等,总面积80平方公里。据介绍,今年“五一”至今,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共接待中外游客5万余人。到2010年,成吉思汗陵的接待能力将达到50万人以上,年旅游收入达到1亿元。
        2005年6月21日,《人民日报》刊文《鄂尔多斯沙漠化得到遏制(防沙治沙 绿化山河)——输入黄河泥沙每年减少两千万吨》,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坚持不懈地防沙治沙、营造绿色植被,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目前,全市森林资源面积达到1982万亩,森林覆盖率由解放初期的0.6%提高到了15.18%,植被覆盖率由20%提高到70%。该地区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量比2000年前减少2000万吨。
        2006年6月8日,《人民日报》刊登《打造我国最大煤炭基地,鄂尔多斯面临一道难题——煤炭产业如何升级》,鄂尔多斯市委、政府认识到目前鄂尔多斯开采方式落后、回采率低等严重问题,从去年起,开始推进地方煤矿的采煤方式改革,推行采煤工艺改革,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煤矿间的资源整合正在进行,地方煤矿数量由原来的552座缩减到300座以内。并计划于2007年实现100%机械化;根据资源条件,东部区域新建井不低于120万吨,中部60万吨,西部10万吨,技改矿要达到45万吨以上;把回采率从30%提高到65%以上。同时,抓住四个环节: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绝不再开一个非正规化的矿井。 
        2006年11月20日,《人民日报》刊文《黄河流域水权转换大幕拉开——企业出资“补”农渠 农业节水“哺”工业》,内蒙古黄河南岸灌区向鄂尔多斯电力冶金股份公司水权转换节水改造工程近日全面完成。项目完成投资共计8044万元,年可转换水量1880万立方米。目前,取水工程和鄂托克旗、杭锦旗黄河南岸42公里干渠衬砌节水改造工程均已投入运行。作为黄河流域水权转换工程建设中第一个实施的水权转换项目,该项目顺利通过核验,为水权转换后续项目的建设提供了经验,对黄河流域水权转换具有重大意义。
        2006年12月3日,《人民日报》刊登《鄂尔多斯农牧业人口少了四成多》,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实际从事农牧业生产的农牧民由1999年的93万降至50万左右,农牧业人口减少了40多万。在实际从事农牧业生产的人口下降的情况下,该市农牧业生产力水平却得到大幅度提升,去年粮食产量达到23.5亿斤,创了历史新高;牲畜头数达到1383万头只,比1999年翻了近一番。 
        2006年12月14日,《人民日报》刊登了《鄂尔多斯盆地年可开采地下水58亿立方米》一文,记者赵永平从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经过8年勘查,鄂尔多斯盆地的地下水“家底”摸清:探明全盆地地下水年补给资源总量为105亿立方米,年可开采量为58亿立方米,目前开采量为11亿立方米/年,开采潜力为47亿立方米/年。 
        2007年6月4日,《人民日报》刊登《鄂尔多斯推进节能减排攻坚行动(节能减排 保护环境)》,今年以来,鄂尔多斯市三次召开政府常务会议,制定加强环境保护、污染整治、节能减排等23条政策措施,把节能减排作为市长“一号工程”,全力推进“节能减排攻坚行动”。过去两年内,鄂尔多斯关闭取缔337家污染严重、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违法排污企业,督促118家电石、铁合金企业投资5亿多元建设运行环保设施,直接削减二氧化硫10.2万吨、烟(粉)尘49.7万吨,确保“十一五”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5%。
        2007年8月13日,《人民日报》报道,中央代表团副团长、四分团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刘延东率中央代表团四分团赴鄂尔多斯市,看望当地干部群众。刘延东说,鄂尔多斯市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在新的形势下,要深入学习和掌握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07年11月12日,《人民日报》刊登《鄂尔多斯新发现特大煤田》,据国土资源部门介绍,在东胜区西部成功发现一处特大型煤田,这一煤田初步控制煤炭资源储量为180亿吨。
        2007年12月5日,《人民日报》刊登《鄂尔多斯水权置换工农双赢》,2005年以来,鄂尔多斯先后投资4亿多元,开工建设7个水权转换项目。2005年到2006年,先后完成了鄂绒硅电项目段、达电四期以及华能魏家峁电厂、新奥集团煤制甲醇项目等6个水权置换节水改造工程。通过水权置换,鄂尔多斯市工业用水难问题得以缓解。一大批企业通过参与节水改造,获得了用水权,赢得了发展空间。在水权置换的过程中,鄂尔多斯市还在农田整合区域内开展土地合理流转,组织和引导农村劳动力实施劳务输出,向二、三产业转移,多渠道增收。初步统计,农田整合区可转移劳动力7200余人,现已转移5100人。 
        2008年11月27日,《人民日报》刊发《坚持走西部资源富集地区科学发展之路〈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14)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经济社会发展调查》,文章从改革开放30年来鄂尔多斯的主要成就和特点、发展模式的基本要素和主要做法以及主要经验和今后设想三个方面全面解读了鄂尔多斯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鄂尔多斯从一个生态恶劣的贫困地区,到综合实力跃居全国地级城市前列,这一成绩得益于发展方式的转变。鄂尔多斯市通过科学利用优越的资源条件,高起点引进和配置生产要素,全面推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集约化的工业和农牧业生产 经营方式,走出了生态恶化——治理——再恶化——再治理的怪圈,摆脱了发展——关闭——再发展——再关闭的困扰。在长期探索中,鄂尔多斯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西部资源富集地区科学发展之路,这是鄂尔多斯发展进步的根本原因。
        2009年1月19日,《人民日报》报道,由《中国作家》杂志社与鄂尔多斯市政府于2007年共同创立的首届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颁奖仪式今天在北京举行。长篇小说《青木川》(叶广芩著)等11部(篇)作品获奖。
        2009年4月16日,《人民日报》刊登《鄂尔多斯在危机中率先发展》,鄂尔多斯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自治区“率先在危机中崛起”的要求,鄂尔多斯市坚持保增长与转变发展方式相结合,积极推进电力多边交易,大力淘汰落后产能。鄂尔多斯市成立了由市主要领导挂帅的重点工业项目推进领导小组,目前,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已开工建设38项。一季度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60.4亿元,同比增长20.3%;完成财政收入100.9亿元,同比增长89.5%。预计城 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90元,增长17%;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2491元,增长20%。
        2009年8月19日,《人民日报》刊登《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在鄂尔多斯开幕——刘延东出席开幕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了由文化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并宣布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乌云其木格出席。开幕式晚会开始前,刘延东还会见了应邀出席亚洲文化部长圆桌会议的亚洲16国文化部长或其代表。 
        2009年8月19日,《人民日报》刊文《举行亚洲文化“抱团”前行——17国共同签署〈鄂尔多斯倡议〉》,作为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的“重头戏”,亚洲文化部长圆桌会议18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举行,来自中国、日本、韩国、菲律宾等17个亚洲国家的文化部长和代表团团长围绕“世界经济危机下文化发展的挑战、机遇与应对”的主题展开讨论。对亚洲文化充满自信的文化部长们认为,亚洲的文化影响力正在增强,亚洲文化将对危机中的世界作出更多贡献。会议签署了旨在加强亚洲各国文化合作的《鄂尔多斯倡议》。
        2010年2月20日,《人民日报》刊登《内蒙古鄂尔多斯财政倾斜保民生 提升百姓幸福感》,报道称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鄂尔多斯市广大干部把为民办好事、办实事,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09年,鄂尔多斯市先后投入124亿元用于“五有”(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建设,占财政总支出的54%。全市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135.63万平方米,廉租房7.17万平方米;农牧民和城市无业人员全部纳入养老保险;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每人每月提高161元;城镇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310元,农牧区平均保障标准达到每人每年1733元。 
        2010年5月10日,《人民日报》报道,2010年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组委会日前宣布,首届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将于8月举办。大会定于8月10日至18日举行,计划每两年举办一届。
        2010年5月14日,《人民日报》刊文《满城绿色满眼春——内蒙古鄂尔多斯主城区生态人居环境建设纪实》,文中记载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鄂尔多斯市坚持以人为本,动员全市150多万各族人民,坚持不懈投入生态建设。与2000年相比,东胜区森林总面积净增加了85万亩,年均增长8.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了15.43个百分点,年均递增速度1.54个百分点;生态环境实现由过去的“整体恶化,局部治理”到“整体遏制,区域好转”再到“整体好转,局部优化”的历史性转变。
        2010年5月14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从“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文中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创新发展理念,自觉探索实践科学发展模式,在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生态环境友好和资源合理开发,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用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并举的发展模式,打破了“环境让步经济”的发展悖论,探索出一条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 
        2010年5月14日,《人民日报》刊文《鄂尔多斯倾力打造10万亩碳汇林》,日前,鄂尔多斯市政府倡议企业每生产10吨煤,就捐植1棵“节能减碳树”,以伊泰、汇能、满世等200多家企业率先出资、出力,倾力营造10万亩碳汇林。这是该市实施生态城市“大乐章”中又一部受到市民鼓掌的绿色“乐曲”。计划到2012年,全市将建成“双百万亩针叶林”“双百万亩阔叶林”,即建成100万亩樟子松、100万亩油松林,100万亩沙棘林、100万亩山杏林。通过“两个双百万亩”生态工程建设,形成树种多样、功能完善、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的森林生态体系,为构建生态文明,实现工业经济与生态经济的共赢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0年5月14日,《人民日报》刊登《西部首家“低碳谷”落户鄂尔多斯》,我国西部第一家具有国际示范意义的新能源产业高端科研基地“鄂尔多斯低碳谷”,日前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开工建设。该低碳谷占地2000亩,是由鄂尔多斯市政府与清华大学签约合作的高科技项目,旨在打造西部首座低碳科技研发园区,全面实施各类碳汇项目,为打造鄂尔多斯低碳城市、低碳生活开启新的一幕。
        2010年7月16日,《人民日报》刊登《超级联盟方程式汽车大奖赛中国鄂尔多斯分站赛将举行》,2010超级联盟方程式汽车大奖赛中国鄂尔多斯分站赛,将于10月1日至3日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举行。
        2010年7月20日,《人民日报》刊登《全国摩托越野赛鄂尔多斯站比赛将举行》,2010年“神东天隆”杯全国摩托车越野锦标赛鄂尔多斯站比赛,将于7月23日至25日在鄂尔多斯国际赛车场摩托越野场地举办。届时,将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2支车队、70名车手参加比赛,比赛期间赛事组织者还将邀请澳大利亚国际A级花式表演车手,进行精彩刺激的摩托车空中花式表演活动。 
        2010年7月27日,《人民日报》报道,2010赛季全国摩托车越野锦标赛鄂尔多斯站比赛25日圆满结束。
        2010年8月12日,《人民日报》刊登《首届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开幕》,首届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暨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11日晚隆重开幕,将于18日落幕。俄罗斯、蒙古、日本、韩国、埃及、越南、印度等国家和地区以及我国与草原文化息息相关的北京、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青海、新疆等20多个代表团应邀参加国际那达慕大会,来自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的1400多名选手将参加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2011年1月10日,《人民日报》刊登《那达慕会场坍塌被认定为施工质量事故》,2010年12月15日凌晨,赛马场西侧看台钢结构罩棚发生局部塌落,并非主体钢结构“坍塌”。赛马场看台投资约4亿元。事故发生在西区,看台其余部分完好。未造成人员伤亡。目前,事故原因已初步查明:西看台罩棚焊缝存在严重的质量缺陷,这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经专家组认定,这是一起施工质量事故。目前,已有5名相关责任人被刑事拘留,还有多名相关责任人正在接受调查。 
        2011年1月14日,《人民日报》报道,第四届(2010年度)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颁奖典礼今天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电影文学剧本《辛亥革命》、长篇小说《荒原纪事》等11部(篇)作品获奖。作家赵瑜被授予“鄂尔多斯荣誉牧民”、作家冯骥才、丹增、李存葆被授予“鄂尔多斯荣誉市民”。 
        2011年2月15日,《人民日报》刊文《3年内实现15年免费教育》,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政府获悉:今后3年,鄂尔多斯市将逐步把学前教育纳入财政保障范围,普及15年免费教育。近年来,鄂尔多斯市不断加大教育补助力度,着力构建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较为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
        2011年4月16日,《人民日报》报道国家体育总局15日将内蒙古伊金霍洛旗曲棍球场命名为中国鄂尔多斯曲棍球训练基地并举行揭牌仪式。内蒙古伊金霍洛旗曲棍球场总占地面积150亩,总投资约1.4亿元。
        2011年7月6日,《人民日报》刊登了2011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特刊报道文章《绿色崛起——鄂尔多斯大力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文章从强化保护,全面推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以退为进,大力转移农村牧区人口;转变生产方式,大力发展舍饲畜牧业;转变生产方式,大力发展舍饲畜牧业;做大做强林沙产业,实现绿富同兴;依靠科技,提高生态治理成效;健全机制体制,营造生态保护建设的良好氛围等七个方面概括了具有鄂尔多斯特色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路子。取得了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恢复的多赢效果。2010年底,全市森林面积3005万亩,比“十五”末增加1417万亩,草原平均产草量提高35%,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12.16%提高到23.01%,植被覆盖率由2000年的30%提高到70%以上。
        2011年7月18日,《人民日报》刊登《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 现场交流活动走进鄂尔多斯》,7月16日,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主办的“道德的传承——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举行,全国道德模范和“中国好人榜”好人代表现身活动现场,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据了解,2008年以来,鄂尔多斯市共有6人被评为全国、全区道德模范,4人荣登“中国好人榜”。 
        2011年8月31日,《人民日报》刊文《贾庆林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调研时强调改善生态环境 壮大民营经济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竞争力》,文章报道如下:8月29日至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来到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深入库布其沙漠防沙治沙一线,走进工厂企业、生态基地、牧民新村,与广大干部群众共商改革发展大计。贾庆林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紧扣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着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积极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竞争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要坚持党的民族政策不动摇,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尽快改善民族地区基础设施条件,着力培育帮助群众增收致富的特色经济和特色产业,切实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 
        2011年8月31日,《人民日报》刊登《鄂尔多斯举办国际马文化节》,文中报道8月26日至30日,以“传承马背文化,体验绿色休闲”为主题的首届鄂尔多斯国际马文化节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拉开帷幕。来自美国、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中国等国家的骑手驾驭名马参加了西部绕桶赛、马球、速度赛等活动。 
        2011年12月20日,《人民日报》刊文《我出唱片 政府买单》,介绍了伊金霍洛旗积极扶持民间文艺团体壮大发展,推动演出团队逐步走上商业化、市场化的发展轨道的经验做法。据统计,包括“神骏之声”艺术团在内,伊金霍洛旗共为22个民间文艺团体提供了支持。去年在帮助民间文艺团体发展上的投入达到850万元,今年则超过了1070万元。
  
        作者:鄂尔多斯市委党校讲师,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甘宜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