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动态 地方学研究 著作索引 鄂尔多斯学研 专家索引 学术研究 照片库 影视库 关于我们

鄂尔多斯学研究刊物

旗下栏目: 《鄂尔多斯大辞典 《概论》 《成吉思汗文化丛 学术著作 鄂尔多斯学研究刊物 报纸 最新成果pdf格式

语言艺术 威力无穷——语言艺术漫谈之二

来源:鄂尔多斯晚报鄂学专刊2013年第11 作者:潘 洁 人气: 发布时间:2013-11-14
摘要:世上人间,各种活动的基本媒介是语言。最初是肢体的,后来是声音的。到了近现代,进化为纸面的(平媒),磁带的、电子的。然而千变万变,离不开语言。只不过是在平叙、直白的语言文字之上,加了艺术二字,这就使得语言的力量扩大了百倍、万倍。我国隋唐朝代

        世上人间,各种活动的基本媒介是语言。最初是肢体的,后来是声音的。到了近现代,进化为纸面的(平媒),磁带的、电子的。然而千变万变,离不开语言。只不过是在平叙、直白的语言文字之上,加了“艺术”二字,这就使得语言的力量扩大了百倍、万倍。我国隋唐朝代(远的,《诗经》、《楚辞》暂且不表),吟诗作赋成风,一首诗,半阙词,文字不多,表达的思想、意境胜过千言万语。唐代从皇帝到儒生,包括起义军首领,都会写诗,都有作品流传下来。那类读来朗朗上口,读后韵味悠长的好诗,至今饱受追捧。古诗讲求“根情、苗言、华声、实意”,再往高了说“炼字不如炼意,炼意不如炼格”。贾岛那段“僧推夜下门”抑或“僧敲夜下门”引出的“推敲”典故,超越时间隧道,成为万古存续的汉语动词。诗歌艺术,真的如鲁迅所说,被唐人发挥到了极致,一字一词,一联一首,都满含着艺术的魅力,虽历经千年而不曾衰减。

        我们所处的今天,早已不是“文章救国”的时代。这是因为,文字、文章充斥于我们身边,像阳光、空气一样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然而,语言艺术依然在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1955年,周恩来总理率团出席在印尼万隆举行的不结盟国家会议,面对亚洲和非洲许多国家的不和谐声音和不合作态度,他以一个新兴大国首脑的政治智慧和个人魅力,提出“求同存异”,并宣示了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很快消除了各位国家首脑的顾虑,达成万隆会议十项原则,还交了许多朋友,为新中国走上国际舞台铺平了道路。这不是很好地印证了“一言兴邦”这句话吗?“文革”结束,十一届三中全会扭转乾坤,邓小平只用“改革、开放、搞活”三个词就概括了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长篇讲话标题,也只有15个字。内涵丰富,谋虑深刻,情真意切,怎么解读都不过分。面对后冷战时期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老人家用包括“韬光养晦,绝不当头”的28字箴言教导广大干部,等于为每个人上了一堂丰富而精彩的外交政治课。1989年时任苏联总统的戈尔巴乔夫访华,小平同志以“结束过去,开创未来”为谈判基调,推动了中苏(中俄)关系正常化,体现了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宽广胸怀和跨世纪的战略眼光。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某年全国人代会发言人赵启正在记者会上讲过“国家修辞”的概念,倡导“讲好中国故事”。他说,话语权取决于国家综合力量。国家力量若不加以善用,则生硬有余,即使投入大量精力,也会事倍功半。像上世纪六十年代与苏共论战的“九评”,像“文革”时期的政治口号,当时似乎雄壮而豪迈,但实质空洞乏味,没有一点感人的力量。如今常说的“传播中国好声音”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翻版。同理,作为地方的施政方针、精神理念,也必须讲究语言艺术,紧密联系本地实际,反映人民群众的普遍诉求。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盟领导就提出“争名升位、走进前列”,表达了改变在全区处于后进状态的强烈渴望。进入新世纪,市委领导号召“超越自我,实现跨越,推进文明”,抒发了在“快车道”上奋进的雄心壮志。去年以来,又推出“内敛平和,诚信务实,兼容并蓄”的鄂尔多斯精神新版本,表明了稳中求进,不务虚名的心迹。这几段目标、方针、精神,文字都简要凝炼而又通俗易懂,又都在改革、建设实践中产生了凝心聚力,引导推动的物质力量。

        其实不只治国理政需要纯熟的语言艺术,在工厂、军营、农田、市场、校园甚至家庭中,一句话,每一个活在世上的人都离不开它。语言艺术无处不在。

 

 

责任编辑:潘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