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动态 地方学研究 著作索引 鄂尔多斯学研 专家索引 学术研究 照片库 影视库 关于我们

鄂尔多斯学研究刊物

旗下栏目: 《鄂尔多斯大辞典 《概论》 《成吉思汗文化丛 学术著作 鄂尔多斯学研究刊物 报纸 最新成果pdf格式

开掘鄂尔多斯人文资源弘扬鄂尔多斯文明精华※

来源:《心路》——鄂尔多斯学及其研究 作者:奇朝鲁 人气: 发布时间:2013-07-26
摘要:(一) 鄂尔多斯,是祖国北疆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一座自然和人文资源的宝库,她历史文化悠久,具有许多鲜明的地区和民族特色,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最早的开发和组成部分。 这里在地理学上称为鄂尔多斯高原,系指黄河三面环绕,南界长城的高原;在地质学上有

                                                              
       (一)
        鄂尔多斯,是祖国北疆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一座自然和人文资源的宝库,她历史文化悠久,具有许多鲜明的地区和民族特色,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最早的开发和组成部分。
        这里在地理学上称为鄂尔多斯高原,系指黄河三面环绕,南界长城的高原;在地质学上有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第二大沉积盆地,国家战略资源的聚宝盆。世界级两大气田—乌审气田、苏里格气田分布在鄂尔多斯广袤之地。苏里格庙,乃成吉思汗亲率金戈铁马在此祭奠“苏勒德”战神而西征取胜的祥瑞之地,在今鄂托克旗境内。中国第一大气田苏里格气田横空出世,是长庆人和鄂尔多斯人团结奋斗 50年的丰硕成果。鄂尔多斯是新石器时代河套人繁衍生息之地,是原始社会青铜文化形成之处而名扬天下。鄂尔多斯,成为部落名称始于 14世纪,唯一成为纪念和祭祀蒙古民族共同的祖先、中华民族英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之地,迄今已有 500多年。17世纪,鄂尔多斯蒙古人萨囊彻辰和达拉特旗阿什全林召名僧罗布桑丹津留下了蒙古史名著《蒙古源流》和《黄金史》,20世纪 20年代这里有过著名的反帝反封建的“独贵龙”运动,30年代这里就有了中国共产党组织,50年代的电影《鄂尔多斯风暴》和鄂尔多斯歌舞走向世界;进入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为中心时期,全区第一家中日合作羊绒企业建成,全区最早组建集团并上市,全国第一家煤炭企业上市,神华、达电陆续扩建,工业经济速度效益连续七年全区夺冠……鄂尔多斯跨越式发展,被人称之为鄂尔多斯经济现象,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鄂尔多斯人与蒙古民族、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与统一强盛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文明史,演出了一幕幕令世人震撼、敬畏、感叹、自豪、神往的文明史剧。今天,鄂尔多斯市作为一个新兴的地级市展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上,列在地市级行政体制的行列里,其出镜频率之高、社会影响之大、意义之深远,更令鄂尔多斯人欢欣鼓舞,意气风发,正在谱写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篇章,憧憬着更加璀璨美好的明天。
        在成千上万年的反反复复的沉睡与苏醒中,鄂尔多斯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形成了别具特色、极其富饶宝贵、极具开采价值的人文资源,这就是鄂尔多斯学,一种得天独厚的优势。历史学家、各路文人大家们,为此而奉献了聪明才智,付出了心血,也为我们留下了“鄂尔多斯学”应该研究的众多课题。21世纪初年,鄂尔多斯市的成立,开启了鄂尔多斯迈向更加光辉灿烂的新纪元。鄂尔多斯市委政府坚强开明的领导,为进一步开展对鄂尔多斯全方位、广角度、宽领域、多学科、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活动,创造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环境。建立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深入系统研究鄂尔多斯人文资源宝库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开发势在必然。
       (二)
        在历史上,鄂尔多斯良好的适宜人类生存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对中原和北方各民族产生了很强的吸引力,曾是北方多民族共同活动的舞台,是民族汇聚、交往最集中的地区,是研究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典型。因为,人民创造了历史。各族劳动人民之间的交往和联系,主要还是经济联系。各种经济关系是最本质和决定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各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凝聚力,成为民族关系的纽带和基础,又为逐步形成多民族共同国家统一体,奠定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基础。15世纪以来,随着蒙古鄂尔多斯部的进驻和开发,农业文化和草原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在鄂尔多斯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的鄂尔多斯文化,以及成吉思汗祭祀文化,鄂尔多斯也成为蒙古族民族礼仪保存较为完整且能体现时代特色的地区。这种文化,既包含了蒙古族民族经济与文化的基本内容、形态和特征,又包容了多民族经济社会文化交融进步的特色,集中表现了作为一个地理单元的特殊性以及生态环境的历史演变和生态重建曲折历程;这些特征和特色,展现了鄂尔多斯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单一自然经济走向多元市场经济,由荒凉走向生态重建,由贫困走向初步富裕,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有机结合,建立新型民族关系等诸多方面的发展轨迹,反映了生产力发展和文化进步的前进方向。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 20世纪 80年代后期以来,鄂尔多斯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所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以及鄂尔多斯在国内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为鄂尔多斯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西部地区发展的一个缩影,西部大开发的一面镜子。上述诸多特点和特色所反映出来的某些规律,具有一定意义的综合研究价值。
        鄂尔多斯学以其独特而丰富的内涵,无可争议地成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专门研究鄂尔多斯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学问,无论是存史以为镜鉴,还是资政以为现实服务都是一项有重大意义的工作。对这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郁民族特色的丰富内容,从知识上系统归纳,从认识上加以升华,从规律上深入探讨,从理论上概况提高,使之成为鄂尔多斯最具价值的精神财富和民族地区借鉴的经验,提高鄂尔多斯的知名度,并传之后世,乃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近年来,一批热爱鄂尔多斯经济社会研究工作的人们开始深入地思考,辛勤地耕耘,引经据史,撰书立说,创作了一批优秀作品。创办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把国内外有志于鄂尔多斯学研究的各界人士广泛联络起来,纳百家之言,汇百家之智,发动大家的力量,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必将使鄂尔多斯学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发扬光大。可见,将有志于研究鄂尔多斯过去和今天的理论和实际工作者组织起来,并成立一个鄂尔多斯学研究会,进一步深入开展鄂尔多斯学研究,无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三)
        鄂尔多斯学的研究方向和定位,是全方位、广角度、宽领域、多学科、高水平的。总的原则应是:突出鄂尔多斯学文化内涵的特质;政治观点正确,符合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学术论述严谨求实,引经据典准确客观,体现“两为”(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双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重点着眼于结合现实而了解过去,展望未来。
        鄂尔多斯学,是一门以鄂尔多斯地区为主,专门研究包含历史学、民族学、经济学、民俗学、生态学、宗教学以及文学艺术在内的综合性、系统性学科。鄂尔多斯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既涵盖历史,也包括现实。近期研究的课题主要应是,鄂尔多斯历史沿革、鄂尔多斯民族关系及其特征、鄂尔多斯生态演变、鄂尔多斯民间文学艺术和方言、鄂尔多斯自然资源、生产方式演进及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与实施、鄂尔多斯民俗风情、鄂尔多斯与成吉思汗、鄂尔多斯蒙古族姓氏、鄂尔多斯考古与文献、鄂尔多斯人物、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情报等某一方面的问题。
        关于鄂尔多斯学所研究的内涵,还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逐步扩大、深入、丰富、完善。研究鄂尔多斯学,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把握科学性,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明确重点,突出特色,逐步形成完整系统的鄂尔多斯学学术体系。要遵循学术研究交流的“两为”、“双百”方针和原则,广泛联络海内外关心、关注鄂尔多斯学的学术团体及有关人士,增进友好往来,吸纳人才,发挥人才集聚效应,共同研究鄂尔多斯,宣传鄂尔多斯,认识鄂尔多斯,热爱鄂尔多斯,开发鄂尔多斯,建设鄂尔多斯,提高鄂尔多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水平以及知名度;进行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鄂尔多斯文明精华,增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凝聚力,开拓创新,传承文明,与时俱进,推进鄂尔多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进程,为鄂尔多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进步做出贡献。

        围绕鄂尔多斯学的研究方向定位,建议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创立后,要开展各项专题研究、业务研讨;重点为单位会员及会员提供的学术专著举办专题研讨会。一是促进鄂尔多斯地区各类研究组织学术团体和个人与国内国际相关组织和人士的交流和合作。二是建立鄂尔多斯学研究网络和研究中心,为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事业献计献策、搜集整理有关鄂尔多斯的各类文献资料、实物资料、口碑资料及各种研究成果,建立资料中心,为有关单位及个人提供咨询、使用、交流服务。三是创办《鄂尔多斯学》期刊,刊登最新研究论文,介绍学者,介绍文献资料,报道研究和出版动态等;对会员的学术专著,优先纳入《鄂尔多斯学研究丛书》选题,给予资助出版;策划编纂类似百科全书的《鄂尔多斯大辞典》,以词条解释的形式编制成一本科学、规范、完整的市情工具书。四是以研究会的名义,取得各方支持,运用各种方式,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向国内外介绍鄂尔多斯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古迹风光、企业产品、社会名流、建设成就以及研究成果等。
        创立鄂尔多斯学,弘扬鄂尔多斯文明,是新世纪鄂尔多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维护稳定”和“二次创业”的客观要求,是一项全新的事业,也是一项庞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要在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依靠所有关心鄂尔多斯学研究事业的仁人志士的共同努力,在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促进鄂尔多斯学研究的进一步繁荣。
 

        ※《鄂尔多斯日报》 2002年 5月 30日第四版。
 

责任编辑:奇朝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