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动态 地方学研究 著作索引 鄂尔多斯学研究成果 专家索引 学术研究 照片库 影视库 关于我们

【南京知青在草原】课题研究

旗下栏目: 鄂尔多斯论坛 鄂尔多斯历史 民俗、祭祀 鄂尔多斯生态 鄂尔多斯人物研究 鄂尔多斯经济 鄂尔多斯文化 鄂尔多斯精神 【南京知青在草原】课题研究

课题组专家专访南京知青张晓芳

来源:鄂尔多斯学研究会 作者:学言 人气: 发布时间:2023-10-11
摘要:7月17日上午,回第二故乡走亲访友的张晓芳夫妇一行在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泰发祥博物馆参观期间与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会长、南京知青在草原课题组负责人奇海林教授一行相遇。 这次巧遇不只是有缘千里来相逢,而是任淑芳女士的精心安排。 张晓芳女士自我介绍说,自

        7月17日上午,回“第二故乡”走亲访友的张晓芳夫妇一行在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泰发祥博物馆”参观期间与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会长、“南京知青在草原”课题组负责人奇海林教授一行相遇。 

     

        这次巧遇不只是“有缘千里来相逢”,而是任淑芳女士的精心安排。     
        张晓芳女士自我介绍说,自己是1968年南京二女中初三年级学生,自愿报名,响应“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来到内蒙古伊克昭盟鄂托克旗,被分配到原新召公社红光大队插队落户。
        当过羊倌,接过羊羔,当过民工,参加过“引黄灌溉”工程,吃过酸甜苦辣咸,经历过风吹日晒雨淋,可以说在牧区劳动生活磨炼中得到锻炼与洗礼、成长和进步。
       1971年夏天,被组织上安排调到八一大队,担任党支部书记。信念与责任鼓舞和鞭策我为老百姓生活得更好一些,团结带领群众一起改变贫穷落后面貌。水浇地提高了亩产,精心管理中牲畜头数也在增加,劳动吃苦算不上什么,我们还因为搞水利付出过生命的代价,至今也忘不掉蒙古族老乡达瓦为水利事业献身的那一幕。那一件事情让我得出,通情达理是草原牧人难得的优秀品质。
       1973年,我离开牧区到呼和浩特市工作,其间,我经常回牧区走走看看,那里总是让我魂牵梦绕。
     
        到了退休年龄,我退休在内蒙古。回眸已经走过的路,我非常赞同张志说的,我们从南京来到草原,献了青春,献人生。辽阔的草原,让我们放飞梦想;厚道的牧人,教我们走出扎实的步伐。我们把城市品位带给了草原,把先进风尚传给牧人。相互间交往交流交融结下了深情厚谊,可谓长江与黄河水乳交融,南方与北方守望相助。正因为南京知青,原伊克昭盟与南京市曾经结交为“友好盟市”。如今,走亲戚般的交往,已经成为几代人的习惯。我衷心希望课题组多走走、多听听,既要听南京知青说的,更要多听牧人们讲的。我愿意全力以赴配合课题组的工作。   
   
        张晓芳女士愉快地在纪念簿上签名留念。
               
        张晓芳女士的丈夫欧阳刚先生也一同接受专访。欧阳刚曾是南京第三十四中学学生,1968年与张晓芳一同乘专列来伊克昭盟鄂托克旗原新召公社红光大队插队落户。他离开牧区后在内蒙古自治区人事厅工作到退休。
 
           


责任编辑: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