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鄂尔多斯学研究会网站
www.ordosxue.cn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成果展示  > 课题研究
鄂托克井群考古调查报告
发表时间:2025-06-23 来源:课题组
打印: 检查图片

             中央民族大学考古文博系师生以《阿尔寨石窟及其周边地区的考古调查与研究》项目为契机,在中央民族大学边疆考古研究院院长、特聘教授魏坚的带领下,同鄂尔多斯学研究会、鄂尔多斯市博物院组成联合调查队,于2024年4月26日—5月6日、8月6日—8月7日,两次赴百眼井进行井群遗址的调查,现就井群的调查情况做详细的汇报:

   一、调查概况

    鄂托克井群遗址调查时间及路线

 

调查时间

调查路线

2024年4月27日

希尼乌素井群、百眼井井群

2024年4月28日


阿拉格特格井群

2024年4月29日

石步青井群、查汗敖包井群、巴嘎母瑞井群和阿塞西里井群

2024年4月30日

哈沙图井群、伊克母瑞井群

2024年5月1日

塔马嘎井群

2024年5月2日

包勒壕内井群、召稍乌兰其日嘎井群和都西井群

2024年5月3日

希尼乌素井群水井的编号、测量、定位、拍照、定位、航拍等数据采集

2024年8月6日

洪金井群、独贵扎达盖井群

 

   二、调查收获

   (一)水井类型及构造

   鄂托克井群主要分布在鄂托克旗中北部,棋盘井镇东北部,最西侧距阿尔寨石窟20多公里。井群遗址自西向东呈扇形分布,经调查有希尼乌素井群、百眼井井群、阿拉格特格井群、石步青井群、查汗敖包井群、巴嘎母瑞井群、阿塞西里井群、哈沙图井群、伊克母瑞井群、塔马嘎井群、包勒壕井群、召稍乌兰其日嘎井群、都西井群、洪金井群、独贵扎达盖井群、乃日胡井群、敖伦其日嘎17个井群,共计404口水井。依照水井的地面保存、使用情况,可以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为覆盖式水井、第二类为封闭式水井、第三类为沿通式水井。

   (二)分布区域

   井群主要分布在鄂托克旗中北部,棋盘井镇东北部,按照水井开凿位置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沿河流分布:伊克母瑞水井群。第二种沿山前冲积扇分布:哈沙图井群。第三种沿山间盆地分布:都西井群。

   (三)年代分期

   《蒙古族简史》:“鄂托克”是组成土绵(兀鲁斯)的小领地名称,是地缘组织,也称作爱玛克,每个鄂托克要根据人口的多寡提供一定数量的军队,此地井群集中猜测为屯兵用水。在人们口述中井群出现是成吉思汗征西夏屯兵时开凿,后经初步考证明清时期也在此地屯兵建立驿站。除此以外,在希尼乌素井群中通过地面采集到部分陶片和瓷片(陶片主要为黑陶和红陶,少量黑陶陶片上有附加堆纹),初步判断井群开凿时间最晚应在西夏至蒙元时期,井群开凿水源大部分应用于畜牧业、军队。

   (四)周边遗迹

   调查过程中发现巴嘎母瑞井群周边有房屋遗址、都西井群周边有城址、石窟等遗迹。

   除此之外,还发现碑刻等文字记载,例如石步青井群中的碑刻。

   (五)文献梳理

   在新召苏木之西北角,四周均为沙丘环绕,植被稀疏。在一干涸的河床中建有许多井,井口为卵石砌成,现大多数已干涸。附近由于沙化未发现任何遗物。据《五原厅志稿》记载及当地民间传说,此处为宋代杨六郎屯兵时修筑之井。

   三、实施过程

   2024年4月前完成鄂托克井群遗址调研的前期准备(文献梳理、技术准备);2024年5月—8月两次田野考古调查,完成井群具体数据的收集、核对;2024年9月前完成井群遗迹图(平剖面)的绘制、完成资料的初步整理;2024年10月至今,完成《鄂托克井群调查报告》的电子图、稿件整合。(课题组)

   文章来源:《鄂尔多斯学资讯》2025年第1期

电子备案:蒙ICP备05001025号-1 电子邮箱:ordosxue@163.com 主办单位:鄂尔多斯学研究会 地址: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市委党校D座
网站标识码:5200000137 邮编:550002 联系电话:0477-8521114 蒙公网安备150603020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