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动态 地方学研究 著作索引 鄂尔多斯学研究成果 专家索引 学术研究 照片库 影视库 关于我们

鄂尔多斯人物研究

旗下栏目: 鄂尔多斯论坛 鄂尔多斯历史 民俗、祭祀 鄂尔多斯生态 鄂尔多斯人物研究 鄂尔多斯经济 鄂尔多斯文化 鄂尔多斯精神 【南京知青在草原

“牧区大寨”带头人——宝日勒岱

来源:《我与鄂尔多斯》(第五卷) 作者:何苗、杨丽 人气: 发布时间:2023-05-16
摘要:宝日勒岱简介 宝日勒岱,1938年出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原伊克昭盟)乌审旗乌审召镇一个贫苦牧民家庭。1958年起先后担任布日都大队副大队长、大队长、大队党支部书记、乌审召公社党委委员。1966年12月起先后任乌审旗委书记、伊克昭盟革委会常委、自治区革委
宝日勒岱简介
 
        宝日勒岱,1938年出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原伊克昭盟)乌审旗乌审召镇一个贫苦牧民家庭。1958年起先后担任布日都大队副大队长、大队长、大队党支部书记、乌审召公社党委委员。1966年12月起先后任乌审旗委书记、伊克昭盟革委会常委、自治区革委会副主任、中共中央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等职。1960年作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在北京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1964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多次受到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宝日勒岱的名字与“牧区大寨”乌审召和生态建设总是紧紧相连。20世纪50年代,在当时的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乌审召公社最早掀起了绿色革命,乌审召人民通过铲除醉马草、治沙造林、兴建草库伦等措施,逐步改变牧区落后面貌,成为当时全国牧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宝日勒岱等一批治沙英雄创造的“牧区大寨”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乌审人。
        乌审召地处毛乌素沙地腹部,在历史上曾是水草肥美之地,在连年的战争、干旱、毁灭性的开垦后,生态环境逐渐恶劣,直至黄沙弥漫,号称“死亡之地”。
        到20世纪50年代,乌审召已变得地广人稀,风沙肆虐,气候干旱,牧草不长,醉马草丛生,牲畜大批死亡,牧民流离失所。
        1957年,乌审旗大旱,醉马草大量生长。1958年,当地大牲畜的死亡率高达40%,其中大部分因啃食醉马草致死。乌审旗对当年畜牧业生产做了一次总结并且进行评比,乌审召公社排在倒数第二,铲除醉马草成了乌审召人最紧迫的任务。
        当时还是贫苦牧民、共青团员的宝日勒岱带领乌审召公社布日都嘎查的60多名青年,把深入沙漠铲除醉马草的任务包了下来。他们带着锅碗被褥,铲到哪里就吃在哪里、住在哪里,有醉马草的地方,就能看到他们战斗的身影。
        一天,大雨一直下到晚上才停,沙漠里又阴又冷。宝日勒岱等人就地挖个沙坑躺下,盖上淋湿的被子就睡。第二天清早,大伙儿顾不上晾被子,不等集合的哨子吹响就起来铲草。经过24天的奋战,草场上、沙漠里的醉马草被全部铲光,这一战役宣告结束。第二年,乌审召公社的牧业得到了极大发展:牲畜总数增长34%;成畜死亡率下降到3.3%,牲畜误食醉马草中毒致死的现象基本消除;1958-1965年,全公社铲除醉马草累计86万亩(1亩≈666.67平方米)。
        20世纪60年代,毛主席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乌审召人民热烈响应。但是,牧区如何学大寨呢?已经是布日都嘎查党支部书记的宝日勒岱带领群众不断总结经验,决定把治理沙漠同保护、扩大、建设草场结合起来,铲除醉马草,兴建草库伦,大搞草原建设,为牧区建设养畜开辟了一条新路。据统计,当时有10万亩流动沙丘被封固,有近6万亩寸草不生的荒漠变成了林草葱郁的草牧场。
        他们的英雄事迹,成为时代的典型。为此,自治区党委于1965年做出决定,命名乌审召为学习大寨的典型——“牧区大寨”乌审召。同年11月25日,时任自治区主席的乌兰夫同志为乌审召题词“学习乌审召人愚公移山、改造沙漠、建设草原、改天换地的革命精神”,号召全区人民向乌审召学习。
        1965年12月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发扬乌审召人民的革命精神》的社论和名为《牧区大寨——记乌审召公社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的革命道路》的文章。于是,乌审召的经验被推向了全区、全国,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的稳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1966年6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陈毅同志,在陪同马里代表团参观乌审召后,即兴题词:“治沙种草获胜利,牧业农业大向前;马里贵宾来参观,乌审召美名天下传。”从此,乌审召的经验又传到了世界上的一些国家。
        “劳动书记”是乌审召人民对宝日勒岱亲切的称呼。她任公社书记期间,也和社员们一起参加治沙造林劳动,保证完成当年的劳动任务。她带领大家从几十里外背来耐旱、抗寒的沙蒿苗子,栽了一丘又一丘、一梁又一梁。可是暴风一来,沙蒿不是被埋,就是被连根拔起,最后只能活几棵。
        宝日勒岱给大家打气:能活几棵就能活几千棵、几万棵,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沙漠一定会变成绿洲。她的精神和毅力使大家深受鼓舞,他们趁着雨季时节大量栽种沙蒿、沙柳,在重点治理的沙丘上既种草又种树。
        为了治沙造林,宝日勒岱吃了许多苦。她生过3个孩子,除了坐月子没有误过一天的劳动。20世纪70年代,她由公社书记提为乌审旗委书记,可是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她仍然把每月的工资交给大队,与社员们一起参加分红。
        宝日勒岱最早提出并且带领群众走上了建设养畜的路子,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了草库伦,为大搞草原建设提供了经验,更为后人留下了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
        宝日勒岱一生都在和绿色打交道。她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三届中共中央委员、中国第一代治沙英雄、绿色革命发起人。宝日勒岱说:“沙漠再大也是死的,治一丘就少一丘,建设一块草场就迫使沙漠退出一块阵地。只要我们艰苦奋斗,坚持到底,毛乌素沙地一定会在我们的手里被改造好的!”
        在乌审召,曾经流传着这样一支民谣:“黄沙滚滚半天来,一半草场沙里埋。”而现在,乌审召到处绿意葱茏,一派生机盎然,民谣中的场景已经成了遥远的回忆。
        虽然宝日勒岱后来搬离了故土,但千千万万的草木成长起来了,成为覆盖乌审大地的天然屏障,和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一角。一代又一代的乌审旗人民,将“牧区大寨”的旗帜高擎在手,传承接力,创造了毛乌素绿色传奇。目前,乌审旗森林覆盖率达到32.89%,植被覆盖率达到80%,林茂粮丰,绿富同行。
        “每天晚上都做梦,梦见自己在故乡的土地上种树,那是我最开心最快乐的时候。”时至今日,宝日勒岱老人最割舍不下的还是沙漠的绿化。2003年,宝日勒岱退休后,每年都回家乡去看看她种下的一草一木。特别是家乡重大的生态建设活动,她都要回去参加,最多的时候一年回去过8次。
        很多人并不认为年届八旬的宝日勒岱老了,因为她的影响力从来没有老去,她能得到当地人的拥护,能听懂牧民的心声。
        即便走上了领导岗位,宝日勒岱依旧没有忘记艰苦的牧民,常常顶风冒雪“向下跑”,为牧区争取资源、谋发展。在牧民心中,宝日勒岱永远是他们的宝大姐、好书记,不忘她为家乡做出的贡献。
        想着那直径1米粗的大树,根部竟长达10余米,宝日勒岱笑了,她这么多年的路,没有走错。现在,她是内蒙古防沙治沙协会副会长、沙产业草产业协会副会长,她希望沙漠治理这根接力棒永不停止,将绿色事业进行到底。
        宝日勒岱表示,这些年来她定居呼和浩特市,但是一直牵挂着那片绿色,每次回到家乡,都感觉非常亲切,心情格外舒畅。
对于如何理解以及传承弘扬“牧区大寨”精神这一话题,宝日勒岱表示,当年她们这一代人,心中怀着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白天劳动建设家园,晚上学习武装头脑,靠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建设家园的实践,最终形成了“牧区大寨”乌审召精神。
        20世纪60年代,全国广泛学习“牧区大寨”乌审召精神,对“其精神内涵已有初步的概括: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发展社会主义畜牧业经济的伟大抱负;有解放思想、敢想敢干的革命风格;有吃大苦耐大劳、苦干实干的革命干劲;有发挥集体经济的优越性,有虚心学习、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
        时过境迁,这一精神内涵既发扬光大,又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精神、团结拼搏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百折不挠的精神”,在乌审旗召开的“牧区大寨”精神座谈会上,宝日勒岱老人深情地对这种精神内涵如此概括。
        她由衷地希望,在习近平总书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牧区大寨”精神能够代代传承,家乡的绿水青山能够建设得越来越美丽,成为永远搬不走的金山银山。
 
           作者:何苗、杨丽
           文章来源:奇海林、杨勇主编《我与鄂尔多斯》(第五卷),学苑出版社,2021年12月
 
 
责任编辑:何苗、杨丽